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写信邀请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道:“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人士等46个单位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共662人参加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这说明( )
A.政协代表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B.会议决定走社会主义道路
C.各党派代表团结一致开创未来 D.新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2023年国庆长假期间,各地红色旅游景点人气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厚植家国情怀。”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井冈山—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这条旅游线路的设计展示了( )
上海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
井冈山
“开创革命新路” |
延安
“敌后战场指挥中枢” |
北京
“新中国的象征” |
A.国民革命的过程 B.红军长征克服艰难险阻
C.抗日战争的历程 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4.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 )
A.《东方红》 B.《英雄赞歌》
C.《义勇军进行曲》 D.《歌唱祖国》
5.对如下图的解释最恰当的是( )
A.标志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B.毛泽东当选人民政府主席
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西藏和平解放实现大团结
6.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或历史现场遗留下的历史材料。下列可用于研究“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开国大典现场影像档案 B.电视剧《香山叶正红》
C.回忆录《我的伯父周恩来》 D.电影《开国大典》
7.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28年的光辉历程。这28年是指( )
A.1840—1868年 B.1911—1939年
C.1919—1947年 D.1921—1949年
8.2019年10月1日,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行了盛大阅兵仪式。与这次阅兵式相比较,下列哪一军种的方队在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上不可能出现( )
A.骑兵方队 B.步兵方队 C.坦克方队 D.导弹方队
9.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0.“它在一个人口占人类总数近四分之一的大国里,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因而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和支持。”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的( )
A.背景 B.标志 C.进程 D.意义
11.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终于诞生了。广大工农劳动群众满怀翻身的喜悦。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欢欣鼓舞,大批参加建设工作。许多人要求重新学习,改变旧思想,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据此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A.提高了工人地位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实现了全国解放 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力量
12.齐鹏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它(新中国)与一切爱好自由和平的民众,包括苏联以及所有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一起对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以盟友的形式为世界和平斗争。据此可知,新中国的成立(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极大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C.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D.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首先指( )
A.国家的名称变了 B.国家独立自主了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14.下面漫画寓意近代中国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这种现象基本改变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5.1949年,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致电毛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此举有利于( )
A.国民政府的倒台 B.西藏和平解放
C.新政协会议召开 D.开国大典举行
16.下图所纪念的事件是( )
A.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 B.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D.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7.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某学校举行了参观“西藏和平解放史”并在寄语墙上留言的活动。下列最适合写在寄语墙上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祖国大陆获统一,各族实现大团结
C.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8.周年纪念是历史学习关注的热点之一,今年(2023)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多少周( )
A.50周年 B.60周年 C.72周年 D.80周年
19.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有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西藏和平解放前,我国在西藏的边境地区处于“有边无防”状态。而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边防,外防侵略,内护稳定。据此可知西藏和平解放( )
A.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有效构筑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屏障
C.开辟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 D.推动了西藏人民与内地密切交流
20.美军的一位战场指挥官回忆抗美援朝战争时称:“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携带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如美军的一半;他们的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这体现出了此次战役( )
A.敌人凶狠强大 B.战场环境恶劣 C.英雄人物众多 D.将士严守纪律
2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从歌词中可看出,我国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是( )
A.保家卫国,维护国家利益 B.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C.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英勇 D.通过参战解决台湾问题
22.1950年12月16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冻结中国在美的公私财产;12月28日,中国政府针锋相对,宣布管制和清查美国在华资产。双方经济战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朝鲜战争的爆发
C.抗美援朝胜利 D.中国试爆原子弹
23.“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从材料可知,这次战役使中国( )
A.实现民族复兴 B.大陆获得统一
C.国际地位提高 D.成为经济强国
24.《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不断热映,激发了人们对志愿军战士的无限崇敬。以下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王进喜 ④邱少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25.抗美援朝精神是吹响“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角,是永不熄灭的火炬。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包括(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④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里程碑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7.毛岸英带头报名、勇上前线;黄继光英勇顽强、舍生忘死;邱少云忍受火烧、遵守纪律。这些史实共同反映的精神内涵是( )
A.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B.不怕困难,自信乐观
C.敢为人先,舍己为人 D.奋不顾身,热爱祖国
28.近年来,《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不断热映,激发了人们对志愿军战士的无限崇敬。以下英雄人物中是志愿军战士的是( )
A.杨靖宇 B.邱少云 C.赵登禹 D.雷锋
29.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D.增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
30.如图为红色文物“一面布满381个弹孔的红旗”,曾高高飘扬在上甘岭阵地上:“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它生动诠释了( )
A.延安精神 B.五四爱国精神
C.长征精神 D.抗美援朝精神
31.如图是关于1950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两个方案,方案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C.维护国家安全需要 D.致力实现国家统一
32.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的目的是( )
A.打击盘踞台湾的日军 B.掩护国民党军队撤退
C.迫使志愿军从朝撤军 D.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33.“上甘岭战役中,(他们)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擂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人物有( )
A.左权 B.黄继光 C.邱少云 D.董存瑞
34.“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强敌压至鸭绿江边我国已难以安定从事建设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挽救危局,中共中央毅然决定( )
A.进行北伐战争 B.发动南昌起义 C.组织淞沪会战 D.开始抗美援朝
35.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
A.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90周年
36.如图这张知识卡片所摘录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 )
A.增产节约,支援前线 B.士气高涨,战无不胜
C.以礼待人,诚信友善 D.热爱和平,抗击侵略
37.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耕地的占有状况。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推动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
阶级成分 | 占全国农户总数比重 | 占全国总耕地比重 |
地主、富农 | 不足7% | 50%以上 |
贫农、雇农 | 57%以上 | 14%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8.毛泽东曾经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的主要举措是( )
A.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推动农民参加人民公社 D.鼓励农民创高产的大跃进
39.1950年《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这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场“战争”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40.下图是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在1951年以农民耕种为题材创作的作品。该画反映了( )
《九州无事乐耕耘》
A.土地改革后农民劳动的喜悦 B.农业合作化后农民积极耕耘
C.农民在人民公社中集体生产 D.新中国成立使农民当家作主
41.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 粮食 | 棉花 | 油料 |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 8.7 | 48.8 | 22.4 |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 14.1 | 26.5 | 12.5 |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农业生产合作社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家庭联产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42.兜底档案馆里保存着这样一封家书:“昨日接到你亲笔写的家信……家中人口都很平安……已分到一旦七斗田,田也很好……见(鉴)于你在外面打美国鬼子,我们在家中受到农会和政府的优待和照顾。”从这份家书我们能感受到( )
A.人民幸福及对国家的认同感增强 B.人民解放战争中群众的力量
C.人民会社化运动劳动人民干劲十足 D.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的精神
43.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有( )
①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②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④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4.1950年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下图是《广西临桂县志》中记载的该县六塘区各阶层及土地占有情况。据此判断下列口号适用于这一时期该县工作的是( )
A.共产党为穷人打土豪分田地 B.贫雇中农团结紧,消灭地主阶级作主人
C.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就出力 D.力争上游、敢出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45.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新解放区 B.边疆地区 C.老解放区 D.沿海地区
46.“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的( )
A.性质 B.背景 C.内容 D.影响
47.作家王西彦回忆说:“我给那部反映农村巨变的作品取了个《春回地暖》的书名,庆幸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寒冷如冰,他们的命运也开始了真正的转变。”作家感叹庆幸“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寒冷如冰”,是因为这次巨变( )
A.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捍卫了新中国安全
B.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实现了由土地私有制到土地公有制的转变
D.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农民得到了土地经营权
48.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可能集中在( )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49.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A.激发农民参加合作社热情 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50.下列图片体现出的共同时代主题是( )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写信邀请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道: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可知,材料反映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其中心问题是“筹建新中国”,C项正确;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故D项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