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2日
资源编号 50812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05-22 八年级下册 0 2,62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八年级历史下册)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

1.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A.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B.决定开展土地改革

C.确立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D.于开国大典后举行

2.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

②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说明了抗美援朝的结果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阐述了抗美援朝的意义

3.如图是我国1949﹣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对于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4.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反映了我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改革开放的推进

5.如表所示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任浙江省省长的工作笔记摘录。据此判断,该工作笔记最有可能写于(  )

今后规划:明年合营487厂,产值7000万,工人13000余人。私营产值下降至25%。后年合营475厂,产值6000万。

A.1952年                 B.1955年                  C.1958年                 D.1961年

6.如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乙到丙段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1978年下半年,全国各省级以上刊物纷纷发表讨论性文章多达650篇,形成以理论界为核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人人关注的场面。当时讨论的核心话题应该是(  )

A.“阶级斗争”           B.“真理标准”            C.“拨乱反正”           D.“恢复高考”

8.下列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共同点是(  )

A.走农业集体化道路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9.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了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一五”期间我国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C.“文革”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题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

10.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联中,体现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重大成就的是(  )

A.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B.九二共识促交往,两岸关系谱新简      

C.两次回归洗国耻,一国两制载史册       D.伟大复兴中国梦,绿色发展新画卷

1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这主要表明党中央(  )

A.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B.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12.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为此,我国实行(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D.三大改造→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2023年3月27日至4月7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先后在南京、武汉、长沙、重庆、上海等地参访,完成返乡祭祖的夙愿,带领台湾青年学生与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参观走访重要历史纪念场所,感受大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马英九感言“多年来的愿望实现了!”他的愿望得以实现的政治基础是(  )

A.“九二共识”                                              B.“一国两制” 

C.《反分裂国家法》                                 D.两岸“三通”

15.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实施的国防建设的措施有(  )

①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②“辽宁舰”交接入列

③第二炮兵部队的组建                   ④“两弹一星”的成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截至2021年末,我国已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等领域。这反映我国(  )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C.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7.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核心理念——共商、共建、共享,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材料表明中国(  )

A.主导国际局势                                     B.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C.国际竞争力提高                                D.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8.科技成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下列是我国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按取得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辽宁舰”交接入列

③首次培育成功优势的水稻                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19.如图是某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的学习目录。由此判断本课的主题是(  )

A.国防建设迅速发展                             B.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C.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D.文化园地百花齐放

20.通过手机上的订餐软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各种美食;通过自动购票机可以轻松购买车票;一个小小遥控器,可以打开车库门、室内灯光……这些现象反映了(  )

A.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C.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的发展      

D.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材料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54年9月,共一千二百多名代表来到了中南海怀仁堂,在这些代表中,……包括了中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代表,他们是一群意气风发的“新中国的主人”。……大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次大会通过的宪法及其他法律,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整理自阿喜塔、张韩枫《百年党史人人讲1954——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材料三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

——摘编自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请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计一张成果展示宣传牌。(要求:有标题,内容从代国歌、国旗、纪念碑等方面着手)(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4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取得的法律成果。该成果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具有怎样的地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有何重要历史意义。(两点)(6分)

(3)请为以上三则材料制定一个共同的主题。谈谈你对中国实施这一主题内容的认识或看法。(4分)

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回答第一组图片中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时间,并谈谈其历史意义。(4分)

(2)第二组图片中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影响。(2分)

材料二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专访时被问道:“习近平是否给出要求承认‘九二共识’的期限?”蔡英文回应:“‘台湾政府’不太可能违反民意,去接受对方设的期限。”这是蔡英文首度正式拒绝“九二共识”。

(3)材料二中“九二共识”的含义是什么?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当前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不利因素有哪些。(4分)

(4)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我们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2分)

24.(14分)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做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材料二   【珍贵照片】

材料三   俄乌冲突并未延缓美国对华全面竞争之势,台湾方面,对台军售武器更具威力;政治方面,进一步拱火两岸局势;经济方面,构建对华围堵的“印太经贸小圈子”,金融施压中国企业;军事方面,美国飞机、军舰不断抵近中国领海、领空侦察、挑衅……

——摘自2022中国人民大学《大围剿: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应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恶劣举动,为此,新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并概括该措施产生的影响。(6分)

(2)材料二照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分析促进该国转变政策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中美关系的历史,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说说中国政府在新形势下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4分)

2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新中国参照苏联经验,建立计划经济体制,采取一系列重大建设举措,迅速提升工业、科技和教育的水平。20世纪50年代,中央政府重点发展核技术和火箭技术,以及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等尖端技术。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攻坚克难,主持研制出导弹、原子弹和氢弹。中央政府对大学进行“院系调整”,组建多学科的工业大学或工学院,以及钢铁、矿业、地质、石油等学院。借此,高等院校为各项建设输送了大批毕业生。1978年以来,中国争取到良好的国际环境,大规模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全面促进家电、化工、汽车、铁路等产业的升级和产品更新。

——摘编自张柏春《中国技术:从发明到模仿,再走向创新》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科技发展在哪些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4分)

(3)结合生活实际,请你举一例科技发展的成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4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

1、A

【分析】本题以1949年 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A符合题意;1950年6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开展土地改革,B排除;1954年的中华人共和国宪法确立我国根本政治制度,C排除,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开国大典前举行,D排除。

2、D

【分析】本题以抗美援朝为切入点考查史学的基本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2)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081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