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名校优选精练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4)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商酌(zhuó) 案牍(dú) 陡峭(qiào) 悲天悯人(wén)
B.麂子(jǐ) 驿路(yì) 简陋(lòu) 陶后鲜有闻(xiān)
C.修葺(qì) 别扭(bié) 监督(dū) 诲人不倦(huì)
D.契约(qì) 洗濯(zhuó) 亵玩(xiè) 颠沛流离(pèi)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族共进退,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
B.晓丽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同学请教,她这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C.为了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他日夜操劳,鞠躬尽瘁,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D.自己不付出劳动,怎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B.见到亲人的那一刻,漂泊多年的他忍俊不禁地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C.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D.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全国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约3万千米左右。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⑥⑤①④② D.③①④②⑤⑥
6.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了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
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案。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
C.《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D.《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说是一种记叙文体,写法自由,大多是借一事一物抒发作者的感想。
7.阅读下文,完成题目。(4分)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
(1)结合原著,刘四爷和祥子有过哪些交集,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2分)
(2)结合选文,文章中的语言反映了老舍的哪一个文字特点。(2分)
8.孝心是连接亲情的桥梁和纽带,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所在的班级开展“孝亲敬老”活动,请你参与其中。(6分)
(1)【辨识字体】
下面是“孝”字不同的字形,选项中与字形相匹配的一项是( )(2分)
A.楷书 草书 隶书 行书 B.行书 隶书 草书 楷书
C.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D.草书 行书 楷书 隶书
(2)【精彩开场】作为主持人,你准备在开场白中简介“孝亲敬老”对于中学生成长的意义,你将怎样说?请写在下面横线上。(不少于60字)(2分)
(3)【点击故事】孝是中华传统美德,古今留下了很多关于孝的故事。请你写出两个故事名称。(2分)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与诗歌,完成后面小题。(5分)
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①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①绿蚁:指新出的酒
9.两首诗歌中的主人公,都在等待________互诉衷肠。其中,白诗擅长色彩搭配,通过酒的绿,泥的红与________,构成了富有表现力的画面。(2分)
10.两首诗都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不同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选文,回答各题。(14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可爱者甚蕃 (2)陶后鲜有
(3)偕数友 (4)实为花中仙子也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余以为妙绝
13.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甚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14.【甲】【乙】两文是如何赞美荷花的?(2分)
15.【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1分)
很现代的叶圣陶
彦 火
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叶圣陶老人,已是33年前的1979年初秋,北京香山红叶尽染的时节。年已九十三岁、霜雪毛发、皑亮白眉、银白胡子的他,精神仍健旺,侃侃而谈,有条不紊,保有中国旧时文人的气派和风范。
第一次见面,他便向我表示,他近来阅读当前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现错字、别字不少,这是他过去罕见的。他还特别提到香港的报刊——叶老所阅读的报刊和书籍中,包括香港及海外出版物。叶老忧心忡忡地说,这可要贻误读者啊!
叶老说他在商务印书馆当过校对和编辑。商务出过不少青少年知识读物,如《万有文库》等,还有教科书,都不容许有错别字,否则便会“误人子弟”。他说,他所身处年代的出版工作,除了编辑外,校对是一项顶重要的职务,所以旧时的出版物,在封面或扉页或版权页上,都注有“校勘者”的名字,以示郑重。作为长期在编辑行业工作的笔者,听罢不禁为之肃然起敬。
叶圣陶在1923年当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之前,已有长达11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更难得的是叶圣陶虽然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和作家,但一点也不抱残守缺和故步自封。在中国内地,他是第一个提出“易读法”的人。他亲自撰写文章指出:“现在大家都忙,挤出点时间来不怎么容易。如果只花半小时光景就能读完一篇,读完之后又觉得有所得,很有些回味,引起了好些联想,这简直是一种享受。”
其实在20世纪40年代,他与朱自清便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书。他强调:“就学习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既以训练读书为目标,自当要求他们速读,读得快。”速读、易读法,在西方已有逾百年历史,叶圣陶却是最早把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介绍到中国的人。
在新文学作家中,叶圣陶是很重视社会效益和读者效应的作家。他一再强调,在教学上,教师眼中要“以学生为本位”;编辑眼中要有读者,作为一个编辑,在编书前要“为读者着想”;作为一个作者,在“写作之前为读者着想,写作之中为读者着想,写完之后还是为读者着想;心里老记着读者才能凭借写在纸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读者,与读者交心”。这些观点可谓充满着时代活力。
叶圣陶之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并不是无的放矢,一味追求市场效益和迎合读者的口味。相反地,他是以严谨的编辑态度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对待的。他自己便以身作则。他写了不少作品是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如《稻草人》《皇帝的新衣》《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童话,都言之有物、文情并茂,中年以上的读者至今耳熟能详。他的作品文笔练达,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他自称后期“斟酌字句的癖习越来越深”,不愧为语言大师。
叶圣陶与弘一大师过往甚密,他的书法以清秀脱俗见称,我曾写信向他求一帧墨宝。1980年夏,叶圣陶老人托友人捎给我一帧条幅,那是他誊写的稼轩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难能可贵的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写得一手工整方正的小楷,一点也不马虎,“好比一位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自有一股亲和力。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描写的是黄沙岭的夜景。好一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田园风景画!1980年中国内地刚开放,相信叶老也为中国崭新形势所鼓舞,所以心情是愉快的,冀望祖国大地展现出一派和平、丰美而欣欣向荣的景象。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6.文章开头对叶圣陶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7.文章结尾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写到叶圣陶送自己一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条幅?(3分)
18.为什么说叶圣陶是“很现代的”? (3分)
19.你认为叶圣陶的创作有哪些特点?请根据全文,分条概括。(3分)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答案】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不问苍生问鬼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2021-2022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校优选精练第四单元测试卷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