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12日
资源编号 98863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统编版)

2025-04-10 八年级下册 0 74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检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1课(统编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据此可知(   )

A.新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2.这一宣告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侵略,并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密切关系。……随着共产主义在中国的胜利,1950年夏,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至东亚。“这一宣告”指的是(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巩固政权;二是动员全国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不堪的国民经济。下列事件属于完成第一任务的措施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开国大典 C.颁布“共同纲领”     D.解放战争

4.1950年11月,中国政府根据“邻境战争,国内被炸”的情况,决定1951年财经工作的方针是“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1952年6月,中国政府确定编制1952年财政预算要以建设为第一位,军事为第二位,行政为第三位。以上决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人民群众的支持程度      B.土地改革的推进情况

C.国际环境的日益改善       D.抗美援朝的形势变化

5.据统计,从1951年6月1日到1952年5月31日,全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武器捐款共计人民币55650亿元(旧币),折合3710架战斗机,人民捐献的各种作战物资达560万吨。这表明(   )

A.武器主要来自人民捐赠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C.民族凝聚力的空前增强   D.工农增产支援前线

6.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0 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3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7.下图是1949—1953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示意图(部分)。图中数据可用来说明(   )

A.土地改革优化了经济结构      B.土地制度变革促进社会结构变迁

C.三大改造促进了农业发展       D.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8.“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83.9亿元,与1952年相比,增长了128.5%,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说明我国(   )

A.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B.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C.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D.初步完成了生产资料的改造

9.它第一次以正式的根本法的形式,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取得的胜利成果;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事实。它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20世纪50-8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4次调整。其中使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11.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是老北京一家百年药店白家“百草厅”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应走的发展道路是(   )

A.公私合营 B.独立经营 C.投资国外 D.股份制经营

12.某党史专家在谈及党的一场会议时指出:“这场会议提出了当时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给党和国家指明了奋斗的方向,也吹响了全面、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号角。”这场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13.以下为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两幅漫画,它们能够说明这一时期(   )

A.工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科技发展提高农业产量

C.钢铁生产成绩十分突出 D.经济发展中的浮夸风气

14.如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B.经济建设有计划性

C.中共中央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D.纠“左”工作尚未启动

15.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这反映出的是“文化大革命”的哪一严重后果(   )

A.使生产生活秩序陷于混乱     B.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使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     D.使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16.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出:“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必须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的观点,……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工作中,‘四人帮’都设置了不少禁锢人们思想的‘禁区’,对于这些‘禁区’,我们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事非。”该观点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其意义主要在于(   )

A.破除了两个“凡是”,解放思想     B.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长期动乱

C.纠正当时主要领导人严重错误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7.如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程,开启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八大的召开

18.20世纪80年代,山西省出现靠办暖气片厂发家致富的“第一村”赵家堡,陕西省出现办砖厂和石料加工厂的“第一村”袁家村。这些“第一村”的出现得益于(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B.城乡经济差距逐渐缩小

C.政企分开的原则得到贯彻     D.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19.1980年左右,一位厂长很苦恼:因为天气很热,工厂打算购买风扇,鼓风机等设备来降温,以保障职工的健康和权益,但是工厂没有自主权,要经过11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这位厂长的烦恼的解决得益于我国(   )

A.设立经济特区        B.实施包干到户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实施西部大开发

20.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设立了经济特区,开放了沿海、沿江城市及内陆省会城市;21世纪初,先后设立上海自贸区、重庆两江新区、雄安新区等;近年来,我国多次举办进博会、链博会等。这表明(   )

A.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     B.部分地区需拉动经济促发展

C.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     D.对外开放反映人民群众心声

21.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史是一部从“小兔到大象”的历史。下图中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主要是由于(   )

A.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深圳等四大经济特区的设立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2.《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2年的高频词汇应是(   )

A.合作改造农业生产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召开

C.稳定企业国企改革 D.生产技术科学管理社会主义现代化

23.下图所示内容的主题是(   )

A.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奋斗历程 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完善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4.“四个全面”的内涵表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演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在(   )

A.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B.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C.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D.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

25.下列选项,可以体现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的是(   )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③筹建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④沿海经济特区的建立

⑤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⑤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作战》

图1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材料三

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4分)

(2)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作战”的原因。(3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5分)

(4)结合所学知识,给上述材料拟一个主题。(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复杂形势和种种困难,中国共产党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改革,比较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的严重敌视政策,中国共产党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保家卫国,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这些实实在在的执政绩效,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认可,从而使新生政权更加巩固。

——摘编自赵付科《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巩固新生政权的历史经验》

材料二

时间 会议名称 概况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 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各地共推选劳动模范共计464人,其中工业模范代表208人,农业模范代表198人,部队模范代表58人。
1956年4月30日至5月10日 全国先进生产者(劳模)代表会议 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4703人,机械制造、建筑、铁路、纺织等行业劳模所占比例较高,还有一大批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先进人物也受到表彰。

——据姚力主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等编制

材料三: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摘编自《民主与法制之路》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绩效”并概括其共同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劳模)代表会议表彰活动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变化的原因。(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析这部宪法的性质及其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1956年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4分)

…………

参考答案

1. A

【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来源广泛,说明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共党,不能说明中共党在政协会议中占据领导地位,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政协代表的来源,不涉及政协的地位和职能,排除C项;1954年宪法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2. B

【解析】根据材料“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侵略,并建立了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密切关系”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886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