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3日
资源编号 80189

第03讲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2024-07-12 九年级上册 0 80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第01讲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

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

03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一、知识储备

知识点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

特别提醒:常用仪器

1.反应容器: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需垫石棉网);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量筒

2.存放器:  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集气瓶(气体)

3.计量仪器:托盘天平、量筒

4.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5.取用仪器:镊子(块状)、药匙(粉末)、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6.分离仪器:漏斗

7.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铁夹、铁圈)、坩埚钳

8.其他仪器:石棉网、玻璃棒、水槽

知识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

(1)“三不”原则:不用手摸药品,不凑近闻药品的气味,不尝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应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药品;若无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m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缓立)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颗粒可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竖)

3.液体药品的取用:倾倒——取下瓶塞,倒放→试管倾斜→与瓶口紧挨(手心向着标签)→缓缓倒入→刮残液;吸取或滴加:胶头滴管。

4.一定量药品的取用:

(1)托盘天平:调平(托盘各放大小相同的纸)、左物右码、砝码回盒、游码归零。

(2)量筒:放平稳,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3)胶头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上方(不能深入容器内);用后不能平放、倒置;要及时清洗;滴瓶要专管专用(用后不能清洗)。

二、给物质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1)两查:一查灯芯是否平整;二查灯里是否有酒精(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三禁:绝对禁止用燃着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3)火焰结构:酒精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加热。

(4)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给物质加热:

(1)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先擦干再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2)加热时玻璃仪器底部不能接触灯芯,否则易破裂。

(3)烧的很热的玻璃仪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可能破裂。

(4)加热时应先要均匀加热,然后再集中加热,否则易破裂。

(5)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必须略向下倾斜,防止产生的水倒流,试管破裂。

(6)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倾斜(与桌面约成45度),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

(7)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三、洗涤仪器

1.洗涤难溶物:用洗衣粉等碱性溶液可洗去油脂,用盐酸可洗去氧化物或碳酸盐。

2.洗涤方法:振荡或用试管刷刷洗。

3.洗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4.放置:洗涤完的玻璃仪器应倒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知识点对蜡烛以及燃烧的探究

1对蜡烛点燃前、燃烧时及熄灭后进行探究

2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

 二、典例解析

知识点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

1   (2024春•江西九江永修县期中)下列有关胶头滴管使用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液体 B.取出液体后 C.滴加液体 D.洗净后

【答案】D

【解析】A、吸取液体前,应当在外面排出胶头滴管中的空气,防止药品与空气中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故选项操作错误;

B、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时,不可倒置,使液体流入胶帽,腐蚀胶帽,故选项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操作错误;

D、洗净后的胶头滴管应放在烧杯中,且胶帽向上,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D。

变式题

1实验室中的块状石灰石通常盛放在下面的哪种仪器中(  )

A.广口瓶        B.细口瓶        C.滴瓶        D.集气瓶

【答案】A

【解析】A.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符合题意;B.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不合题意;C.滴瓶用来储存液体药品,不合题意;D.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不合题意。

故选:A。

2.某同学决定称取13.5g食盐,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左边,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在右盘加入砝码,使之平衡 

C.向右移动游码,使之平衡

D.减少左盘的食盐,使之平衡

【答案】D

【解析】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13.5g药品,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了13g砝码,又将游码移到0.5g处,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天平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

故选:D。

3(2024春•广西南宁青秀区月考)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2)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     

(3)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的仪器是     

(4)量取一定量液体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答案】(1)d;(2)e;(3)a;(4)c;g

【解析】(1)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

(2)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集气瓶;

(3)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的仪器是铁架台;

(4)量取一定量液体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和胶头滴管。

知识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导致的后果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飞溅        B.容易引起火灾        C.试管底部破裂       D.腐蚀标签

【答案】D

【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试管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容易导致液体沸腾溅出,故A正确;

B、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否则容易引发火灾,故B正确;

C、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容易导致试管底部破裂,故C正确;

D、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瓶口未紧挨试管口,容易导致药液流出,药液污染和腐蚀桌面,故D错误。

故选:D。

变式题

1实验结束后,如图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A、图中胶头滴管横放,残留的液体可能会腐蚀胶头或者污染试验台,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用完后,应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防止污染砝码,图中操作没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试剂瓶在存放时,要盖上瓶盖,否则药品可能会变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试管用完后,应洗刷干净,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答案】D

【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时可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3(2024春•山东潍坊潍城区期中)按照规程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如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加入粉末药品        B.称量固体        C.固液混合加热        D.滴加液体

【答案】A

【解析】A、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先将试管横放或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A正确;

B、天平只能准确到0.1g,不能称量12.25g固体药品,故B错;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C错;

D、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壁,故D错。

故选:A。

知识蜡烛以及燃烧的探究

3   回忆蜡烛在点燃前、燃烧过程中、熄灭时三个阶段的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

阶段一:点燃前

(1)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由此得知:石蜡的硬度较     (选填“大”或“小”);密度_________(选填“>”“<“或“=”)水的密度。

阶段二:燃烧过程中

(2)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分为三层,其中_________最亮,_________最暗。

(3)将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并正放,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_,由此得出,石蜡燃烧生成的新物质是_________。

阶段三:熄灭时

(4)将蜡烛轻轻吹灭时,出现_________。

【答案】(1)小;<;

(2)外焰、内焰;

(3)水珠;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水;

(4)白烟

【解析】(1)用小刀可以轻轻切下一小块石蜡,则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由此得知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与氧气接触最充分,燃烧最旺盛,则外焰最亮,内焰最暗;

(3)石蜡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则将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水珠;片刻后取下烧杯并正放,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4)蜡烛熄灭后石蜡蒸气遇冷凝结成石蜡小颗粒,则观察观察到有白烟产生。

变式题

1.小明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碳                  

B.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C.燃烧时火焰分成三层                          

D.燃烧时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燃烧时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时火焰分成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时蜡烛受热会熔化,此过程发生物理变化;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2024春•云南玉溪红塔区期中)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会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B.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变黑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答案】B

【解析】A、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会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吹熄蜡烛后,有一缕白烟飘出,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将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_(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的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

(3)取一根火柴棒,拿住一端迅速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__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4)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能看到蜡烛上方产生一缕_________,用火柴去点白烟,可观察到_________。

【答案】(1)小;(2)蜡烛熔化;(3)外焰;(4)白烟;(白烟燃烧)

【解析】(1)根据石蜡浮于水面的实验现象判断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

(3)火柴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与外焰接触的地方炭化程度大,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4)蜡烛熄灭后会产生一缕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的固体小颗粒,用火柴去点白烟,发现白烟燃烧。

基础轻松练

1.实验室中不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

A.                            B.                             C.                            D.

2.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集气瓶

3.实验室量取40.0mLNaCl溶液时,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图所示,应选择的仪器及原因均正确的是(  )

A.50mL烧杯,因为烧杯放置于桌面时更稳定,不易翻倒    

B.50mL烧杯,因为烧杯的杯口较大,便于加入溶液    

C.50mL量筒,因为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更精准 

D.50mL量筒,因为量筒操作时便于手握

4.(2024春•江西乐平市期中)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装固体粉末        C.量取液体        D.倾倒液体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取用固体药品

6.下列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

A.用漏斗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B.实验室中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用手抓取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要从侧面观察实验现象

D.实验室中未经老师允许,可自行动手做实验

7.(2024春•海南海口龙华区期中)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我们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会惊奇地发现蜡烛又重新燃烧起来.白烟的成分是什么?你的推测结果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8.(2024春•广西南宁青秀区月考)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切割

B.蜡烛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   

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且外焰温度最高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实验时需要用到实验仪器,我们必须认识仪器并学会正确使用仪器。现有如图所示仪器:

用仪器名称,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时不用放置陶土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2)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____。

(3)用于搅拌、引流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

(4)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需用到的仪器的是_________。

(5)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的是_________。

(6)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加热等实验操作的是_________。

(7)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的是_________。

10.某化学实验小组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①_________,②_________溶于水。

(2)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里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4)熄灭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到的现象是②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练

11.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情况的可能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1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入铁钉        B.取用硫酸        C.连接仪器        D.处理废弃药品

13.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如图所示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药品        B.量取液体读数        C.添加酒精        D.金属与酸反应

14.防风蜡烛的烛心是由棉线、固体粉末、石蜡组成。当蜡烛燃烧时,火焰焰心充满石蜡蒸汽,焰心温度约为150℃,固体粉末不燃烧。吹灭瞬间,固体粉末燃烧,蜡烛重燃。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固体粉末着火点高于蜡烛的焰心温度150℃

B.烛心中棉线燃烧提供热量使石蜡先熔化再汽化   

C.蜡烛焰心处温度低的原因是石蜡蒸汽燃烧不充分      

D.蜡烛燃烧时,焰心处固体粉末不可燃烧是没有充足的氧气

15.小明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下列探究,下列根据其实验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白瓷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

B.实验2的目的是探究石蜡燃烧有水生成

C.实验3点燃白烟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小颗粒

D.实验4中与内焰接触的c处最先变黑

16.“天宫课堂”第四课在空间站与地面同步探究了蜡烛燃烧实验。实验观察到空间站蜡烛火焰呈球形(图1),地面实验蜡烛的火焰呈锥状(图2),而且火焰比地面实验显得微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空间站的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

②空间站失重条件下蜡烛燃烧热气流向四周扩散,火焰呈球状,地面上蜡烛燃烧热气流向上扩散,火焰呈锥状;

③空间站内没有空气,因此蜡烛燃烧火焰微弱;

④空间站失重条件下氧气流动性差,蜡烛燃烧的火焰比较微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17.蜡烛(足量)在如图甲所示盛有空气的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火焰分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实验后向装置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熄灭后,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分数为84.04%

18.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

(1)量取5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仪器名称,下同);

(2)要给100mL的水加热,需要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_________。

20.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请回答下列操作的理由:

(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要将试管口对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基础轻松练

1.A

【解析】A、量筒不能进行加热,故选项正确;

B、试管可以用于直接加热,故选项错误;

C、烧杯能进行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故选项错误;

D、蒸发皿可以用于直接加热,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B

【解析】A、试管常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故A能用作反应容器;

B、量筒常用于一定液体的量取,为保持量取的准确性,不可做反应容器。故B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C、烧杯主要用于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故C能用作反应容器;

D、集气瓶可以用于收集气体、检验气体等。故D能用作反应容器。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第03讲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2024年暑假新九年级上册化学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https://www.0516ds.com/80189.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