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9、三峡
一、知识梳理
文学常识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一生好学,博览群书,著述较多,以《水经注》最为著名。
知识链接
《水经注》:郦道元所撰的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著作, 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文笔绚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字音字形
【易错读音】
重岩叠嶂(zhàng) 曦月(xī) 夏水襄陵(xiāng) 绝巘(yǎn)
飞漱其间(shù) 属引凄异(zhǔ) 泪沾裳(cháng)
【易错字词】
略无阙处 素湍绿潭 沿溯阻绝 清荣峻茂
名句积累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主题识记
本文作者以凝练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伟峻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二、重点讲解
三、素养提升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传神。全文仅一百多字,却将三峡气象万千的景观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写尽春夏秋冬四季、山林草木。如“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用这八个字就写出了江水迅疾的特点;“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则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山水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文章动静结合,三峡七百里的山势属静态描写,夏水暴涨为动态描写。“绿潭”“倒影”为静态描写,“素湍“回清”是动态描写,动静相间,其妙无穷。
10、短文两篇
一、知识梳理:
文学常识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著有《本草经集注》《陶隐居集》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代表作有《赤壁赋》《题西林壁》《赠刘景文》等。
文体知识
小品文:散文的一种,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议论较少,叙述、描写或抒情成分较多,以幽默的方式、喜剧性的情节、活泼轻松的语言,给人一种揭露性的笑,并使人在笑过之后,看到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其特点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按内容的不同,一般有讽刺小品、时事小品、闲适小品、历史小品和科学小品之分。体裁多种多样,有游记、速写、随笔、杂感(或称杂文)、寓言、序、尺牍等。
字音字形
【易错读音】
将歇(xiē) 沉鳞(lín) 藻荇(zǎo xìng) 遂至承天寺(suì)
【易错字词】
欲颓 未寝 俱备 欣然
名句积累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文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运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描写山川早晚景色优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文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主题识记
《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及期望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心情。
《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作者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幽微,却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二、重点讲解
三、素养提升
《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心情。
《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幽微,却又随缘自适、自我派遣的特殊心境。
11、与朱元思书
一、知识梳理:
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诗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别具一格,骈中带散,自成一体,被称为“吴均体”。著有《吴朝清集》和小说《续齐谐记》《齐春秋》等。
文体常识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其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讲究对仗工整,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也称“骈俪文”或“骈偶文”。
字音字形
【易错读音】
缥碧(piǎo) 轩邈(xuān miǎo) 嘤嘤成韵(yīng) 戾天(lì) 横柯(kē)
【易错字词】
泠泠作响 鸢飞 经纶 窥谷 在昼犹昏
名句积累
1、概括山水特点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从听觉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本文的主旨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主题识记
文章描绘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的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喜爱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二、重点讲解
三、素养提升
本文以由总到分、由上到下的顺序描写景物,有动有静,语句骈散结合。文章描绘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到的富春江的山光水色,流露出对追名逐利之徒的蔑视,表达出喜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12 、唐诗五首
一、知识梳理:
文学常识
王绩(589—644),字无功,号东陶子,唐代诗人。
崔颢(704—754),唐代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人称“诗佛”,与孟浩然齐名,合称“王孟”。又擅长绘画,他的诗和画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月下独酌》等。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字音字形
【易错读音】
驱犊(dú) 崔颢(hào) 萋萋(qī) 燕然(yān) 逢候骑(jì)
【易错字词】
采薇 汉塞 早莺 啄春泥 马蹄
名句积累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2、表诗人孤独无依,苦闷、彷徨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