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意蕴(yùn) 譬如(bì) 一幅画(fú) 瞬息万变(shùn)
B.违背(wéi) 逝者(shì) 悲哀(āi) 信手拈来(zhān)
C.流露(lù) 含蓄(xù) 擒住(qín) 目不忍睹(dǔ)
D.怆然(chuàng) 深巷(xiàng) 散碎(sǎn) 惟妙惟肖(xiā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我们不应是过度狂热的追求完美无瑕,以至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甚至到了厌世的境地。
B.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美丽的景色实在引人入胜,游人们不由得陶醉其中。
C.他对答如流的态度是那么的胸无成竹,那十拿九稳的神情,真是让我无地自容,暗暗发窘。
D.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明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快乐英语”、“英语角”栏目主持,真让人佩服。
B.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D.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山水画的意境》的作者是李可染,江苏徐州人,画家,以山水画成就最高。
B.《无言之美》的作者是叶圣陶,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
C.《谈读书》的作者是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
D.《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是马南邨,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
5.将下面几句话组成一段文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在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
②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
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
④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⑤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
A.②③⑤①④ B.⑤②③①④ C.⑤①③②④ D.⑤④②③①
6.补写下列古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我们学习过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
7.综合性学习
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由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将读书活动搬至“云端”,举办了“云阅读”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以下图表数据,概括你所获得的主要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以上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2)学校为“云阅读”活动设计了一张宣传画,请你用一段话描述画面。要求:35字左右,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学校邀请嘉宾做“云阅读”演讲,请用连线的方式为他们选择最合适的演讲主题。
图书馆馆长 陪伴,为爱共读
学生家长 和阅读一起跑“马拉松”
知名作家 让书香温暖心灵
心理医生 阅读和写作
第二部分 阅读能力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天下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醉”、“梦回”、“看”等动词让人体会出词人壮志难酬的压抑复杂心情。
B.“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肃杀之气。
C.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D.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
【注】: ①资:盘缠。②审: 详细③稽: 探究、考察④庶几: 差不多⑤子羔、原宪: 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1)或遇其叱咄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4)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5)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12.下列对甲乙两文段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题目《送东阳马生序》中的“生”是对读书人的称号,“序”交代了本文的文体
B.甲文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勤日艰”的求学经历来鼓励马生勒奋学习。通过写先达教学的严厉突出了“我”幼时求师的诚恳和恭敬。
C.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要勤勉好学: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
D.甲段中“俯身倾耳以请”与乙段中“夫以孔子之圣”,句中两个“以”的意思完全不同。
13.指出甲乙两段选文所说道理的不同之处 。
(三)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读书可以防止(远离)浮躁贪婪(庸俗无聊),让心灵宁静淡泊(澄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5月16日第5版)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16.文中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7.文中“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从初中教材名著导读里列举一个与之相应的示例。
18.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这一种论证方法。
B.第②段“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句中加点词“是”指的是“在生活中体悟”。
C.在第⑤段省略号处,还可以补充上这样的事例——“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D.本文语言生动诙谐,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
参考答案
1. C
【详解】A. 譬如(pì);
B.信手拈来(niān);
D.惟妙惟肖(xiào);
故选C。
2. C
【详解】C选项里“胸无成竹”的意思是是指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与语境不符,应该用“胸有成竹”。
3. 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