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寒假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衔接讲义
专题05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主要考查常见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考查热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的使用,二是引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的连用,三是破折号、冒号的用法。主要考点包括:(1)辨析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改正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共有七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见的标号有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和专名号)。
一、16种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名称 | 符号 | 用法说明 | 举例 |
句号 | 。 |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
逗号 | ,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 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都是互相支持的。 |
顿号 | 、 | 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 能源是发展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
分号 | ; | 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 不批判唯心论,就不能发展唯物论;不批判形而上学,就不能发展唯物辩证法。 |
冒号 | : | 用以提示下文。 |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 |
问号 | ? | 用在问句之后。 | 是谁创造了人类?是我们劳动群众。 |
感号 | ! | 1.表示强烈的感情。2.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 战无不胜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万岁! |
引号 | “ ” ‘ ’ “ ” “ ” |
1.表示引用的部分。 |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说:“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
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 他们当中许多人是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学生。 | ||
3.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 这伙政治骗子恬不知耻地自封为“理论家”。 | ||
括号 | ( ) | 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 这篇小说环境描写十分出色,它的描写(无论是野外,或是室内)处处与故事的发展扣得很紧。 |
省略号 | …… |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 这个县办工厂现在可以生产车床、电机、变压器、水泵、电线……上百种产品。 |
破折号 | —— | 1.表示底下是解释、说明的部分,有括号的作用。 |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
2.表示意思的递进。 | 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 ||
3.表示意思的转折。 |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 | ||
连接号 | — | 1.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的起止。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北京—上海”直达快车 |
2.表示相关的人或事物的联系。 | 亚洲—太平洋地区 | ||
书名号 | 《 》 〈 〉 |
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 | 《矛盾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 《学习〈为人民服务〉》 |
间隔号 | · | 1.表示月份和日期之间的分界。 | 一二·九运动 |
2.表示某些民族人名中的音界。 | 诺尔曼·白求恩 | ||
着重号 | . | 表示文中需要强调的部分。 |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按照毛泽东同志倡导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
二、标点符号的书写规范
1、七种点号书写时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右边偏下,占一格。
2、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占一格。这三种标号的前半边不可以出现在一行结尾;后半边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可以出现于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于一行的结尾,但不能拆散使用。
4、间隔号和连接号放在被间隔和被连接的文字中间,书写时占一格,处于格中部。连接号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格,而在公路、铁路等交通部门标识运行起讫点时,占两格。
5、着重号和专名号都放在文字的下边,不单独占格。
三、标点符号的作用
书名号 | 《 》
< > |
①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歌曲等的名称。 | ①《草原》选自老舍先生的《内蒙风光》。 |
②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 ②教育局局长亲自撰写了《< 小学生天地> 发刊词》。 | ||
引号 | “ ”‘ ’ | ①表示引用的部分。 | ①爸爸说:“明天带你去爬山。” |
②表示特定的称谓。 | ②“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 ||
③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 ③你真“聪明”啊,居然耍这样的小花招。 | ||
④引用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 ④小明举手问:“老师,‘儿童不宜’是
什么意思?” |
||
省略号 | …… | ①用于引文的省略。 | ①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
②用于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 ②动物园里有大象、老虎、狮子…… | ||
③表示话没有说完或语意未尽。 | ③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 ||
④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 | ④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 ||
破折号 | —— | ①表示解释说明。 | ①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2008年8月8日。 |
②表示话题转换。 | ②那个书包很漂亮——现在不见了! | ||
③表示声音的延长。 | ③裁判员喊道:“预备——跑!” | ||
④表示语言中断。 | ④“班长他牺——”小马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 ||
⑤用于引文后。 | ⑤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
常见标点符号的误用
1.概数误用顿号
例如:我中午吃了五、六个李子。
修改:我中午吃了五六个李子。
点拨: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概数时,中间不应用顿号隔开,因为一加 顿号便成了“五” 和“六”并列,不符合原意。
2.选择问句中的停顿误用问号
例如:报北大呢?还是报清华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修改:报北大呢,还是报清华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点拨:这是一个选择问句,“报北大呢”并非一个完整的问句,所以 其后应该用逗号。
3.“某某说”后标点误用
例如:“这样做对不对?我看,”他大声说:“不对。”
修改:“这样做对不对?我看,”他大声说,“不对。”
点拨:
① “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放在引用话之前,后面用冒号,如:他说:“我很了 解你。”
② 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如:“你知道吗?”他说,“我很了解你。”
③ 放在引用话之后,后面用句号,如:“我很了解你。”他说。
在例句中,“他说”穿插在两段引语中间,所以后面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如果用 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
4.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例如: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感想是:我要给自己定下两项准则:一是要真诚,二是要善良。
修改: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感想是:我要给自己定下两项准则,一是要真诚,二是要善良。
点拨:一句话中有两个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一般只能用一个冒号,否则便会面目不清。此句可将第二个冒号改为逗号。
5.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而误用问号
例如:成绩下来后我关心的是能不能从错误中得到教训?能不能在 下次考试中进步?
修改:成绩下来后我关心的是能不能从错误中得到教训,能不能在 下次考试中进步。
点拨:“能不能”虽然是疑问词,但这个句子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所以不能用问号。
6.省略号和“等”、“等等”同时使用之误
例如: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姐姐、表弟、表妹、同学……等。
修改: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姐姐、表弟、表妹、同学等。
点拨:省略号和“等”“等等”不能同时使用,或去掉省略号,或去掉“等”。
7.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混用
例如:第一部拍摄的是喜剧片《李阿毛与唐小姐》,(唐小姐是李阿毛信箱中虚构的一个女秘书)由徐卓果编剧,张石川导演。
修改:第一部拍摄的是喜剧片《李阿毛与唐小姐》(唐小姐是李阿毛信箱中虚构的一个女秘书),由徐卓果编剧,张石川导演。
点拨:括号内容是注释唐小姐的,属于句内括号,括号前面的逗号应移到括号的后面。
一、选择题
1.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地描绘了美丽中国的模样。
B.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有了压力,水滴之所以穿石,是因为有了目标。没有压力、目标的生活,不可能精彩。
C.“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D.以“智能新时代:进展、策略和机遇”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5月16日在津开幕。
2.依序填入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想想满屏幕的信息,你是不是只会点开那些你认同、感兴趣的内容__________即便阅读那些你不赞同的内容,也只是为了寻找反对它的证据__________不妨从__________三三制阅读__________开始吧__________1/3阅读自己陌生的领域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_理论__________1/3进行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深度阅读,1/3自由读闲书。这样的阅读比例,帮助你保持对阅读舒适圈的警惕,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A.??《》:,,, B.,?《》——,、, C.??“”—— 、、, D.,“”——,,。
3.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各地不断完善脱贫攻坚系列政策,设计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劳务输出扶贫……等,瞄准贫困人口,分类施策,成效显著。
B.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
C.读实用书,做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趣的人;读哲学书,做深度思考人生价值的人。
D.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到,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法国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是这样一段唤充满良善与感动的故事□在“池塘底教养院”里,一群天性顽皮的“问题少年”,一位耐心教学的“落魄”音乐老师,在制度森严、教学严厉的环境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A.《 》 : ? B.《 》 。 ! C.“ ” 。 ! D.“ ” : ?
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B.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以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C.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D.“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连日天气晴好,黄河水势平稳,在初冬暖阳的照耀下,满目波光粼粼。
B.异彩纷呈的喜剧作品引发了业内进一步发问:从量多到质优,喜剧还需要如何提升。
C.书房布置得简朴文雅,右面墙上挂着一幅字,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7.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游园草地上的标语“小草青青,足下留情!”是感叹句。
B.反问句“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可变为双重否定句“这不得不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C.“乍一看干巴菌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此句中的问号和叹号连用,巧妙地传达出作者的怀疑之态与惊讶之情。
D.“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这句话的主干是“连贯是要求”。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弹幕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B.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C.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奋起搏击的勇士?
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参考答案
1. B
【详解】考查标点运用。
B.“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有了压力”与“水滴之所以穿石,是因为有了目标”句式相同,语义相关,中间应用分号。
故选B。
2. 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第一、二空:
“你是不是只会点开那些你认同、感兴趣的内容”与“即便阅读那些你不赞同的内容,也只是为了寻找反对它的证据”是并列提出两个问题,用问号;
第三、四空: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