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第二套(附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23561

#最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第二套(附答案)

2022-01-22 七年级上册 0 2,35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静谧(mì)      徘徊(huí)     晕眩(xuàn)      混为一谈(hùn)

B、温驯(shùn)    确凿(záo)     争执(zhí )      骇人听闻(hài)

C、称职(chèn)    着落(zhuó)    侍弄(shì)       参差不齐(chā)

D、蝉蜕(tuì)     坍塌(tān)      棱镜(léng)      人迹罕至(h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干燥      感慨      心绪      犹豫不诀

B、原委      蝉蜕      篷勃      骇人听闻

C、绵延      溜达      盔甲      翻来覆去

D、张扬      峡隘      争执      大相径庭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______;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微风拂面     萤火流逝     屋檐滴水

B、萤火流逝     屋檐滴水     徽风拂面

C、微风拂面     屋檐滴水     萤火流逝

D、萤火流逝     微风拂面     屋檐滴水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理念,更是绿色的活动空间。

B、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C、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D、据调查,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5、下列关于作家及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春》作者是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他在文中借对初春时节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的人的描写,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自己乐观向上的情感。

B、《秋天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遗言,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C、《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唐朝的马致远,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D、《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作者围绕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写了冬天济南的山、水美景,表达了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6、名著阅读积累(5分)

(1)《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不乏与“三”有关的,比如_________;师徒四人 深受人们喜爱,民间流传下来一些与他们有关的歇后语,比如:(             )——相差十万八千里,(             )——里外不是人等。

(2)“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者,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这个片 断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肇开混茫”指盘古_________一事。

7、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相处之道,名人间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3分)

 

(2)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讨论之中,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30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4)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5)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峨眉山月歌》,完成下面小题。(6分)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二句上下映衬、动静结合,写出月映清江美景,点明是秋夜行船。

B、第三、四句通过时间迅速转换,写船行之快,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 。

C、“月”的意象贯穿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

D、诗歌采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山、月、江水等融合变幻,衬托诗人复杂的情感。

(2)、诗歌主要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4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2分)

屠 自 后 断 其 股 亦 毙 之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止有剩骨       止:

(2)一狼仍从       从:

(3)顾野有麦场     顾:

(4)一狼洞其中     洞: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13、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是:_       _________(原文),故事告诉我们____                  ______道理。(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23分)

拔掉心底的篱笆

①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知从哪儿听来的:一个人如果学习成绩优秀,那么他在体育方面多半会很差。另外,我常常感冒,这让我更加确信我是个体质弱的人,不适合竞技类的运动项目。

②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很想报名田径比赛,但你知道,我是不会报的。

③那天体育老师找到我:你怎么没报项目?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出来。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你错了,人都会感冒,不时地感冒一次,恰恰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是敏感且运转正常的,反倒可能说明你体质好;跑步是可以练出来的,也许你在耐劳方面出色,来试试吧!

④你完全能想象我当时有多高兴,猛然发现自己的先天条件并无缺陷,甚至有优势,那些被我看得比山还重的束缚,仅仅是因为过去的我孤陋寡闻。我最终报名参加了长度最长的长跑比赛,拿了第三名。

⑤高二时,学校文理分科。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好,虽然也不低,师长们多年来在耳边不停提醒我:你数学需要提高啊!你偏科啦!我渐渐也承认了这个现实:我脑子不灵,于是我报了文科班,但依旧对数学这一科怕得要死。分科之后,教我们数学的是当地名声赫赫的泰斗级老师。

⑥有一次他问我: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数学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

⑦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刷新了我读高中时的“常识”:你错了,咱们现在学的内容跟以前的知识并没太大联系,从前学得不好,现在可能学得好;你刚刚的表达不准确,什么叫“我不擅长数学”?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等好多部分,涉及的能力有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看你的逻辑能力就很强,可能擅长数学中的一部分。

我听到这话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那学期的考试,数学满分值150,我拿了142分。

⑨参加工作后,一位读者朋友过了不惑之年,想学外语,但恐于年龄大学不成,问我怎么办。说实话,我没法盲目地激励他。众所周知,人岁数一大,大脑会退化。后来,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人计算速度及注意力方面确实下降了,但脑细胞丝毫没减少,在模式识别、逻辑推理方面不降反增,年纪大了也不存在“舌头变硬学发音会吃力”这一说。我赶紧把这喜讯告诉他,他像我小时候一样欢喜,如今已经学有小成了。

⑩人的很多恐惧和心理障碍,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抑或是早年间被别人在脑海里围起来的篱笆。你经历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很多自己以前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其实都不是问题。另一个方面,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

(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4、请梳理全文,完成下列表格(3分)

时间 心底的篱笆 拔掉篱笆后
小时候 以为学习好则体育差
高二 相信语文好则数学弱
参加工作后 英语学有小成

15、学校运动会上,为什么“我”想参加田径比赛却不报名?(4分)

 

16、品读句子,回答问题。(6分)

我听到这话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

(1)句中的“有戏”是什么意思?

 

(2)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感受?

 

17、联系全文思考,下面句子中“篱笆”和“娇弱的花”分别比喻什么?(4分)

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

(1)“篱笆”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娇弱的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心底的篱笆,留在你心底的篱笆是什么?结合本文给你的启示说说该如何拔掉它?(6分)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22题。(15分)

粮  食

茹志鹃

一九四七年的冬天刚开始,就给穷人来了个下马威,冻得舌头都僵了。这里敌我双方正值“拉锯”状态,土地改革还没开始。老寿仍裹着他那件破棉袄,腰里扎了根绳子,背着个小粪筐,在外转了一天,现在天都黑净了,才跑回家来。一进门就对老伴说:“有吃的吗?给一口,肚里都结冰了。”说着就丢下粪筐,蹲到灶门前,拨着余火,烤着打战的身子。

老寿的老伴是个苦死累死不讨饶的硬女人,就是爱唠叨几句。照老寿的话说,“是个贤德的人,话多,也多在理上。”

老伴一看老寿冻成这样,心疼了:“这一整天都没吃?”

“上哪吃去?”老寿用烤热的手,使劲擦着脸。老伴急忙掀锅盖,一碗现成的红薯叶玉米糊糊坐在热水里,她又特别优待,拿下馍馍筐子,掰了一大块高梁饼子给他。一边给,一边轻轻问道:“有情况啦?”

“还乡团领着一个团的匪兵,还带了两把铡刀,已经到了镇上。”

“那快给县大队报信呀!”

“我又不傻。这不刚从老甘那里来。”老寿耸了耸眉毛,端起了碗。但还没顾上喝,又把碗放在锅台上,从怀里掏出了四条干粮袋,眼瞅着地上说道:“老甘他们决定今晚就窜到敌人后面去,让过这股锋头,再打回来。他们到新区去,吃粮怕有难处……”

老伴一看这情景就明白了,也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揭开小木柜,拎出个面口袋,摔到老寿怀里,说道:“就这点高梁面了,这天寒地冻,咱不吃,叫孩子也不吃?你看着办吧!”

“有难处,这不假啊!”老寿仍旧两眼瞅着地上。又说道:“可是我是个在党的人。再说我们冷了,饿了,在家还能烤烤火,摘把野菜。老甘他们走出这么远去,还不知睡哪里,吃什么呢!这不都是为了咱……”

“唉!装吧装吧!啰嗦个啥!我才说了两句,你就说了一大套,谁不知道革命就是为了咱穷老百姓呀!”

“对!你是个明白人,都怪我嘴碎。说实在的。这点粮还不够他们吃一顿的,不过是个心,给防个急。回头老甘要从这里过,我让他来拿的。”老寿就这么检讨着,说着,和老伴一起把高梁面装进了干粮袋。最后面袋空了,而四条干粮袋只装了三条。

“该够啊!一条干粮袋装三斤,三四一十二。”老寿捏着那只空的干粮袋,踢踏着脚,转了一个身,又眼望着地,说道:“我咋记得家里还有十五斤高梁面呢!”

“这两天没吃啊?正巧我今天又烙了饼。”

“饼!也行啊!把饼切成小条条,装进去也成啊!”说着也没敢抬头,拿起刀就切老伴优待自己的那半拉饼子。这一次,老伴没吭气,把饼筐子递过来了。老寿把饼切好,装进口袋,然后端起灶台上那碗糊糊,看了看,重又坐到锅里。用手掌抹了抹嘴,说:“留给铁栓吧!”

“你喝了它吧!”老伴眼里已转了半晌的泪,到底流了下来。

“别难过,等解放以后,那时候啊!嗨!到共产主义那更美了,吃香的,喝辣的,任挑。”老寿吹灭了灯,又在灶门前蹲了下来。一边想着将来,一边等着老甘那轻轻的叩门声。

村里的狗,叫了几声,老甘来了。老寿在黑地里递上四条干粮袋,最难受的是他不得不说明其中有一袋是饼条子。

“老寿,你放心。哪里有老百姓就饿不着咱们。你们这点心,我带去防个急用。”老甘紧紧捏了捏老寿的手就走了。

老寿看他走远了,回身进屋关门。一摸,门栓上挂着两条干粮袋,老甘只拿了一半上了远路。打仗的人,留下了一半安家的粮。老寿悄悄地用手掌抹去两眼的热泪,把门关上。

(节选自《剪辑错了的故事》,题目为编者所加)

19、梳理小说情节,将图表补充完整。(3分)

老寿:向老甘报告敌情并让他来拿粮食→①→把四袋粮食交给老甘→②

老甘:③→按约定来到老寿家取粮→只带上两袋粮食离开

                                        

                                        

                                        

20、口味下面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3分)

“有难处,这不假啊!”老寿仍旧两眼瞅着地上。

 

21、文中写老寿的老伴是个“硬女人”,你认为她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阐述。(4分)

 

22、揣摩下面语句,联系全文,探究小说的主题。(5分)

①老寿在黑地里递上四条干粮袋,最难受的是他不得不说明其中一袋是饼条子。

②一摸,门栓上挂着两条干粮袋,老甘只拿了一半上了远路。

 

 

四、作文:(55分)

23、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些话都是我国传统家风的写照。姚明说他的家风是“诚实”,莫言说他的家风是“重视学习,与人为善”,傅雷教育孩子要“德艺俱备,人格卓越”……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风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长期形成的道德准则、处事规范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勤劳、诚实、孝悌、和睦、向善、进取等是中华民族家风的基本价值取向。你是否关注到了你家的家风?你是否感受到家风对你成长的影响?围绕你的学习或生活,一定发生过一些事,而这些事在一定程度上又体现着你家的家风。

要求:

(1)以《家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2)立意明确,文体特征鲜明,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得透漏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27分)

1、【答案】D

【解析】

A、徘徊huái;B、温驯xùn;C、参差不齐cī;故选D

2、【答案】C

【解析】

A.犹豫不诀——犹豫不决;

B.篷勃——蓬勃;

D.峡隘——狭隘;

故选C。

3、【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作答本题,第一步是整体阅读,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第二步要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答案。这段文字是抒情性的语言,题干中“只”意味着划线处与前文是对比关系,据此可以分析“狂风在你耳边呼啸”对应“微风拂面”,“雨在你眼前倾泻”对应“屋檐滴水”,“闪电在你头顶肆虐”对应“萤火流逝”。故选C。

4、【答案】C

【解析】

A、语序颠倒,将“绿色的发展理念”和“绿色的活动空间”前后对调;

B、缺主语,将“使”字删除;

D、重复累赘 ,删除“超过”或“以上”;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第二套(附答案) https://www.0516ds.com/23561.html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