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21018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2021-11-04 七年级上册 0 80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各题。

语段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趴伏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xiāo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语段二: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高兴愉快),qĭ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菜畦(______)         云xiāo(______)

花团锦簇(______)     qĭ(______)盼

(2)结合语境,为语段①②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不是动词的一项是(______)

A、鸣蝉在树叶里长吟B、从草间直窜向云霄

C、就有无限趣味D、独自躺在床上

(4)语段二中的画线句使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当时_____________的心情。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B、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

C、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

D、地铁3号线6月6日试运营,标志着南宁市正式迈入站城一体化的3.0时代。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一文的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沉。

B、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一二岁,弱冠——男子二十岁,花甲——六十岁。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该散文集另有《五猖会》《父亲的病》等篇目。

D、《〈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三、情景默写

4、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对照别人的短处改正自身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5、欣赏漫画《凿壁偷“光”》,按要求作答

⑴请概述漫画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说说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

某班开展了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三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学期开学,伴随的是学校教室的打扫和布置。2019年2月,在开学前两天,浙江杭州多家家政公司接到了来自学生家长的订单,这些学生家长都是预约钟点工到学校做教室卫生。对于这件事,网友们开启了一轮辩论。有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有人说,假期开学打扫教室的要求很高,边边角角都要打扫一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存在困难……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全面阐述。习总书记在教育方针中强调劳动教育,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涵,“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三:

日本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从五年级起开设家庭课。家庭课是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的必修课,有系统的教科书和相关实践用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家庭生活与家人、家常饭菜的炊事基础、舒适的衣服与家居、身边的消费生活与环境。

俄罗斯于1993年重新制定了劳动课教学大纲,大纲对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针对初中学生,课程内容有:设备材料与机器零部件的加工、家政技术、缝纫、食品加工、手工艺制作等。

(1)针对材料一中“雇人打扫教室”一事,某班同学准备以“该不该雇人打扫教室”为辩题,进行一场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应该雇人打扫教室”,假设你是反方辩手,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2)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给“雇人打扫教室”的家长发一条微信,对他们进行劝阻。要求:微信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五、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②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人不堪其忧

⑵博学而笃志

⑶切问而近思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下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孔子反复赞叹“贤哉,回也”,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C、“匹夫不可夺志也”是说普通人生性强硬,难以改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种人。

D、《论语》中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沿用,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垫。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②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③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0、结合对全文内容的把握,谈谈选文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1、自选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12、选文第②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三味书屋?

13、从选文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芬芳的蜡梅花

秦湄毳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查,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⑨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

⑩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⑫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4、本文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

“我”自称患有咽炎,______→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蜡梅花→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______

15、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

(2)朗读下面这句话时,“彼此”一词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

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

16、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芬芳的蜡梅花”为题有哪些作用?

17、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

(秦湄毳《芬芳的蜡梅花》)

(乙)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魏巍《我的老师》)

(1)(甲)(乙)两段文字共同的人物描写方法是什么?

(2)分别说说你对(甲)段中“小胖”和(乙)段中“我”的行为的理解。

七、作文

18、作文。

题目:家有__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写完整;②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1、qí霄cù企伏喜悦C反问喜悦、幸福

【详解】

(1)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与书写。注意“畦”不要读成wā,“簇”不要读成zú,“霄”不要写成“宵”。

(2)从词语搭配、意境营造等方面比较近义词,确定选词。如“伏”与“趴”“停”相比,“伏”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黄蜂肥胖的身躯展现得淋漓尽致,更能体现黄蜂的可爱。“充满”与“高兴”和“愉快”搭配读起来是不通顺的,选用“喜悦”。

(3)C.“趣味”是名词。故选C。

(4)结合语境,“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本句要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即“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可确定使用了反问修辞,强调了“我”内心的强烈感受——幸福、喜悦。

2、D

【详解】

A.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把“否”去掉;B.缺少宾语,应在“最基本的”的后面加上“权力”;C.用词不当(或前后不搭配),应把“探询”改为“探索”。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https://www.0516ds.com/21018.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