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冲刺卷(三)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4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1、平时要尽力解决学习中的yíwèn( ),bìmiǎn( )把希望jìtuō( )在一蹴而就上,这种想法已经被zhèngshí( )是行不通的。
2、对待错误要进行chèdǐ( )的pīpíng( ),这样才能有利于改正。hánhú( )其辞,wéikǒng( )别人下不来台,这样的做法与想法都不合适。
二、下列每小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来填在空格里。(16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寄托 肿胀 艰贞不屈 负荆请罪
B、徘徊 沸腾 焉知非福 独出心载
C、防御 寂寞 万象更新 翻箱倒柜
D、搅合 残暴 无独有偶 飞渡重洋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辨斗 不可思意 合不拢眼 小扣柴扉久不开
B、通宵 神密 沧沧凉凉 打破砂锅问到底
C、屏幕 军阀 锲而不舍 百思不得其解
D、占锯 万不得己 专心致志 天街小雨润如酥
3、下列词语表达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远望 俯视 鸟瞰 眺望
B、一律 清一色 通通 全都
C、日夜不绝 日思夜想 夜不能寐 魂牵梦萦
D、驰名中外 众人皆知 家喻户晓 举世闻名
4、下面的朗读停顿方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寒食/东风/御柳斜 B.孰/为汝/多知乎
C.思援/弓缴/而射之 D.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与“通国之善弈者也”中“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通夜不寝 B、通晓古今 C、中西贯通 D、畅通无阻
6、下列诗词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道理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B、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C、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7、根据人们春节活动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
②把蒜瓣放进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③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
④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⑤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A、④②①③⑤ B、①③⑤②④ C、②③①⑤④ D、②①③⑤④
8、下列名句与语境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②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利于事,不必循旧。
(1)在学习上,我们应该追求“学高为师”,互学互进,这样才能“”。
(2)制定规则,要遵循“”,以人民利益为根本,而不要照顾惯例。
(3)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节约,要有“”这样的想法,才能永享美好生活。
(4)学习需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因为古人说“”。
A、①④③② B、③④②①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三、联系课文内容,按要求填空。(14分)
1、《寒食》的作者是唐朝的,诗人立足高远,用诗句“ , ”来描写全城景物,让我们看到了一幅 的美丽景色。(3分)
2、《匆匆》一文中写道:“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蒸融了。我 呢?我 呢?”
这句话让我体会到 。(4分)
3、在《清平乐》中描写“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的诗句是“ , ”。(1、5分)
4、中华古诗词瑰丽无比,诗词中有美妙的比喻,如“ ,草色遥看近却无。” 诗词中有柳絮飞舞的迷人春景,如“春城无处不飞花, 。”诗词中有托物言志,如“ ,要留清白在人间。”诗词中还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如“门前流水尚能西! 。”(4分)
5、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学校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1、5分)
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共36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7分)
材料一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语音短信、视频、文字聊天,可以免费发图片、传文件、转账支付。
材料二 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广告收入增至36、79亿人民币,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
材料三 用户可以用微信广交好友,通过“搜索号码”“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可以将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实用的内容直接分享给好友,也可以将其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供好友展开评论。
1、微信是 公司开发推出的一款免费应用程序。(1分)
2、你很想念老家的奶奶,想用微信与她聊天,最便捷的方式是( )聊天。(2分)
A、语音短信 B、视频 C、文字
3、材料二的数据告诉我们(2分)
4、这次学校的啦啦操比赛,你们班得了第一名。请你结合当时的心情,编写这个好消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里。(字数在50字以内)(2分)
(二) 拯救汉字危机(15分)
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在电脑或者只有12个键位的手机上就可以完美地输入汉字了,但是,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中国人遇到问题了,就是能说能读能输入汉字但可能不会写了。原因很简单,在没有键盘输入的时代,用笔写字可以强化人们的记忆,书写是记忆汉字最好的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可是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选择正确的那个字。比如,“打破砂锅璺到底”这句俗语谁都会说,说出来谁都明白,可是“璺”这个字怎么写,未必人人都会。类似这样的问题,可能我们经常会遇到。但毕竟“璺”是一个不太常用的汉字,民间俗语、歇后语往往通过谐音来表达一个意思,人们就慢慢只记住“问”而忘记“璺”了。2013年夏天央视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熨帖”一词,成人体验团只有10%的正确率。“癞蛤蟆”一词,只有30%的人写对。还有“间歇”这个常用词,很容易辨识,但是成人组居然有40%的人书写错误,而生僻词出现时,错误率就更显惊人。提笔忘字,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现象。
汉字书写的键盘化在中国普及也刚刚十几年,人们就开始提笔忘字了,如果再过50年、100年、500年,你想想会是什么样呢——可能那时候我们的后代拿起笔来真不会写字了。
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无论时代怎样嬗变,无论技术怎么革新,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在网络时代,握着鼠标的同时,还应该横平竖直写汉字,汉字才不会沦为失落的文明。
13、作者倡导我们拯救汉字危机是因为 ,分析具体原因时,运用了对比论证,以 和 作对比,用了举例论证,如 。 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论据时,几次用到了百分比,目的是为了证明 。(6分)
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电脑书写的普及,很多人依赖电脑输入汉字,疏于用笔写字。
B、键盘输入时代,大量候选的重码,既不便于选择,又容易让人忘记字形。
C、一般认为“提笔忘字”是指忘记字形如何写,但事实上忘记字音怎么读也应该属于“提笔忘字”的现象。
D、汉字书写的键盘化在中国普及也刚刚十几年,人们就开始提笔忘字了,往后的形势更不容乐观。
15、仿照句式,写写我眼中的汉字印象。(2分)
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
16、“无论时代怎样嬗变,无论技术怎么革新,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17、联系你的生活经验,结合你的学习经历,谈谈为了将汉字这一中华文明传承下去,我们该如何行动?(3分)
(三)秃鹤(14分)
曹文轩
春节即将来临,麻油地小学又接到全乡文艺演出的通知。“今年必须争
得小学组第一名!”校长桑乔对蒋一轮等几个负责文艺宣传队的老师说。他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选定演话剧《屠桥》。屠桥是个地名。有一天,这个地方来了一连伪军,他们无恶不作。那天夜里来了新四军,将他们一股脑儿擒获。桑乔看上这个本子的原因是里头有许多让人不得不笑的场面。几个主要角色很快分配好了,可等到彩排时,蒋一轮才发现有一件事没有考虑到:那个伪军连长在剧本里是个大秃子,而且里头许多唱词与道白都要涉及秃子。
②“这怎么办?”蒋一轮问桑乔。“不好办。”原本定的饰演伪军连长的是柳三下,他可是长着一头浓密的头发。蒋一轮去找柳三下商量,看他肯不肯将头发剃掉。柳三下一听,用双手抱住自己的头:“不行,我可不做秃鹤!”秃鹤也是油麻地小学的学生,因为头发稀少,经常受到大家的嘲笑,甚至孤立。
③眼看着就要会演了。油麻地小学上上下下就为这么一个必须的秃头而苦恼不堪。“只好不演这出剧了。”桑乔犹豫着说。“不演,恐怕拿不了第一名。”蒋一轮说。很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大家都很遗憾。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
④傍晚,孩子们都放学回去了,秃鹤却不走,在校园门口转悠。当他看到桑桑从家里走出来时,连忙过去:“桑桑,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
⑤“好吧。”桑桑接过纸条。秃鹤转身离开了校园,不一会儿工夫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里。
⑥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蒋老师:我可以试一试吗?陆鹤”。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却微微颤抖起来。当校长桑乔看到这个纸条时,也半天没有说话,然后说:“一定让他试一试。”
⑦秃鹤从未演过戏,但他决心演好这个戏。他用出人意料的速度,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为了把戏演好,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晚上,他把自已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
⑧正式演出那天,秃鹤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当秃鹤将大盖帽甩给他的勤务兵,秃头在灯光下锃光瓦亮时,评委们就已经感觉到,油麻地小学又要夺得一个好名次了。只见秃鹤脚蹬大皮靴,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
⑨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秃鹤时,秃鹤早已不见了。“大家立即分头去找。”桑乔说。是桑桑第一个找到了秃鹤。那时,秃鹤正坐在小镇的河边,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桑桑走到他跟前,说:“大家都在找你。”桑桑听到了秃鹤的啜泣声。
⑩许多师生都找来了。他们对秃鹤说:“我们回家吧。”秃鹤的哭声克制不住地奔涌而出。许多孩子也都哭了。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选自《草房子》,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3分)
文艺会演缺少主演员——( )——( )——( )
2、“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这句话中 “绝”的意思是 ,文中哪句话具体表现出“演绝了”?请用“-”画出来。(1分+2分)
3、“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大家都很遗憾。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请联系上文想一想,秃鹤心里在想什么?(2分)
4、“秃鹤的哭声克制不住地奔涌而出。”演出获得了成功,禿鹤此时为什么哭呢?(2分)
5、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像“秃鹤”这样的人呢?请联系短文内容和实际生活谈谈你的想法。(4分)
第三部分:习作与表达(共30分,其中书写分3分)
提示:回顾小学这六年的生活,你经历了许多事,或高兴,或得意,或伤心,或遗憾;也遇到了许多人,他们或亲切,或严厉,或熟悉,或陌生……正是这些人、事构成你多彩的生活,让你渐渐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了哪些进步?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我不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不再懒惰、不再伤心、不再娇气、不再自卑等)。”
(2)重点突出,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3)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1、疑问 避免 寄托 证实 2、彻底 批评 含糊 唯恐
二、下列每小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来填在空格里。(16分)
1、C 2、C 3、C 4、B
…………
『精品』统部编版小学六年级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冲刺卷三(附答案)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