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精练
专题01 《鱼我所欲也》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箪(dān)食 B.乡(xiāng)为身死 C.蹴(cù)尔 D.所恶(wù)
2.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
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而: ( )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 )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赞成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吗?在新时代是否还值得提倡这一价值观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勉①虽居显位,不营产业,家无蓄积,俸禄分赡亲族之穷乏者。门人故旧从容致言。勉乃答曰:“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子孙才②也,则自致辎軿③;如其不才,终为他有。”尝为书诫其子崧曰:吾家世清廉,故常居贫素,至于产业之事,所未尝言④,非直⑤不经营而已。薄躬⑥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禄,可谓备之⑦……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又云:“遗子黄金满籝⑧,不如一经。”详求此言,信非徒语⑨。吾虽不敏,实有本志,庶得遵奉斯义,不敢坠失……
(《梁书•徐勉传》,有删改)
(注释)①勉:徐勉,南朝梁武帝时人。②才:有才学,有本领。③辎軿(zī píng):车辆。这里比喻财富、官职。④所未尝言:从来都不曾提过。⑤直:只是。⑥躬:自身。⑦可谓备之:可以说是什么都有了。⑧籝(yíng):竹箱之类。⑨徒语:空话。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贤者能勿丧( )
(3)不如一经( )
(4)终为他有( )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文中的“本心”指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本志”指________________。
8.(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阐述观点时都使用了对比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万事莫贵于义》)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③不若手足之贵也( )
④予子冠履( )
10.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B.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事莫贵于义
C.故不为苟得也 必不为。何故?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万事莫贵于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
13.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⑤2020年1月28日,鹤城145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前往武汉。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这就是战争,是医务人员和死神的战争。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②③④
四、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曾子衣①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③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④其节也。”
(选自《说苑》)
(注)①衣:穿。 ②致邑:给一座城。 ③修:整治,治理,这里有“添置”的意思。④全:保全。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乡为身死而不受( ) (2)曾子不受( ) (3)纵子有赐( )
1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一句写鱼和熊掌,是为了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引出生和义的论题。
B.[乙]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以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人物形象鲜明。
C.[甲]文主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舍生取义”。
D.[甲]文的体裁是议论文,论点是舍生取义;乙]文的体裁是记叙文,通过讲述故事,告诉我们无功不受禄、要自食其力的道理。
1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注释)①醨:薄酒。②察察:洁白的样子。⑧汶汶:浑浊的样子。④皓皓:莹洁的样子。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不为苟得也( )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③死亦我所恶( )
④遂自投汨罗以死(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像屈原一样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请你另举出一个事例,并说说你如何理解“舍生取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
1.B
2.①苟且取得,“苟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苟且偷生”不得分)。 ②却 ③同“向”,先前、从前。 祸患,灾难;
3.①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②(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4.答案示例:在新时期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要见义勇为,勇于坚持正义的事业,做于国于人有益的事;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应该认清与远离等。(意思对即可)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