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卷
第二单元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阔绰(chuò) 拭去(shì) 颓唐(tú)
B.腌臜(yān) 捯气(dáo) 荣膺(yīng)
C.醋栗(lì) 坎肩(kǎn) 魁梧(kuí)
D.盘桓(huán) 顷刻(qīng) 俯身(fǔ)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走进来时,鸦雀无声的教室里只有同学们的说笑声。
B.烈日当空,花园里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C.我们不要无缘无故地怀疑别人,尤其是我们的朋友。
D.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被当作异想天开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删去“不”)
B.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的行为。(“透露”改为“表露”)
C.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展示”)
D.考试有三忌:一忌考前不能过度紧张,二忌考中不能心浮气躁,三忌考后不可置之不理。(删去句中的“不能”和“不可”)
4.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女子水球队站上最高领奖台,队员们希望用这枚金牌让更多人爱上水球运动。
②成都大运会集体项目厚积薄发,女篮女排、女子水球队、赛艇项目展现各自团队的风采。
③女篮和女排队员们始终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最终夺得冠军,收获了成长。
④赛艇项目收获4枚金牌,超额完成计划目标。
⑤“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体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执行团长刘立新说。
A.②④①③⑤ B.③①②④⑤ C.⑤②③①④ D.②③①④⑤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溜索》的作者是阿城,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等。
C.《变色龙》《蒲柳人家(节选)》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D.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6.补全下面的古诗文名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7.综合性学习
三年的初中生活转眼即逝,在这短暂的三年生活中,我们不仅学得了丰富的知识,还收获了深厚的友谊,更学会了勇敢担当,学会了乐观自信!回首往昔,感慨万千!滦州中学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仔细观察下面的调查统计图,请简明概括它反映的主要信息。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活动中,老师出示田汉《毕业歌》中的一段歌词,表达对同学们的殷切希望,请你从歌词中细心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据此为你的好友写上简短的临别赠言吧!
《毕业歌》歌词: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复兴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临别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小悦同学为毕业相册设计了以下封面,通过比较下面(A)(B)(C)三幅图,你觉得哪一个做封面最合适?请简单说一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居竹轩
元 倪瓒
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依竹住江滨。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阴欲覆邻。
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8.请简要赏析第二联中“侵”“覆”两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现了屋主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久乃别居。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从叔父吏部郎衡,有名当世,亦不之知,使守水碓,每叹曰:“舒堪数百户长,我愿毕矣!”舒亦不以介意。
不修常人之节,不为皎历之事,每欲容才长物,终不显人之短。性好骑射,著韦衣①。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又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②。宗党以舒无学业,恐不第,劝令不就,可为高名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③。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选自《晋书•魏舒传》有删改)
【注释】①韦衣:皮衣 ②察孝廉:上级认为某人在孝廉方面有所作为,则提拔任用。③襆被而出:用包袱包裹上被子就出去了。
10.对下列句中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愿毕矣 毕:完毕,结束
B.常振其匮乏 振:振作
C.于是自课 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
D.非其才者罢之 罢:罢免
11.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
A.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
B.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
C.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
D.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
1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舒幼年丧父,被外祖父宁家抚养成人,外祖母认为他长大后能成为尊贵之人。
B.魏舒不修常人之节,不做沽名钓誉之事,总是宽容他人,始终不揭别人的短处。
C.太原王见魏舒没能让妻儿免于饥寒,经常帮助他,魏舒没有推辞就接受了。
D.魏舒努力学习,一百天学习了一门儒家经典,因为出对了计策就升官了。
13.将文言文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
自律,成就更好的自己
①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创作的高峰期,几乎每天都会在稿纸上耕耘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酸痛也不放弃。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以创作高产闻名,他的秘诀是: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起床写作,必须写10页稿纸,一页400字;另外,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来跑步,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他们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自律”二字。
②自律,就是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律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高度。自律不仅会改变一个人的容貌和气质,更会培塑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真正的优秀,往往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死磕”出来的。“当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儿,并且全力以赴奔跑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无论是航天英雄、奥运冠军,还是大国工匠、军旅标兵,没有昨天吃过的苦、受过的难、扛过的压,怎能成就今天的强大和与众不同?
③然而现实中,有的人想得多、做得少,缺乏自律意识和能力。他们总是将大把时间用在玩游戏、刷视频、“追剧”上,却不肯用心去读一本有用的书;总为现状焦虑不已,却没有勇气改变自己;总做着有朝一日功成名就的梦,却不肯为梦想付出汗水……缺乏自律,不能克服弱点,目标即使再宏大,也只会变成空谈。作家沈从文有句箴言:“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一个人只有对自身弱点有自知之明,并下决心战而胜之,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④自律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一个自律的人,必然是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自然知道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比如,追求高效率工作、高质量学习,坚持有规律作息、有目的锻炼,远离各种不良嗜好等,这些都需要日复一日养成习惯。网络上曾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事情永久地改变了你?”一个点赞数量很高的回答是:“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每个人的理想有远近,目标有高低,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扎实前行,就一定能够成就更好的自己。
⑤社会学中有一个名词叫“横山法则”,意谓最有效且有持续性的约束,并非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是内心的自我控制。低级的欲望通过放纵即可获得,高级的欲望只有自律才能达成。清代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中,描述过一个“自诛阵”,此阵不布一兵一卒,而是布了酒、色、财、气“四关”。只有意志坚强、操守坚定的人才能走出来,而那些见酒而饮、见色而淫、见财而贪、见气而怒的,无一例外都命丧阵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一个人要想稳得住心神、站得住脚跟、挺得直腰杆,须臾离不开自我约束的能力。“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只有把外在约束化为内在自律,经常自省自警,做到慎独慎微,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内心,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刊载于2022年7月,有删改)
1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清晰地论述了如何做到自律以及自律的意义。
B.自律能够培塑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自律之人知道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C.第④段“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
D.“横山法则”强调有效且持续性的约束,这需要外在力量和自我控制共同起作用。
15.文章是如何引出话题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
种包谷的老人(节选)
何士光
①七月半,落溪坪的人们动手扳包谷。
②刘三老汉的包谷,是队长刘诚喜带了人去帮忙扳的。开始,只去了三个男子汉,以为一次就能担回来。哪知道,在坡上一清点,就连三十个汉子一次也未必能担完。在那包谷林旁边,刘诚喜他们惊愕得好一阵说不出话来。
③消息顿时传开了。这天下午,刘三老汉家的土坡简直像赶场,乡亲们都来帮忙、探望,临近黄昏的时候,包谷全扳回家了,满满的五十七挑。这些包谷晒干簸净之后,不下三千斤。从落溪坪这两年的收成来看,一家五口的收成大抵这样,可是,这却是刘三老汉一个人细心耕种出来的,这就不能不叫人吃惊。
④直到吃夜饭了,女人和娃娃老远地呼喊起来,人们才渐渐地散去。后来,过不了几天,这事也渐渐淡了下来。
⑤可是不久,就在八月开头里的一天,入夜以后,有人慌慌张张地传过话来,说刘三老汉病了,病得很厉害。
⑥不一会,刘三老汉歇息的屋里站满了人。从门槛那儿往屋里探望,油灯的光线静静地抖动着,透出来好些黑色的、一动不动的背影。后来的人进不去了,只好留在外面,留在那间黑暗的、砌着月牙形的灶台的屋子里低声地谈论。往昔的日子那样艰难,他不是一次次地都挺了过来?好容易到了今天,他又收了那么多的包谷,为什么要别大家而去呢?不,不会的!
⑦刘三老汉的灰黑而补缀的帐子给撩起来,披在枯黄的竹竿做成的床架上,隐隐地现出来蜡染的、蓝底上带着白色菱花的上布被单。他就躺在那儿,头枕在窄小的、长方形的枕头上,合着眼睛。
⑧刘诚喜俯下身呼唤他,也得不到一点回应。他的眼帘垂下来,安详地合着;一点也不像病了,不过是安歇了,仿佛他已经做完了该做的事情,可以落心地歇下来,在蓝色的夜里宽余地睡过去。油灯的光亮飘忽着,在他的脸上变幻着光彩和暗影,像一个安详而亲切的睡梦,使他脸上的笑意更恬静、生动……
⑨这时候,落溪坪的木匠刘诚贵,一个四十来岁、脸长长的男子汉,急急忙忙地赶来了:他对刘三老汉病倒了尤其不相信。等到他清楚了事情确实是这样,一跺脚回过身来,对大家说:
⑩“嗨呀,这咋会呢?前天三伯还找我给他做家具!”
⑪“嗯?”乡亲们不明白,有人问道:“做……家具?”
⑫“是呀,”木匠刘诚贵说,“三伯用他卖包谷的钱,做两张柜子,一张碗架,一张方桌,四条板凳,是给翠娥的!”
⑬乡亲们都怔住了:翠娥,是刘三老汉的小女儿,二十年前嫁到五十里外的七星场,难道说,二十多年了,他心里还一直记挂着这回事?翠城出嫁的时候,一件陪嫁的东西也没有,刘三老汉是抹着眼泪望着她走的。可是,那是怎样的年成呢?那时连衣食都那样艰难,他才死了妻子和儿子,自己也病着,靠翠娥的照料才活下来,哪还顾得了这些?算来,翠娥也是四十出头的人了,万分想不到,刘三老汉心里竟然还一直丢不开!
⑭这一来,队长刘诚喜也想起来,前几天,三伯颤抖着手交给他32块钱,托他还到乡信用社,不知道是哪一年欠的贷款;一个时常为刘三老汉挑水的后生,也跟着省悟了,说三公昨天还送给了他一只珍爱的鸟笼。大家都知道,那只鸟笼子牵连着一缕已逝的韶光……
⑮一时间,乡亲们似乎明白过来了,感到刘三老汉这一回真要去了:有的女人失声啜泣起来。刘诚喜他们又弯下腰去,哽咽着声音呼唤:
⑯三伯,三伯!”
⑰“三公,三公!”
⑱后来,人们看见刘三老汉合着的眼帘微微地动了一动,终于慢慢地睁开来。他依旧那样安详,仿佛他已经远远地去了,听见乡亲们呼唤,才又回过头来同大家再见上一面,说他总算活到了这一天,做完了自己的事情,该回去了……
⑲刘诚喜一见三伯睁了眼睛,连忙同乡亲们商量,打发人去七星场叫翠娥,去乡场上请医生,分头进行。不一会,落溪坪的夜色因岁月的沉淀而更显宽厚和深远,在那条轻卷着雾岚的、成年累月都静静地蜿蜒的石板路上,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⑳赶紧,赶紧!刘三老汉辛苦一生,还能把好日子过下去,也说不定……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安排木匠刘诚贵这一人物出现,意在通过他与别人的交流来解释刘三老汉种包谷的原因,进一步丰富了刘三老汉的人物形象。
B.小说注重氛围的渲染,全篇笼罩着淡淡的哀愁,体现出作者”清新沉郁”的创作风格。
C.文中刘三老汉听见乡亲们的呼唤,慢慢睁开眼睛,写出他对乡亲们不舍和对生命的留恋。
D.小说结尾,作者对刘三老汉的命运设置了开放式结局,为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18.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说说第⑲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落溪坪的夜色因岁月的沉淀而更显宽厚和深远,在那条轻卷着雾岚的、成年累月都静静地蜿蜒的石板路上,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说讲述了刘三老汉的事,刻画出一个真实的农民形象。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20.小说节选的部分写出了哪些“爱”?请你结合文章的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从家庭和社会两个层面分析这些“爱”的价值与意义。
【链接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酒家先投奔这林于里来……”
(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
【乙】
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子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2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往往通过传奇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如“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等表现了鲁智深的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B.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故事都与“三”有缘,如《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三拳打死镇关西、宋江三败高俅等。
C.讽刺是《儒林外史》突出的艺术特色,乙段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夸张手法来表现周进丑态百出,让人读了觉得十分可笑,从而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讽刺意味。
D.《儒林外史》中既有对儒林丑恶的揭露和讽刺,也有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领,王冕、杜少卿和匡超人就是正面人物的典型代表。
22.【甲】语段中,被鲁达称作“兄弟”的是__________,他的故事有哪些(列举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有人说,《水浒传》写的是“义”,《儒林外史》写的是“病”。请结合以上选段内容,写出你对“义”与“病”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梦想是远处的灯塔,指示前进方向;梦想是雪后那抹阳光,温暖一颗心;梦想是五彩的气泡,美丽又易逝。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你一定在不断成长。
老师说:追求梦想过程中,你会经历许多的酸甜苦辣,而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成长。
同学说:人生的故事可更精彩,而我们就是这个故事中的主角。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追梦路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给大家分享你追梦的体验、过程、细节等。
(2)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追梦的思考和心得体会。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
参考答案
1.C
【详解】A.颓唐(tú)——(tuí);B.腌臜(yān)——(ā);D.顷刻(qīng)——(qǐng);故选C。
2.A
【详解】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与句末的“说笑声”相矛盾。
3.B
【详解】B.搭配不当。把“行为”改为“档案”。故选B。
4.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②句总写各个团队展现了风采;③句写女篮和女排,①句写女子水球队,④句写赛艇项目,这三句照应第②句“女篮女排、女子水球队、赛艇项目展现各自团队的风采”;⑤句“成绩的取得”是对上文的总结。所以排序为②③①④⑤;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