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
期末模拟卷01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第1-8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 O-16; N-14; Cl-35.5;I-127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
1.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露天焚烧秸秆,增强土壤肥性
B.采用绿色工艺,减少化工污染
C.加大燃煤发电,推广化石燃料
D.滥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醉翁亭记》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风霜高洁 B.水落石出 C.临溪而渔 D.酿泉为酒
3.第十九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中国杭州举行。传递火炬是亚运会的一项重要事项,本次火炬燃烧的物质是甲醇。甲醇可以燃烧,主要体现甲醇的性质是( )
A.无色无味 B.密度比空气的小 C.气体 D.可燃性
4.林同学参加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他抽到的考题是“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面四个示意图是他的实验操作过程,操作正确的是( )
A.塞紧胶塞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倾倒盐酸 D.验满二氧化碳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B.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用嘴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D.超市中出售的高钙牛奶中“钙”指的是钙元素
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的原子一定是离子
B.分子中一定含有同种原子
C.纯净物一定是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7.下列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③⑤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8.“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青少年更应该对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易成瘾,毒副作用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功能。冰毒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下列关于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基苯丙胺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
B.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构成
C.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D.甲基苯丙胺是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的
9.下列客观事实所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氢原子和碳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电子数不同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种类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显著——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10.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是味
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自来水出厂前要用药剂杀菌消毒
1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两个碳原子: C2
B.两个镁离子: 2Mg+2
C.三个氮分子: 3N2
D.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12.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有差异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用于制作防毒面具
C.用碳素墨水来书写档案的主要原因是炭黑呈黑色
D.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都可以用于冶炼金属
13.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4.某品牌空气净化器可有效消除装修材料中释放的甲酫,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两种产物的质量比为22∶9(或9∶22)
1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离子是一种带电的粒子,所以凡是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凡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均属于同一种元素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6.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B.装置中发生了反应:C+2CuO2Cu+CO2↑
C.反应过程中,黑色的氧化铜固体可能会变成红色
D.气球可收集生成的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1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图1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图2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C.图3可用于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D.图4可用于探究分子运动的现象
18.图1是利用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压强和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利用放大镜点燃红磷,记录到集气瓶中温度、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B.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1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A.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B.CO2(CO):导出,点燃
C.Cu粉(Fe):加入过量CuSO4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20.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质量之和等于丙的质量
B.丙是生成物,且丙一定是化合物
C.乙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5
D.丁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物质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本题共9个小题,共60分。
二、填空题
21.(7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图2中n的值为________;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②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周期,硒化钠的化学式为 。
(2)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3为碳的价类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填空。
①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
②D点表示的物质在常温下易分解为B,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③写出A与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2.(6分)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它们是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写出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家用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时,应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
(3)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在20℃、101kPa下,将1m3一氧化碳和1m3甲烷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完全后,消耗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
(4)氢气是一种理想清洁、高能燃料,但目前未大量使用的原因为________(填序号)。
A.制取成本高 B.本身无毒,燃烧产物无污染
C.贮存困难 D.完全燃烧时产生热量约为同质量甲烷的二倍
23.(7分)高铁已成为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结合图所示信息回答问题。
(1)电网通过石墨电剧给动车供电,体现了石墨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2)动车车身表面防锈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制造铁轨的锰钢是一种铁合金,与纯铁相比,其硬度更________ (填“大”或“小”)。
(4)晶体硅是高铁信息传输系统中电子芯片的关键电刷车身材料。工业上制取硅的反应为:SiO2+2CSi+2X↑,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从金、银、铁、铝混合金属中回收金、银,将混合金属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
②硝酸银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乘客喝完矿泉水后的塑料瓶应放入________ (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三、实验题
24.(7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常选用 ___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CO2。用装置C制取CO2,连接装置C、G(竖直放置),当试管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 (填“甲”或“乙”)处燃着的火柴先熄灭;若要停止产生CO2,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以H2O2溶液为原料制备O2的改进装置,用铂丝(可上下抽动)作催化剂,安全管下端浸没于H2O2溶液中,完成相应的探究实验。将铂丝插入溶液,立即产生O2。
①若烧瓶内压强过大,安全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5.(5分)根据模拟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玻璃管①中实验现象________;试管②中实验现象________和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酒精灯③的作用是________;
(3)下列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停止加热②通入一氧化碳③继续通入一氧化碳④给氧化铁加热
…………
参考答案
1. B
【详解】A、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
B、采用绿色工艺,减少化工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符合题意;
C、加大燃煤发电,推广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
D、滥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土壤等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