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3日
资源编号 80186

第02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2024-07-12 九年级上册 0 78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第01讲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

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

0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知识储备

知识点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结晶、挥发、粉碎、变形、压强增大引起的爆炸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如:燃烧、腐蚀、生锈、酿酒、酿醋、食物腐烂(变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燃烧引起的爆炸等。

特别提醒: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不伴随化学变化。如,原子弹爆炸、核反应堆发电等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它们属于核物理变化。

判断化学变化口诀

化学变化,颇有特征;其他物质,伴随而生;

发光放热,沉淀生成;产生气体,颜色变更;

现象各异,五彩纷呈;物理变化,同时发生。

规律小结:

化学变化常见的表现形式: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仅生成了其他物质,往往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会变现出吸热、放热、发光等。

知识点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腐蚀性等。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凝固点、着火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等。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知识点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变化是一个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在语言描述上,性质通常用“能、可以、会、容易、是、具有”等词描述,变化通常用“生成了、变成了”等词描述。

 二、典例解析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1  (2024春•陕西西安高新区期中)《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  )

A.烧制陶瓷              B.棉纱织布               C.甘蔗榨汁              D.伐木制舟

【答案】A

【解答】解:A、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B、纺纱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甘蔗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伐木制舟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A。

2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爆竹一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答案】B

【解析】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化作春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中的暗香浮动就是构成香气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爆竹一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炼药燃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纸张的燃烧     C.食物的腐烂     D.水的蒸发

【答案】D

【解析】A、动植物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如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毒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水的蒸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故选:D。

2(2024春•宁夏银川金凤区期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陶瓷        B.手工剪纸         C.丝绸刺绣         D.玉石雕琢

【答案】A

【解析】A、烧制陶瓷,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手工剪纸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丝绸刺绣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玉石雕琢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变化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面包发霉

B.粮食酿酒、铁水铸锅                               

C.胆矾研碎、钢铁生锈

D.手工剪纸、矿石粉碎

【答案】C

【解析】A、纸张燃烧、面包发霉都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粮食酿酒属于化学变化,铁水铸锅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胆矾研碎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手工剪纸、矿石粉碎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对四季的感知是中国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对应的诗句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夏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C.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C

【解析】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过程中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知识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3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酒精用作燃料   

C.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活性炭用作冰箱除味剂

【答案】D

【解析】A.氧气用于潜水,医疗急救,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酒精可用作燃料,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是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氮气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故C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可用作冰箱除味剂,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是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该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铜作导线

B.酒精用作燃料                                         

C.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答案】A

【解析】A.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A正确;

B.酒精用作燃料,利用了酒精具有可燃性,需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B错误;

C.氮气用于食品保护气,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C错误;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A。

2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用于制糖脱色

D.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答案】A

【解析】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其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固体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是利用了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发出有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2024春•安徽定远县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的硬度大﹣﹣﹣刻画玻璃

B.氢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C.干冰有制冷作用﹣﹣﹣人工降雨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的硬度大——刻画玻璃,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这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干冰有制冷作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这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冶炼金属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用还原剂与金属的化合物反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4    镁铝合金作为一种优良的金属材料,在航天领域中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有关该合金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小为轻量化材料

B.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      

C.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D.熔点低易加工成各种结构的零部件

【答案】B

【解析】A、密度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D、熔点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变式题

1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蔗糖能溶于水          B.氢气能够被点燃       C.铜丝具有导电性      D.食盐有咸味

【答案】B

【解析】A、蔗糖能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氢气能够被点燃,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铜丝具有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食盐有咸味,味道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玉不琢不成器         B.百炼方可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       D.真金不怕火炼

【答案】A

【解析】A、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玉不琢不成器,说明玉的形状经过雕琢可以改变,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故选项正确;

B、百炼方能成钢,说明碳在高温下能和氧气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纸里包不住火,说明纸张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真金不怕火炼,火烧黄金,黄金不与氧气反应,体现了黄金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基础轻松练

1(2024春•山东济南莱芜区期中)世界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酸奶发酵         B.葡萄酿酒         C.干冰升华         D.呼吸作用

2(2024春•辽宁兴城市期中)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空气液化               C.铜器生锈              D.电灯发光

3(2024春•山东胶州市期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烧制陶瓷              B.粮食酿酒               C.火药爆炸              D.制作木雕

4万物始藏,冬之伊始。冬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下列有关冬天的民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挂灯笼                 B.剪窗花                   C.堆雪人                 D.熏腊肉

5下列古代生成工艺中。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

A.瓷器烧制              B.井水煮盐               C.钢铁冶炼              D.火药发明

6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铜雕锈蚀              B.枯木腐朽               C.冰雪消融              D.火山烈燃

7(2024春•湖南娄底期中)变化观念是化学基本观念之一。下列传统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浇铸古币               C.纺纱织布              D.雕梁画栋

8(2024春•江西乐平市期中)《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机杼织布              B.楠木制舟               C.五谷酿酒              D.海水晒盐

9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下列火箭发射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加注燃料              B.吊装上塔               C.精准入轨              D.点火发射

10(2024春•重庆开州区期中)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是洪升对雪的描述。下列关于雪的描述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万里飘雪              B.积雪封霜               C.以汤沃雪              D.洪炉点雪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做助燃剂

B.氢气做火箭推进剂    

C.氦气填充飞艇

D.氮气做保护气

1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可制作铅笔芯

B.干冰用于灭火      

C.氦气可用于探空气球

D.活性炭可用于冰箱除味剂

13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是_________,“烈火焚烧”是_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这属于_________。

(3)锌粒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并放出热量,锌粒的这一性质属于_________。

14.木炭是一种常见物质,根据下面的描述填空。

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一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在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_。

能力提升练

15(2024春•湖南衡阳石鼓区期中)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为物理变化的是(  )

A.铜雕锈蚀              B.枯木腐朽               C.冰雪消融              D.火山烈燃

16(2024春•江西瑞昌市期中)下列涉及四季更替的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冰雪融化   B.夏——花香四溢   C.秋——落英缤纷   D.冬——燃煤取暖

17纯手工制作的洛阳牡丹瓷因其形象逼真、花叶薄如纸张而出名,下列制作牡丹瓷工序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不同的是(  )

A.取泥制坯              B.手工捏塑               C.自然风干              D.高温煅烧

18(2024春•河南鹤壁淇滨区期中)明代诗人于谦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好官,《石灰吟》是他一生的写照。诗中包含变化明显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骨碎身全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1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C.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D.金用于制作金箔

20(2024春•陕西西安新城区期中)“赏中华诗词,品古韵之美”。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变化中,与其他存在本质区别的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1物质性质往往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铅锑合金作保险丝

B.金刚石作钻头                                         

C.干冰作制冷剂

D.氢气作燃料

22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请你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白態,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下列叙述中,①酒精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②水受热变成水蒸气;③木炭具有可燃性;④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

(3)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利用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请把这一性质写在横线上。

①铜片和铁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蔗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白醋和白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基础轻松练

1.C

【解析】A、酸奶发酵生成酵母菌等,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葡萄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呼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C

【解析】A、干冰升华,由固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空气液化,由气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铜器生锈,铜器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电灯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第02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https://www.0516ds.com/80186.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