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16日
资源编号 82831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08-15 八年级下册 0 82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汇总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泰...

2024年春学期江阴市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2.2023年11月23日11时32分许,一架搭载着25位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当年这些少年们离开祖国时唱的歌曲最有可能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C.“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D.“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3.“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且开辟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道路。”材料评述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香港澳门回归

4.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们一起,商议国家的大事。”该记者报道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1956年,著名纺织品牌“恒源祥”的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定息(每年5万元人民币)”。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国家在三大改造中(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B.积极推进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

C.集中全国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推进企业民主改革保证工人当家作主

6.独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词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坐标。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其中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是(   )

A.政治协商、最可爱的人、土地改革

B.良好开端、大跃进、八字方针

C.上山下乡、阶级斗争、红卫兵

D.中国梦、四个全面、两个一百年

7.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8.下图是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左上角写有这样一句话:“TheChineseAreComing(中国人来了)”。与《时代周刊》的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出兵,抗美援朝

B.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C.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9.“春联”可以折射出社会的风貌。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乡镇企业的发展

10.由于政企职责不分,吃“大锅饭”等弊病,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高达75.7%,企业亏损面达三分之一,停产、半停产的企业职工已达500多万。为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旨在(   )

A.彻底否定计划经济

B.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C.推行分配制度的改革

D.全面放开国内市场

11.“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召开了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进行了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D.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B.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3.某部人物传记,其主要内容包括“千里跃进大别山”“批评两个凡是”“解决香港问题”“南方谈话”,该传记记述的历史人物是(    )

A.彭德怀                  B.刘伯承                  C.周恩来                   D.邓小平

14.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都(   )

A.指导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为反帝反封建提供理论武器

D.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5.在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的指引下,我国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高增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健全。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已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

16.“三月三”是壮族的重要节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2024年“壮族三月三”放假时间为4月11日和12日两天,与周末连休,全自治区人民载歌载舞,共享节日文化盛宴。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这个决定是基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7.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于2019年2月28日公布:2018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为4403亿澳门元(注:是1999年澳门回归前的8.5倍),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666893澳门元,约合82609美元。澳门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当地(   )

A.兴办“经济特区”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坚持“一国两制”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21世纪,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众多国家参与,在亚洲合作修建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在非洲帮助非洲人民修建水坝,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00多个城市。对外工作形成了“全球发展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核心理念。据此可见,新世纪以来我国(   )

A.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导者

C.重点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外交彰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19.2023年4月15日,非洲苏丹首都喀土穆多地发生武装冲突,安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派正在亚丁湾护航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等,于4月27日将首批668名中国同胞安全撤离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

中国侨民抵达吉达港

A.中国军队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

B.改革开放后中外人员的流动不断增强

C.人民海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D.人民解放军已经建立起联合作战体系

20.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账本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生活方式的变化

C.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城市化进程加速

21.考古证据表明,苏美尔人是最早建立学校的民族,在乌鲁克出土的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几千块泥板中,有不少记录着单词表和教科书。这些泥板上的文字应该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梵文                      D.拉丁文

22.亚历山大东征后,古印度西北部的佛教艺术中,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变成了佛陀,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成了佛陀的护法金刚。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   )

A.神人同形同性

B.文明的交流交融

C.佛教源自希腊

D.文明具有统一性

23.古希腊奥运会规定只有具有纯正希腊血统的自由人才可参赛,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参赛权。由此可知,古希腊奥运会(    )

A.推动古希腊统一进程

B.阻碍了对外交流

C.折射出民主的局限性

D.促进了民族认同

24.元首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的首创者是(   )

A.凯撒                      B.屋大维                  C.西塞罗                   D.查士丁尼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其中第258分,第269分,第279分,共26分。

25.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949年9月的一次会议后,我们惊讶地发现,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无疑是中国形成稳定的关键。

——摘编自[美]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

材料二:(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摘编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材料一所述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初步确立?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概述这一政治制度的优势有哪些?

(3)材料三中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26.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息息相关,而伟大时代又会涌现伟大英雄,铸就伟大精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5年的春天……雷锋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张入社申请书,并找出珍藏的二亩四分田的土地管理证,一起交给了合作社……雷锋坚定地回答:“这些田都是党分给我的,我坚决听党的话,走合作化的道路。”

——摘编自湖南雷锋纪念馆资料

材料二:雷锋经过武汉,专门到武汉长江大桥来参观。站在江边望着大桥看了很长时间,眼睛里还含着泪花。他对身边的人说:“钢铁,原来都是钢铁,中国的江河多得是,今后还要建多少这样的大桥,这需要多少钢铁呀!”雷锋感到自己即将要走进的鞍钢,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工作,这也更加坚走了他去鞍钢为祖国炼钢铁的决心。

——摘编自赵伟东《大武汉铁路往事》

材料三: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摘编自1962年4月17日《雷锋日记》

材料四:不同时期的雷锋精神

——据海兵《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久久为功——学雷锋典型报道六十年述评》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雷锋被分到土地和递交“入社申请书”分别反映了建国初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两次重大调整?

(2)材料二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和鞍钢的建设与新中国实行的哪一计划有关?这一计划的完成有何意义?

(3)材料一、二、三体现了雷锋身上哪些精神品质?(答一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雷锋式的典型模范人物。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精神与时代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雷锋精神的认识。

27.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争取国际局势的缓和,为国内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环境,周恩来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形成。

——摘编自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三:1972年,当尼克松走下舷梯,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了手,他们紧紧握手,足有一分钟。后来,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四:依靠综合国力和发展需要,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

——摘编自范海龙《开放通商与对外开放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目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了哪一方针?这次会议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表明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5)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你有哪些认识?(答一点即可)

…………

参考答案

1.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和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新中国的成立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8283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