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9日
资源编号 39665

4.《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2022-12-17 八年级上册 0 3,88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与朱元思书》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重点字词:

吴均: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zhā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共色: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

任意东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东西,向东或向西。

许:表示约数。

缥(piǎo)碧:浅青色。

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互相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激:冲击,撞击。

泠(líng)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千转(zhuàn):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鸢(yuān)飞戾(lì)天:语出《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戾,至、到达。

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经纶(lún)世务:治理国家大事。经纶,筹划、治理。

反:同“返”,返回。

横柯(kē):横斜的树枝。柯,树木的枝干。

交映:互相掩映。

重点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译文: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文:(重重叠叠的)山峦各自凭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课内阅读

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跟、随)                              B.水皆缥碧(浅青色)

C.互相轩邈(高)                                       D.鸢飞戾天者(到达)

2.下列加点的字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任意东西                                                   B.虽乘奔御风

C.其一犬坐于前                                           D.蝉则千转不穷

3.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抓住山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作者对富阳至桐庐间的山水景色特征的概括,饱含看田衷地赞赏之情。

C.第二段只用了三句二十四字,或正面描绘,或侧面烘托,或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就把变幻多姿的景象展现出来。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作者在观赏美景中油然而生的感想,既反映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又衬托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

4.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泉水激石(     )              (2)蝉则千转不穷(     )

(3)鸢飞戾天者(     )         (4)经纶世务者(     )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①猛浪若奔  ②虽乘奔御风                 B.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C.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②自非亭午夜分   D.①春冬之时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赏析下面写景的句子,说说它妙在何处。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9.本文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和志趣?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下列各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窥谷忘反:“正”的反义词                       B.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

C.一百许里:或许                                       D.水皆缥碧:白色

1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任意东西               B.猛浪若奔               C.横柯上蔽               D.好鸟相鸣

12.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是从声音的角度表现山的美。

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运用拟人,赋予静止的山峰以动态美。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文章的主旨句。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两句运用直接描写来表现江水之清澈。

阅读下面文本,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3.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风烟净(     )    (2)急湍甚箭(     )    (3)势竞上(     )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水时抓住“清”这一特点从动态角度来写,结合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而写“急”这一特点时则从静态的画面来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B.文章写山时先通过视觉的角度,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赋予了山生命活力,而且突出了山的高度。

C.文章写了山峰中的泉水、百鸟、鸣蝉、山猿,从听觉上感受到了一首山林交响曲,使得整个山林变成了美妙的音乐世界,使人心旷神怡。

D.文章最后补写的山峰上的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茏,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又照应前文的“寒”字。

1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水皆缥碧                              ②急湍甚箭

③互相轩邈                              ④负势竞上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理解填空。

①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用原文回答)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急湍甚箭                              (2)负势竞上

(3)鸢飞戾天者                         (4)经纶世务者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9.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的这些感慨?

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从流飘荡  (               )        (2)素湍绿潭(               )

(3)泉水激石  (               )        (4)不以疾也(               )

2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D.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2.下面没有古今异义字的一项是(   )

A.或王命急宣           B.不以疾也               C.良多趣味               D.直视无碍

2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两文都写了猿鸣,都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生机勃勃。

B.从结构上看,《与朱元思书》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

C.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清澈、湍急等共同特征。《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与朱元思书》“鸢……反”一句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热爱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4.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5.古文阅读。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薛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此为隐者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泉水激石  激:______________              ②窥谷忘反  反:______________

③蝉吟鹤唳   唳:______________             ④素重幽居  素:________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一处)

①仆 去 月 谢 病(主谓之间)

②还 觅 薜 萝(动宾之间)

(3)翻译下面句子。

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②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

(4)【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乙】文“_____________”(原文作答)两处都采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生动地写出山势_____________的特点(限四字)。

(5)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吴均《与施从事书》)

注释:①故鄣县:古地名。②企:企求;盼望得到。③罗:即女萝,一种爬蔓植物。④颐物:怡情养性。颐:颐养;保养。⑤散赏:自由欣赏。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任意东西  __________           (2)鸢飞戾天 _______

(3)窥谷忘反 __________            (4)春罗被径 _______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2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乙】文中的景物有哪些特点?

29.【甲】【乙】两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主旨相同,请简要叙述。

30.阅读古诗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游洞庭将归再赋

【明】文征明

城中遥指一螺苍,到此依然自一乡。晓鼓隔溪渔作市,秋风吹枳橘连墙。

名山更倚湖增胜,清赏刚临月有光。正尔会心空又去,不如僧住竹间房。

(文征明《甫田集•卷一》)

【注释】①文征明:明代书画家,文学家,短暂入仕,后辞官。②渔市报讯的鼓声。

【材料二】

与朱元思书

【南朝•梁】吴均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集校注》)

【材料三】

芙蓉渡

【明】祁彪

自草阁达瓶隐,有曲廊。俯槛临流,见奇石兀起,石畔筼筜寒玉,瑟瑟秋声。小沼澄碧照人如翠鸟穿弄枝叶上。吾园长于旷,短于幽,得此地一啸一咏,便可终日。廊及半,东面有小径,自此而台、而桥、而屿,红英浮漾绿水斜通,都不是主人会心处。唯是冷香数朵,想象秋江寂寞时,与远峰寒潭共作知己,遂以芙蓉字吾渡。

(节选自《祁彪佳集》,有删改)

【注释】①芙蓉:木芙蓉,秋日开花,耐寒不落。②祁彪佳,为人刚正不阿,性情孤傲,因朝廷腐败,晚年归隐,仍一身正气,凛然自若。③草阁,瓶隐:地名。④筼筜(yún dāng)寒玉:均指竹。筼筜,指大竹;寒玉,指玉质清凉之物,有时代指竹。⑤红英:红花。

(1)下列对《游洞庭将归再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为七言律诗,全诗通押一个韵,颔联上下句是对偶句。

B.诗歌颔联描绘了深秋时节渔家晚归、寂静冷清的湖边图景。

C.诗人夜观洞庭,视角多样,动静相宜,月下山水更具美感。

D.“清赏”“僧住”体现了作者退居林壑、流连泉石的闲情。

(2)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风吹枳橘连墙”的画面。

(3)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1处)

小 沼 澄 碧 照 人 如 翠 鸟 穿 弄 枝 叶 上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冷冷作响                              ②唯是冷香数朵

③猿则百叫无绝                      ④遂以芙蓉字吾渡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红英浮漾,绿水斜通。

(6)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三位作者的“会心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山共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任意东西               B.横柯上蔽               C.负势竞上               D.以为顺流下矣

3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4.请问乙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表现在哪里?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吴均《与施从事书》)

【注】①故鄣县:古地名,在今浙江安吉西北。②绝壁干天:形容山峰直插云霄。③汉:银河。④企水:口渴求饮。企,祈求,盼望得到。⑤春罗:绿萝。⑥被:覆盖。⑦风雨如晦: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天色昏昏的像夜晚一样。语出《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⑧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

3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互相轩邈(       )  (2)窥谷忘反(       )

(3)清川万转(       )  (4)千翼竞来(       )

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37.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多种手法描写青山,请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

38.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

1.C    2.D    3.C    

4.

(1)急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2)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C. 句意: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轩:向高处伸展。故选C。

2.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A. 句意: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飘动)。

B. 句意: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奔:动词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C. 句意: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D. 句意:蝉长久不断地鸣叫。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4.《与朱元思书》-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966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