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6、《散步》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手法,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3、感受文章中浓浓的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学习过程:
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一曲《让爱住我家》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的和谐氛围。
我们的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我们的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亲情就像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家庭就像港湾,为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吧!
明确学习目标。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为: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1、有感情地朗读,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手法,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3、感受文章中浓浓的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下面进入我们的第一个学习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至少读三遍。
2、 速读课文,根据示例的形式勾画并整理出文中生字词。
示例:信服(xìn fú) 分歧(fēn qí)
3、 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请查阅工具书仿照示例整理出来。
示例: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
检测自学内容,以“我会读”“我理解 ”的方式呈现。(出示课件)
4、 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产生分歧并完美解决的故事。
概括方法:人物 + 时间 +地点 +事件
三、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以“散步”为线索,梳理故事情节。
“我”劝母亲散步; 全家一起散步; 出现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 “我”决定委屈儿子; 母亲却依从了孙子; 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背起母亲和儿子。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和谐有爱
四、精读课文,理解形象
1、设置“鲜花送给可敬的人”环节
文中共有四个人,假如此时您手里有一束美丽的花,您会把它送给文中的哪个人物,并请说说理由。
母亲:善解人意 疼爱孙子
我:孝敬父母 承担责任
妻子:默默无闻 贤妻良母
儿子:活泼可爱 懂事
概括方法:从文中找出具体的内容来完成
示例:“我”,孝敬、稳重、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文中的“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的中年男人。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候,有时可以兼顾两头,但有时无无法兼顾两头。
如文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的时候,那么顾哪一头呢?
“决定委屈儿子”就是要顾老一头。因为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但父母风烛残年,尽孝心的时间不多。
所以这里有个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下,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一头。
母亲: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信赖儿子,尊重儿子;
“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意: “还 是走小路吧!”即使自己行动多不方便,也宠爱孙子;
妻子: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的争执;
“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五、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儿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闹,对此变现出非常地听话和理解;
追问1:在字里行间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和谐有爱 尊老爱幼
追问2:在一次散步中发生了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下,共同走向那条开满金色菜花,长着整齐桑树,闪着粼粼水波的幸福小路。
文章通过这么一件小事表现大的主题 ——“尊老爱幼”这在写法上属于“以小见大”的写法。
课堂小活动:对对联
给出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填写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相亲相爱
如果让你用一幅对联来概括文章主题的话,
五、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画出文中你喜欢的语句,如生动的景物描写,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当的用词,特殊的句式……有感情并且大声地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1、写景句: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一段属于环境描写,通过描绘新绿、嫩芽、冬水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新的“生命”的活力。用环境描写烘托出作者一家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氛围,衬托出浓浓的亲情。
她的眼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小结:(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 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来展示人物性格。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师生适时点评)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交流点拨】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样的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交流点拨】比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交流点拨】(1)有的浓,有的淡。
(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3)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4)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5)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6)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7)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作用:语言精美,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4、含义深刻的语句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交流点拨】“我”是家庭主脑,如果处理不好母亲、儿子两者间的“分歧”,会影响家庭和谐。“我”把这种“分歧”的处理看得很重,可见“我”对家庭的重大责任感,表达了“我”对母亲、儿子两人浓浓的亲情。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
从字面上看,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的,所以非稳当不可。
这个形象又有其象征意义:暗示中年一代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家庭、民族、国家都是如此。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本文与《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与同学一起探究本文的感情基调,并试着通过朗读来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
《散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文字秀美隽永、蕴藉丰富,要读得愉悦、深沉,表现出浓浓的亲情。
《秋天的怀念》:语言朴实、催人泪下,要通过朗读体现出深沉无私的母爱和字里行间蕴含的自强不息、挚爱生活的可贵品质。感情基调低沉而徐缓。
2、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 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直接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
2、传达出舒缓从容、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
3、具象化的题目,没有说破文章主旨,留给读者更多想象、回味、思考的空间。
4、以小见大,通过一家人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 的传统美德,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拟题:《责任》《孝顺》 拟题理由:这两个题目能够揭示文章的中心。 《一家人》《三代》《儿子和母亲》《初春的田野》等
课堂小结:
…………
统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教学教案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