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教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0日
资源编号 20378

统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教案

2021-10-21 七年级上册 0 98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0.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教学设计:5、《秋天的怀念》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3、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之情。

学习过程

一、设疑猜人,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母亲》(闫维文)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大家猜猜他是谁?

他,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美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以至于忽视了慈爱的母亲对他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当他发现母亲病情严重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同学畅所欲言。

对,他就是当代文坛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史铁生,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史铁生走进秋天的故事,来感受那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之情。

明确学习目标。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为: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正式走进文本之前,我们先结合资料助读来“知人论世”。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当代著名小说家。16岁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8岁去陕北延安插队。21岁因病致瘫,转回北京。23岁起到北京某街道工厂做了7年的工人。后又患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28岁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多篇,其散文《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下面进入我们的第一个学习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至少读三遍。

2、勾画出自己不会读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阅工具书直接在书上注音或写出意思。

示例:瘫痪(tān huàn)  暴怒(bào nù)

示例: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检测自学内容,以“我会读”“我理解 ”的方式呈现。(出示课件)

3、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可按起因、经过、结果来表述。

起因:“我”双腿瘫痪后,内心极度痛苦、焦虑,失去理性,随意发脾气

经过:身患绝症的母亲用体谅、宽容、无私默默忍受着我的坏情绪,用自己的生命来呵护“我”,安慰“我”,直到生命的尽头。

结果:“我”在母爱的感召和影响下,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变得勇敢坚强,要好好地活的故事,情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地怀念。

小结概述内容方法: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情感

三、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中几次提到了看花?有什么深刻的意蕴?

第一次:春天,母亲提议去看花,希望“我”看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能驱散心中的阴云,唤起我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第二次:母亲提议秋天去看菊花,想让“我”从菊花傲雪凌霜的精神中得到启示,勇敢地面对生活困境,坚强地活下去。

第三次:结尾写我去看花,说明我已重新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并完成母亲的遗愿。

2、文章反复写“看花”的原因有哪些?(提示:从结构与主题两方面思考)

结构上:“看花”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

主旨上:①看花是母爱的体现,母亲央求“我”看花是希望“我”早日摆脱瘫痪带来的阴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希望。②看花是“我”开始新生活的象征。结尾写“我”去看花,说明“我”已重新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并完成母亲的遗愿。③看花表达“我”对母亲的怀念。因为母亲生前爱侍弄花。

四、精读课文,学习写法

课文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请从母亲的角度来选择)

温馨提醒: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并圈出重点词,然后小组一起交流学习成果。

比如: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品味“悄悄”,“偷偷”)

解读: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理解。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品味“扑”,“抓’’,“忍”)

解读:运用动作 语言 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爱是多地执着、坚定、沉淀,可以说是是生死相依……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解读,写出了母亲对我细心的呵护。

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地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解读:母爱是商量是理解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聚焦“笑”,“敏感” 透过这几个字,你看出了什么?)

解读:母爱是细心,是宽容

小结母亲的形象:坚强、宽容、细心、无私、慈爱 、睿智

①母亲坚强、宽容、细心。从文中“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躲出去,在我看不到地方偷偷流泪”“母亲自己病重也不告诉子女”可以看出。

②母亲无私、慈爱、睿智。从文中“母亲两次告诉我要好好儿活”“我看到窗外的落叶时,母亲进来挡在窗前”可以看出。

赏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描写方法(通过…… 词语),生动形象地刻画出 ……(人物)……的心理(心情),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挡”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母亲时刻替儿子着想的心理,表现母亲的细心。

五、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文中出现几次“好好活”,分别有什么含义?

(1)“咱娘俩在一起,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说“好好儿活”是鼓励我珍惜生命,坚强地活下去。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和坚强,自己已经遭受病痛折磨,但还是要坚强地宽慰儿子。

(2)结尾“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我”读懂了母亲深沉的爱,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要勇敢面对现实、热爱生命、顽强生活,也是对母亲的承诺。

品悟文字的韵味,体味这家人的人生境遇,带给你怎样的思索?

我们要好好活……笑对人生,乐观面对所有的一切事!凡事一切都要包涵,酸甜苦辣,就是好好活。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活出自己的坚强

每次,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还活着,这本身就是奇迹。  ——泰戈尔

人生的道路多么漫长,我们要好好活,有了这样的思考,更需要用人生的脚步丈量,无论怎样,我们为什么要好好活?我们应该怎样好好活?我们好好活出个什么样?这是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思考和体验的问题。

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重再次朗读课题—— 秋天的怀念

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秋天的怀念》为题?(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内容)

揭示主旨:怀念母亲,感悟生命的意义。(主旨)

在秋天这个特定的季节怀念秋天去世的母亲,怀念之情更浓烈,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

换种问法: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秋天的怀念》?(含义)

表层含义:怀念秋天去世的母亲, 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深层含义: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懂得了母亲的心,懂得了怎样独立面对生活的困境。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又是秋天,当作者站在母亲的墓前看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

母亲,儿子来看您了。自从您秋天走后,我和妹妹都懂了您的话,您放心吧,我俩在一块,一定会好好儿活。

课堂小结:

…………

统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教案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0.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统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教案 https://www.0516ds.com/20378.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