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
01 空气各成分及体积分数
【例1】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区域“c”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变式1-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水蒸气
【变式1-2】如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柱状示意图。“b”代表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02 证明空气及各成分的存在及性质
【例2】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冒“白气”,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变式2-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各成分用于各个领域。下列用途是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B.氙气用于霓虹灯
C.氧气用于气焊 D.氦气用于飞艇
【变式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空气中臭氧(O3)含量少,故臭氧属于稀有气体
C.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含有水蒸气
考点二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01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例1】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变式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
【变式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02 氧气的性质及用途
【例2】下列有关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变式2-1】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B.将蜡烛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会立即燃烧起来
C.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发生了有氧气参与的化学变化
D.自然界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形成持续、稳定的氧循环
【变式2-2】下列关于氧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溶解了一定 量的氧气
B.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瓶,是因为高山上氧气的体积分数低
C.自然界能自主弥补氧气的消耗,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包装食品有时抽成真空,是因为避免食品被氧气氧化而变质
考点三 氧气的制法
01 氧气的工业制法
【例1】工业上制氧气的原理依据是( )
A.氧气和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液氧与液氮的沸点不同
C.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
D.氧气和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
【变式1-1】如图是关于工业制取氧气和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①中,木炭与足量氧气完全反应后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B.①、②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变化①与②反应的剧烈程度相同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化学变化
【变式1-2】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从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 (填“高”或“低”)。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液态B”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02 氧气实验室制法
【例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装置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
C.加热试管中药品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对准药品所在部位集中加热
D.气体收集满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变式2-1】下列是小明在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和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合理的是( )
A.将高锰酸钾放于试管口向上倾斜的试管中进行加热分解制取氧气
B.将点燃的木炭伸入充满氧气的氧气瓶中,验证氧气的性质
C.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进行验满
D.将导管口伸到集气瓶的瓶口处,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变式2-2】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下列的做法或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集满
B.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水中一冒气泡就可以收集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将导气管一直放在水中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不需装满水就可以盖上玻璃片倒扣水中
03 实验操作正误的判断
【例3】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仪器 B.收集氧气
C.加热固体 D.氧气验满
【变式3-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B. C. D.
【变式3-2】下列实验室制取O2的部分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04 万能瓶的使用
考点四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例4】如图装置的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收集O2时应从a口进入,瓶内空气从b口排出
B.用排水法收集O2时,把瓶装满水,气体应从b口进入,水从a口排出
C.如果要把贮存在瓶中的氧气排出,从管口a通入水,气体从b口排出
D.当被收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a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变式4-1】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如下图装置是其中的一种:当被收集的气体从a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b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它可收集的气体为:①H2 ②O2 ③CO2(信息提示:H2 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CO2 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 )
A.只有①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③ D.①②③均可
【变式4-2】如图装置被称为“万能瓶”,用途很多,以下用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病人输氧时瓶中装入适量的水,气体从 a 端通入,以观察 氧气流的速度
B.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气体从 a 端通入
C.瓶内装满水,气体从 b 端通入,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D.在 b 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气体从 a 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01 催化剂的概念与特点
【例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B.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催化剂会产生更多的氧气
C.二氧化锰可做一切反应的催化剂 D.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变式1-1】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用图像表示,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B.C. D.
【变式1-2】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以下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加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就不会产生氧气
B.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只有二氧化锰
C.加入二氧化锰不会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02 催化剂的探究
【例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小组同学对该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验证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1)Ⅳ中过滤、洗净、干燥后,称得的固体质量为 g。
(2)证明MnO2能加快H2O2分解速率的实验现象是 。
【变式2-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
(1)氧化铁(Fe2O3)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只向A试管中加入0.5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试管中 |
II.将步骤I中反应后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 | 所得固体质量为 |
III.再次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步骤II中得到的粉末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
【实验结论】氧化铁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分析】
(2)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
(3)实验步骤II、III分别证明:氧化铁的 和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考点五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01 碳循环
【例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植物的呼吸
C.水的吸收 D.燃料的燃烧
【变式1-1】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全部吸收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变式1-2】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释放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释放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02 低碳生活理念
【例2】低碳生活,健康你我。下列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提倡开私家车出行,节约时间成本
C.加高烟囱,工业废气高空排放 D.将城市垃圾焚烧,减少土壤的污染
【变式2-1】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骑自行车上学 B.少用纸巾 C.不开无人灯 D.使用一次性木筷
【变式2-2】2022年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为“低碳生活,绿建未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节约用纸,双面使用
B.提高煤的开采水平,推广利用煤进行火力发电
C.生活垃圾,科学处理
D.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考点六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01 二氧化碳的性质
【例1】为探究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夹持仪器省略),捂热干冰位置的玻璃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试纸先变红色,发生分解反应
B.c处试纸变红色,使石蕊变色的是CO2
C.d处火焰先熄灭,CO2不支持燃烧
D.b与c、d与e现象对比均可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变式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证明CO2显酸性 B. 制备CO2
C. 证明CO2易溶于水 D. 证明CO2不支持燃烧
…………
参考答案
空气各成分及体积分数
【例1】B
【解析】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图中“c”在空气中的含量占第二,则为氧气,故选:B。
【变式1-1】C
【解析】A、空气的成分中,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不符合题意;
B、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符合题意;
C、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符合题意;
D、空气的成分中,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