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小说阅读-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20日
资源编号 93235

专题14 小说阅读-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2025-01-20 八年级上册 0 51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专题01 字音字形辨析-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专题02 词...

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

专题14  小说阅读

一、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1.环境的种类及作用:①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②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

2.刻画人物的方法:①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对比烘托;环境衬托;他人评价

3.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几部分。

二、小说线索及分类

1.定义:小说的线索就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其作用是用来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2.分类:从情节的发展划分为单线(指一篇小说只含有一种叙事线索,即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人物线索、感情线索、空间线索、事物线索)和双线(指一篇小说中有两个线索,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二者互相平行,共同为主题服务)两种。

三、小说的主要叙事方式

1.顺叙: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顺叙法的优点在于情节环环相扣、脉络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法的优点在于能把情节安排得曲折离奇,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插叙法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也叫追叙,是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面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能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考点一 故事情节

【题型一】梳理概括小说情节

①划分情节(找线索、找事件);

②概括归纳(围绕中心事件或线索,运用叠加法与合并法;主人公为主语);

③语言表形式为: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答题格式:何人在何某种情况下做了何事,结果如何(何人+何事+何果)

【题型二】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

内容上:①对环境的作用:交代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增强小说的真实感和人物活动的合理性;②对人物的作用:正面刻画人物形象;侧面衬托主要人物;③对主旨的作用:揭示主旨,深化中心。

结构上:①铺垫伏笔,使情节发展合理;②照应上文,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③推动情节发展;④与xx形成对比。

特殊表达效果: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吸引读者;出人意料、引人深思。

解题思路:

(1)从情节方面说:点明题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制造悬念、引出下文、做下铺垫、埋下伏笔、照应前文、承上启下、推动情节、陡生波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卒章显志、深化主题、留下现象等。

(2)从人物方面说:表现人物心理、凸显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等。

(3)从环境方面说:描写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4)从主题方面说:丰富、深化和突出主题等。

(5)从读者方面说:激发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留下想象空间等。

答题模板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题型三】分析小说情节的特点

1、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

①设置悬念;②情节曲折;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分析伏笔与照应);④错位法;⑤巧设误会。

2情节安排顺序: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3、答题时,要扣情节特点,运用术语,结合文本中特点的具体体现,举例分析。

【题型四】探究某一情节是否合理

①表明观点(跟作者的观点保持一致)

②从情节安排本身、人物身份性格及文章的主旨出发,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

考点二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1.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它往往在文章中起交代作用。

2.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3.场面,指由人物在一定时间、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

【题型一】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为故事发生提供背景;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情节埋伏笔做铺垫;⑤象征和暗示(展开情节、转换情节);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答题思路:

第一步、先在文中找出写景的句子,看它写的是什么景物;

第二步、抓住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修饰语分析,分析时要看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要特别注意形容词(有些形容词可直接提取),然后归纳。

【题型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④突出某种环境特点,为中心(或表现人物的某种精神风貌或表达某个道理)服务。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答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作用: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等;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渲染…的氛围;④奠定…的基调(篇首)

第二部分析环境对人物所起的作用:①烘托…的心理,表现人物…的性格 ;②.暗示人物身份、命运等。

第三部分析环境对情节所起的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②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③线索。

第四步分析环境对主题所起的作用:①暗示、揭示…主旨;②.深化主旨。

另外环境描写还有其他作用:①点题;②呼应;③表现……的特点。

要点提示:

1.小说任何位置的环境描写作用:

①渲染…的氛围 ;②烘托…的心理,表现人物…的性格;③表现……的特点。——共性

2.在小说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作用:

①暗示社会环境;②奠定……的基调;③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④暗示、揭示……主旨;

3.在小说中间部分的环境描写作用: 推动情节发展。

4.在小说结尾部分的环境描写作用: ① 暗示、揭示……主旨;②呼应。

5.全文:线索

答题规范:环境 + 人物 + 情节 + 主题

答题思路: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答题模板: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考点三 人物形象

【题型一】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1.要抓住人物形象描绘的特点分析。

①要注意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即外貌变化和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从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②要注意分析人物的动作描写,即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的表现。因为人物的性格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

③要注意分析人物语言描写,特别是要分析那些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评价的语句,进而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④要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分析心理描写对揭示人物思想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2.要联系人物所处的环境来分析人物形象。

一般来说,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物;同时,人物也能对环境起一定的作用,二者相互统一。因此,分析人物形象一定要结合社会环境。

3.要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只有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把握住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言行、内心动机,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

4.要以发展的观点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形象。

因为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社会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复杂的并且是发展变化的。

5.需特别注意的是分析人物形象时,应从实际出发,不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立足原文,概括出原文中所能体现出来的东西,不无中生有;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以偏概全。

答题格式:具体语句分析+性格特点或性格特点+具体语句分析。即:作为什么人,他有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答题模板: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或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题型二】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

1.正面描写:语言(对话)、行为(动作)、外貌、心理(内心独白)、细节。

2.侧面描写:①对比;②环境烘托;③他人介绍;④其他手法。

【题型三】分析小说人物的作用

1.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1)表现主题的作用。主要人物承担着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2)推进情节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性格(命运)变化而使情节有了变化,从而对情节起推进作用;

(3)体现社会意义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真正的写作意图。

2.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2)揭示或凸显主旨;(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题型四】:评判主人公的方法

解题思路:

1.谁是小说主题最集中的体现者;2.在小说中的地位,谁是正面描写,谁是侧面介绍;3.作者的着墨程度;4.小说的情节是围绕谁展开的;5.谁与小说标题有关。

【题型五】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答题要求:符合身份、表现性格、结合环境、扣住主题。

答题思路:1、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2、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

常见问题:①缺要素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考点四 主题探究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小说主题: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精神品质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假恶丑。

2.用故事的形式针贬时弊(以小见大的手法)。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常用象征手法)。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

参考答案

1.     (1)把所有粮食装成四袋     (2)发现老甘留下两袋粮食     (3)准备转移队伍    2.老寿已决定为革命献出所有的粮食,清楚这样做会给家里带来困难,因此感到愧疚,无法直面老伴。这个细节反映了他复杂的心理。    3.要点:①脾气急躁,心直口块;②个性坚强,深明大义;③体贴温柔,爱护家人。    4.合乎题意即可。

【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和情节的梳理。围绕“粮食”,开始写了老寿向老甘报告敌情,并让他来拿粮食,随后回到家“从怀里掏出了四条干粮袋”,“和老伴一起把高粱面装进了干粮袋。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专题14 小说阅读-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323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