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雨的四季》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花苞(bāo) 绿茵茵(yīn)
B、粗犷(kuǎng) 斗笠(lì)
C、睫毛(jié) 静谧(mì)
D、高邈(miǎo) 莅临(lì)
2、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⑴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
⑵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成,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
⑶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
⑷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
D、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E、“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建句话是对工业污染的批判和对工业文明的否定。
4、排列句序。
①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
②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
③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
④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
⑤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
5、对比阅读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
【乙】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刘湛秋《雨的四季》)
(1)分别概括【甲】【乙】文中的雨(水)的特点。(2分)
(2)【甲】【乙】两文都写雨,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2分)
(3)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B、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4)【甲】【乙】文,哪篇短文引发了你对雨的遐思,请引用古代诗文中描绘雨的诗句来抒发你内心的感受。(不超过20字)(2分)
参考答案
1、B
2、比喻、拟人 、拟人、排比
3、C、E
点拨:C、“托物言志”、“古朴典雅”不妥,应为“写景抒情”和“优美活泼”。E、文中没有这层意思,有点牵强附会之感。
…………
统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同步练习附答案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