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04日
资源编号 94063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统编版)

2025-02-04 九年级下册 0 59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驰骋(chěng)   虐待(nüè)    徘徊(huí)    忏悔(chàn)

B.国殇(shāng)   迸射(bèng)   罪孽(niè)    咆哮(páo)

C.诡谲(jué)    睥睨(lì)     雷霆(tíng)   收揽(lǎn)

D.稽首(qǐ)    脚镣(liào)   木梗(gěn)    伫立(zhù)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剧本根本不好,你就是哗众取宠,也不能把它变成一出成功的好戏。

B.我要看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前赴后继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

C.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

D.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B.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D.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农村市场正成为新蓝海。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重积极因素激发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①社会保障网络织得牢实

②农民收入连年上新台阶

③农民“能消费”

④农民“敢消费”

⑤兜里有钱“愿消费”

⑥农村路电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A.①⑤②③⑥④     B.②⑤①④⑥③     C.⑥③①②④⑤     D.⑥⑤②④①③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戏剧有四个元素,分别是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故事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

B.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是突出的舞台性。一指时间、场景和人物的高度集中性;二指人物形象的直观性。

C.广义的戏剧文学包括歌剧剧本、戏曲剧本在内,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根据艺术形式的不同分为话剧、诗剧、歌剧。

D.戏剧的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

6.根据提示默写。

(1)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某班为了开展读书月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一个。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在学校论坛里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绘制了以下表格。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

文学名著 穿越小说 恐怖故事 搞笑漫画
很喜欢 13% 22% 26% 63%
随便看看 44% 56% 61% 33%
不喜欢 43% 22% 13% 4%

我的发现:

第二部分  阅读能力

8.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传神,请简要赏析。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了什么典故?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迁就他人。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蹴尔而与之  蹴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③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嗜

④其弟子谏日   谏

10.下列加点字与“不如己之自为也”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乡为身死而不受                   B.故不为苟得也

C.以君为长者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②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12.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分两处)

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13.联系甲乙两文,请说说公孙仪有怎样的品质?

(三)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心中牢牢扎根

①“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青年。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②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润物无声,突出“融”字。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特别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

③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贴近生活,突出“实”字。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在深化、转化上下功夫,在具象化、细微处下功夫,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五四表彰等学生日常生活场景中,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参与感;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班队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通过“走出去”参观纪念场馆、参加支教等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要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联系学生身边“小生活”“小事例”,更要联系党和国家的“大实践”“大事业”,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说话,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说话,让青年学生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④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时俱讲,突出“新”字。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紧扣时代主题,讲好时代故事,凝聚奋进新时代开创新局面的前行力量。需要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创新话语体系,善于讲新话,巧用网言网语,让青年人乐意听、听得懂、听得进,把宏大转化为具体、把遥远转化为贴近,把抽象理论转化为形象故事要特别注重用好新媒体,生动活泼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创新传播载体手段,积极运用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传播平台,通过短视频、动漫、有声读物、微电影等新技术新产品,使青年学生便于加入、喜欢参与、乐于传递,让爱国情怀的“小合唱”不断汇成“大洪流”。

⑤爱国主义教育是系统工程,既要创造教育小环境,又要营造社会大氛围,这就需要把各级政府、社会、学校的主体作用和青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作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继而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

(《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7日,略有改动)

1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B.选文第②段画线句主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润物无声”。

C.选文通过要润物无声、要贴近生活、要与时俱进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D.本文主要是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来突出作者的观点,从而得出了“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的结论。

15.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时的背景与缘由。

B.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通过讲红色故事比赛,红色故事班班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红色历史。

D.诵读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等,让我们重温革命历史,铭记红军的艰苦岁月。

16.下面这则材料放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请说明理由。

2021年5月4日,来自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地的青年建设者、创业者、中小学生汇聚在一起,用“快闪”的方式共同演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大湾区青年们的爱国情怀,引得游客、市民纷纷驻足观看,有的还即兴加入其中。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风骨

朱成玉

①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像一根立起来的骨头。

②母亲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眼盲,只好由父亲来照顾,一辈子没做过饭的父亲开始学着做饭。我提出来接他们去楼上住,父亲不肯,说楼上不方便,住平房每天可以带母亲出去晒晒太阳。他让我们放心,说他可以照顾好母亲。不论我们怎样劝说,他都不为所动。父亲一辈子都这样,倔强得很,用母亲的话说:“那是一根倔强的老骨头。”

③妻子对我说:“有时候看你爸爸弯腰点炉子半天直不起腰来,就那么弓着身一路走进屋子。我心里可不得劲了。前半辈子弯腰为儿女,后半辈子弯腰为老伴,从来没有时间为自己而活,他这是没有自己的一辈子啊!”

④父亲退休前,一直是工厂里的车工,每天弯腰在机床前,一站就是40多年。

⑤我曾经勾着他的脖颈,把他当一棵树上下攀爬;也曾把他当成秋千架,惬意地晃荡。那时候他还年轻,站起来依旧笔直,可是,岁月却和万有引力合谋将他压弯。

⑥再倔强的骨头也有弯的时候。

⑦父亲一直瘦着,现在想想,他又怎么能够胖得起来呢?从小到大,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母亲身体差,从来没出去工作过,一家6口人都指望着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每月的口粮不到月底就吃没了。父亲总是托人和粮店的人说好话,提前把下月的粮食透支出来。在我们这些小“豺狼虎豹”面前,父亲怎么能吃得上一顿饱饭!

⑧这根倔强的骨头,一直都是硬邦邦的,这大概就是我不喜欢让他抱的原因吧。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父亲在门口张着树杈子一样的双臂做拥抱状,我却从他的胳膊底下“嗖”的一下钻了过去。“小兔崽子!”父亲骂了一句,悻悻然跟着我进了屋。后来才知道,那一次,父亲在单位得了劳模奖,那是他表达快乐的方式,可是我却扫了他的兴致,我十分后悔。

⑨这还是一根险象环生的骨头。父亲这一生做过太多惊险的事情,上山砍柴,砍到了脚背,骨头都露出来了,所幸及时送往医院才保住了右脚。还有一次,中指被车床绞到,皮开肉绽,伤口愈合之后,右手的中指就永远打不过弯来了……

⑩父亲手巧,闲暇时会做点灯笼卖,多少可以贴补一下家用。可他毕竟时间有限,做得不多,都是事先订好了的。一个有钱人出了好多倍的价钱,要买父亲预订出去的一只灯笼,父亲回绝了,不卑不亢地说:“人总得讲究个信用,不能你钱多就坏了规矩不是,不然这世道怕是要乱了套。”

⑪那一刻,我觉得这世间只有一个词可以配得上父亲,那就是“骨头”。

⑫有一次,父亲问我对死亡的看法。我想了想说:“人死了,万事皆休,什么都没有了。”

父亲说:“也不尽然,你爷爷死后,我从炉膛里还捧回了四捧骨灰,热乎乎的,似乎还带着活着时的体温。”

⑬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酸楚的,我不敢想象,将来的某一天,父亲离我而去,这根老骨头会变换成多少思念的骨灰。

⑭如若父亲不在了,还有什么可以让我称之为骨头?

⑮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父亲的年龄,我一下子愣住了,先想到父亲是属蛇的,然后再一点点推算出他的年龄。为此,我深感愧疚,父亲不光把我的年龄,还把我的生日和生辰八字都记得牢牢的,有人问起,他都是脱口而出。

⑯从那天起,我不光记住了他的年龄,还记住了他的重量和倔强。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像一根立起来的骨头。”文章开篇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对父亲的印象极为深刻。

B.“我曾经勾着他的脖颈,把他当一棵树上下攀爬,也曾把他当成秋千架,惬意地晃荡”从侧面写出了父亲年轻时笔直的身姿。

C.第⑤段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我忘记父亲的生日与父亲准确地说出我的生日进行对比,突出了父亲对我的疼爱,也表达了我的愧疚、自责之情。

D.全文通过照顾母亲、“我”不喜欢让父亲抱、机床工作四十年、做灯笼贴补家用等事情写出了父亲的顽固,不知变通。

…………

参考答案 

1. 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音的识记。学生需要把握常见字的读音。A项徊(huí)读作徊(huái),C项睨读作睨(nì)D项梗(gěn)读作梗(gěng)。

2. 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运用。“前赴后继”的意思是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这里与“听那”“咆哮”都不搭配。

3. D

【详解】A项“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B项一面对两面,去掉“能否”;C项缺少主语。

4. 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406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