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4年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专题03句法实践一(句式转换、扩句、缩句、关联词、仿写)
精准预测
1.下列句型转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浓墨似的乌云遮黑了半边天。改为把字句:浓墨似的乌云把半边天遮黑了。
B.他低声说:“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改为第三人称转述:他低声说,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
C.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改为反问句:这难道不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吗?
D.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改为双重否定句:父亲还得不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2.下列句子句式变换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改为双重否定句: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B.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改为“被”字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于净净。
C.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
改为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啊!
D.他扔掉的不只是一个馒头。改为反问句:他扔掉的难道只是一个馒头吗?
3.按要求完成句子。
(1)用合适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闰土回家去了。 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
(2)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缩句)
(3)王东说:“妈妈带我去动物园。”(改为转述句)
(4)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肯定句)
4.(1)她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2)妈妈给我买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缩句)
(3)注意例句中的画线部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表示高兴的心情)
过了“六一”儿童节,毕业的日子_____________。(表示来临之快)
5.按要求完成句子。
(1)爸爸对妈妈说:“今天晚上我要加班,晚上不回来,别等我吃饭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2)礼堂太挤了,连根针也插不下去。(仿写句子)
(3)请运用动作与神态描写,将“陈晓喜欢读书”的特点表现出来。
陈晓喜欢读书。
(4)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晓康对子轩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2)医护人员为我们付出的努力,我们应该铭记在心。(反问句)
(3)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得不学会自立自强。(改为肯定句)
(4)这地方太小,容不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改为夸张句)
7.句子练习。
(1)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改为陈述句)
(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肯定句)
(3)高兴: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注意加点的部分,用“盼望”仿写句子)
盼望:_____________
8.词句段运用。
(1)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改为陈述句)
(2)仿照例子,将下列画面写具体。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公园中央,花开了。
(3)读下面例句,想想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特点,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①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②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备选词语:安静 饿 热
9.按要求写句子。
(1)心情不同,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同。请根据“漫步在校园中”这一情景就心情“好”或“不好”的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___(好 不好):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加点部分,照样子再仿写一个句子。
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3)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友情怎能不让人感动呢?(改为双重否定句)
(4)老牛对牛郎说:“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0.按要求写句子。
(1)舅爷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缩句,缩到最简)
(2)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改为反问句)
(3)我没有衣服穿。我身处热带,即使有衣服也不用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为一句话)
(4)从下面的情景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
等公交车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弹琴 收拾房间
心情好: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
真题在线
1.下列缩句,正确的一项是( )。
我看到了父亲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A.我看到了父亲。 B.我看到了长头发。
C.父亲平静而慈祥。 D.我看到了脸。
2.下面句子改写后与原意不同的一项是( )。
A.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对我说,她那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
B.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C.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D.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咆哮的江水吞噬了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2)小学生活就像一本五彩斑斓的画册,记录着我们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就像_____________,记录着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记录着_____________。(仿照划横线部分,把句子补充完整。)
(3)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以“小溪”为对象仿写一句话)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时间去得如此匆匆。(改为反问句)
(2)妈妈答应带我出去玩。我一大早就起来了。(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3)根据下面的情景,就心情“好”这种状态,写一句话。
上学的路上:
(4)我们班举办并策划了毕业联欢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句子练习。
(1)女孩弯腰捡着槐米,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仿照加点部分写句子)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仿照加点部分写句子)
(3)他再三强调说,虽然他生活在国外,但他永远是中国人,永远深情地爱着祖国。(改为直述句)
(4)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改为反问句)
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由于他的鼓动,全班同学都投入到积极地冬季长跑活动中。(修改病句)
(2)小明说:“晓东勤奋学习还乐于助人,我真佩服他!”(改为转述句)
(3)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4)你成绩再好。你不能骄傲自满呀。(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根据要求做题。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1)例:谎言被揭穿,我很羞愧。
谎言被揭穿,我羞愧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大家很高兴。
(2)他说:“我知道公交站点在什么地方,但我不想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3)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用上加点的字词仿写句子)
(4)这必须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改为双重否定句)
8.句子训练。
(1)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声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垂蔓里边发出。(缩句)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3)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4)用“新鲜”的两种意思造句。
①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②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5)把成语“车水马龙”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9.按要求写句子。
(1)听到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海的好消息,全国人民高兴得哭了。(缩句)
(2)没有航天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就没有神舟十三号飞船遨游天际的闪耀。(改为反问句)
(3)田晓霞对孙少平说:“我可以帮你,但是你得答应我,从今以后做事一定要仔细。(改为转述句)
(4)两个西安的新华小记者来平凉市崆峒区视察我市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展成果。(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句子)
(5)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6)卧听风花雪月的絮语,只为梦想一路拼搏;激荡金戈铁马的豪情,只因梦想一路陪伴;大河上下悠远的红色,只是梦想一路书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样子,补充句子)
10.句子练习。
(1)那漂亮的茶叶盒儿,母亲把它们移入一个盒子里,一个装过饼干的更漂亮的盒子。(转换为被字句)
(2)我想吃的也是蜗牛肉啊,我说了吃它们的壳了么?(改为陈述句)
(3)几年后,当我再回首往事,我得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种相当糟糕的做法。(改为双重否定句的的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4)父亲站在路旁冲小明吼:“我是你父亲,我做什么事自有我的道理!”(把第一人称转换为第三人称)
(5)今天的运动强度太大了,我满头大汗。(用夸张的手法改写)
(6)记者在医院采访了许多王医生的先进事迹。(修改病句)
(7)“双减了”,我们的书包要变轻。(换种说法,使语气更强烈)
…………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转换句子题型。A.正确,题目要求改为“把”字句,基本句式为主语+“把”+宾语+动作”,“乌云”是主语,“半边天”是宾语,动词是“遮黑”;B.不正确,题目要求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冒号前面不变,要改代词,说的话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改标点,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改后的句子应为“他低声说,他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C.正确,题目要求改为反问句,要在陈述句句首加上反问词,原句无否词要加上,句末加上反问语气词;D.正确,题目要求改为双重否定句,原句中肯定词替换为恰当的双重否定词,如“不得不、不会不”。故答案为: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