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3日
资源编号 35637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2022-10-19 七年级上册 0 2,90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9 秦统一中国

【教学目标】

①知道秦朝统一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③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央集权制度与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理解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大家知道诗中的“秦王”指的是谁?“扫六合”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么?

答案提示嬴政;秦统一中国

这首诗全面评价了秦始皇的功过。开篇盛赞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统一中国的业绩,而后讽刺他追求长生,残暴无道的荒唐行为。下面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秦统一中国的历史史实。

环节二:整体感知

1、问题探究:观察地图思考,战国七雄中谁实现了统一大业,统一后又是如何巩固统治的呢?

答案提示:秦灭六国,建立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行巩固统一措施。

环节三:新课教学

(一)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

1、自主学习:结合课本P44,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答案提示:

秦灭六国

①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②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③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朝建立

①时间:公元前221年

②人物:秦始皇嬴政

③都城:咸阳

教师指导:自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的强大攻势。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这里注意与夏朝进行区分,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奴隶制)。

2、问题探究:阅读教材P44第一段内容,根据提示,思考为何秦能灭六国统一全国?

答案提示:①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的潮流。②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③秦王嬴政善用人才。

教师指导:经济的发展使各地区联系加强,相互依赖关系更为密切,实际上为统一奠定了基础。华夏共同体的不断发展壮大,时人已有“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也渴望安定统一。秦国综合国力强大。秦孝公推动商鞅变法,秦国迅速崛起,国富兵强,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秦始皇采取奖励耕战的措施,大力招揽人才,出现了一大批运筹帷幄的忠臣和能征贯战的良将。

3、核心素养: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秦灭六国采用了什么策略?

答案提示:制定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

教师指导:秦国确定了先安抚魏楚两国,和燕齐两国交好,消灭赵韩两国然后各个击破的策略。最终秦国以一国之力击败了六个国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集权制度的国家。秦国的胜利不单单是由于秦国的国力强盛,还和战略方针有很大的关系,正是由于秦国制定了正确的战争策略,才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二)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自主学习:结合右侧示意图以及课本P45-P46,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答案提示: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军事、皇帝、郡县制、朝廷

教师指导:秦始皇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以及郡县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于是更改名号,号称”皇帝”。秦朝的中央机关是”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为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三公之下设九卿,具体是: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卫尉,掌管皇宫保卫;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典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负责司法;治粟内史,负责租税和全国财政;宗正,管理皇室亲族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廷尉,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地方建立一套官僚体系叫郡县制,如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一郡之内辖若干县,县设县令或县长,此外还有县尉、县丞。一县之内再分为若干乡,乡之下有亭、里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2、教师指导: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

3、问题探究:阅读以下史料,概括皇帝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朕为始皇帝。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材料三: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答案提示: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教师指导:通过材料可以得知皇帝的神圣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

4、问题探究:根据表格信息,小组讨论郡县制的实施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提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教师指导:通过表格对比可知,分封制下诸侯爵位世袭,并拥有封地,有很强的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而郡县制下,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无封地、不世袭,只是中央政府下属的的地方行政机构,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5、核心素养:材料:春秋时期,秦国已经置县。不过,此时的秦还是一个僻居西部的小国。至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而秦国置郡,还仅见于战国时期的史料记载。……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发展,促使了地缘关系取代血缘关系。                     ——摘编自《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根据材料,简述郡县制的形成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地方行政管理的变化。该变化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提示:过程:春秋时期置县;战国时期置郡;秦朝建立后,确立郡县制。

变化: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意义:①地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 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自主学习:结合课本P46-P48,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答案提示:文字、小篆、有利于政令的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发展

车轨、驰道、灵渠、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岭南、蒙恬、长城、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问题探究:秦始皇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有,五帝所不及”。而也有人记载:“秦王贪狼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你怎么看呢?

答案提示: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其功过是非都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功-①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②首创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过-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广建宫殿,大修陵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③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教师指导:应当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公正,用发展眼光的去评价他的功过是非。先简要概括,再分别结合史实辩证论证其功过表现与影响(以史为重,史论结合),最后总评。

核心素养:根据地图说一说秦朝的疆域。

答案提示:北至长城一带,西到陇西,南达南海,东至东海。

核心素养:通过以下史料,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答案提示: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文字为小篆、统一度量衡、修驰道

教师指导:重视史料解读,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

核心素养:观察地图,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答案提示:图一:开凿灵渠,沟通了漓江和湘江,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图二:修长城,抵御北方匈奴,长城起止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课堂小结】

秦的统一,给我们带来的不光是疆域的统一,也不仅仅是制度和标准的统一,而是在这一切的背后“大一统思想”所带来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

【板书设计】

…………

资源下载此资源仅限注册用户下载,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https://www.0516ds.com/3563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