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句容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6日
资源编号 69395

镇江市句容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02-12 八年级上册 0 67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总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南京市建邺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南京市鼓...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性学习评价样卷

本试卷共6页,25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琐屑xiè     蒙昧mèi   春寒料峭qiào

B.开垦kěn   田畴chóu   藏污纳垢hòu

C.涟漪lián   摄取niè      重峦叠嶂luán

D.依傍pánɡ  冗繁rǒng   摩肩接踵chó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倔强      勉强       强词夺理

B.纤弱       纤夫      纤细

C.潜水      潜能       潜滋暗长

D.辟邪       精辟      复辟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蔓延      狼藉       诚惶诚恐

B.落第       雕褛      坦荡如砥

C.洗涤      篱芭       无动于衷

D.凋谢      喧嚣      自出心栽

4.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个繁华的城市里,各色霓虹灯在夜幕下闪烁,令人_______。

②_______的山脉在远方延伸,仿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A.①目不暇接    ②络绎不绝

B.①眼花缭乱    ②连绵不断

C.①眼花缭乱    ②络绎不绝

D.①目不暇接   ②连绵不断

5.选择关联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小河仅三四米宽,任何一张地图上都不会出现蛛丝马迹。___如此,小河的威望___十足。___地理位置偏于村南,___它足以堪当全村的中心。

A.只有    才能    虽然    但是

B.尽管    依然    虽然    但是

C.尽管    依然    倘若    那么

D.不光    也是    虽然    但是

6.下面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孔子说:“三十而立。”我对此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

①所谓生活信念,第一是做人的原则,第二是做事的方向。

②当然,“三十”不是一个硬指标,孔子毕竟是圣人,一般人也许晚一些。

③也就是说,应该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要做怎样的人,想做怎样的事了。

④一个人在进入中年的时候,应该确立起生活的基本信念了。

⑤“立”与不“立”却是硬道理,无人能够回避。

⑥一个人有了“立”,才真正成了自己人生的主人。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⑥④①③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①③⑤②⑥

7.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你的讲义,我能抄下来么?”他问。②“可以抄一点。” ③“拿给我看!”(这三句对话从语气上看,①是疑问句,②是陈述句,③是感叹句。)

B.“林红的大眼睛在薄暗的囚房里闪着熠熠耀人的光辉。”(这句话的主干是:林红的眼睛闪着光。)

C.我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这个句子的谓语是“研究”。)

D.古典秀美的苏州园林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这句话的主干:苏州园林是建筑,“古典秀美”与“独具中国特色”都是作定语)

8.依据提示默写。

(1)山河破碎,文人落泪。《春望》中,诗人将花、鸟人格化,抒发忧国伤时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古诗中,诗人常借古物而兴感慨。比如《赤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路途遥远,时光易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理想难以实现的痛苦感受。《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共5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请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认为“见”不如“望”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3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山门圮于河(     )(《河中石兽》)       (2)寡助之至(     )

(3)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       (4)而后喻(     )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孟子的论辩文善用对比手法,请结合两篇选文内容,各举一例,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2分)

筷子为何会产生在中国

卢茁

①筷子是世界上所有进食器具中较难掌握的,也是少见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才能使用的工具。为什么中国人要使用如此复杂的工具吃饭?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学者。目前,有关中国为何要用筷子还没有一个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解释。

②筷子古代称为“箸”。除了“箸”外,古代的食具中还有一种叫“梜”。“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礼记•曲礼》中的这句话说得非常明白,但这个“梜”并非筷子,而是有一端相连、用以夹取物品的“竹夹”。这种“竹夹”曾在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过,放置在同出的食具箱中。

3世纪的日本,已有技术将竹子弯曲后加工成末端像镊子尾部,前中部像筷子一样的物件,日语中称为折箸。而中国的竹夹与日本的折箸其实是同类物品,都是筷子的早期形态。这类“竹夹”既可以握持,也可以采取使用筷子的方式,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配合使用。但随着先民们采用这种方式进食,手指间的配合日趋熟练,最终去掉了“竹夹”间的连接,筷子由此诞生。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筷子和“竹夹”同时被人们使用着。

④那么,筷子是如何击败其他进食器具,最终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餐具的呢?中国早期的饮食器具使用的主要是青铜器和陶器,到了战国时期,漆器进入到了饮食器具当中,并逐渐取代了青铜器。在使用漆器承载食物时,如果使用刀、叉来进食,会在漆器表面造成大量的划痕和损伤,影响到漆器的美观。

⑤“竹夹”又为何会被淘汰呢?首先,使用“竹夹”虽然不用学习,但它确实不如筷子那般方便、灵活。而一旦学会了使用筷子,再使用“竹夹”就成为多余。其次,“竹夹”只能使用弹性良好的竹子来制作,而筷子除了可以使用竹、木制作外,还可以使用象牙、金、银、玉石等多种材质制作,在筷子上面还可以镂刻出精美的花纹。最后,在所有的进食器具中,筷子的制造成本最为低廉。“竹夹”需要选择合适的竹材、经过加工制作才能制成,刀、叉、勺等更是如此。

⑥有人会提出疑问:印度、东南亚等地都有茂密的竹林,为何这些地区的人们没有使用筷子呢?其原因是,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很长时间里人们都是用手直接吃东西。直到今天,许多印度人还是不用餐具吃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印度出产多种独特香料,将这些香料与米饭等食物混合时,用手指拌和制作出的饭团比用勺子制成的饭团更具风味。除了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外,影响餐具使用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气候。与热带、亚热带国家不同,欧洲、中国都有着较为寒冷的冬季。在寒冷的气候里,人们对热食的需求很大,由于较热的食物人们无法用手直接触碰,从而逐渐形成了使用筷子、刀、叉等餐具的习俗,并发展出了与之相关的饮食文化。

(选自《寻根》2019年第1期,有删改)

14.根据选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竹夹”被筷子淘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说说文章第③段划线句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在3世纪的日本,已有技术将竹子弯曲后加工成末端像镊子尾部,前中部像筷子一样的物件,日语中称为“折箸”。而中国的“竹夹”与日本的“折箸”其实是同类物品,都是筷子的早期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⑥段划线句中“可能”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印度出产多种独特香料,将这些香料与米饭等食物混合时,用手指拌和制作出的饭团比用勺子制成的饭团更具风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周班级黑板报的主题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你作为本班的语文课代表,请根据本篇文章,向同学们介绍一下筷子发展的来龙去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共15分)

说“好”的父亲

郑亚水

①在我儿时的印象中,父亲说起话,大都是和颜悦色的:“好、好、好……”。

②那天下午,我兴冲冲从学校下课飞一般窜回了家。正在烧火煮饭的母亲问道:“今天这么早就回来了?”我不置回答而问:“爸爸回来了吗?”母亲探出头,看了看夕阳,“说不定也该到了……”约莫过了一阵时分,疲惫的父亲挑着一担畚箕,夹带着锄头和包裹终于出现在家门口。我和弟弟兴高采烈地迎上去。父亲抚拍了我俩的小平头,随即从包裹中取出了两样“宝贝”,打开一看,一包是油炸刺鱼,另一包是油炒菠菜。这在少油味的年代,皆是我兄弟俩第一次见到的佳肴。摆桌开饭后不到一刻钟,这两道美味马上被我兄弟这两只“馋猫”迅速消灭了,碗中只剩下零星的残渣。母亲瞧了责怪说:“你爸还没吃饭呢!”父亲却开心地笑了笑说:“我不吃,我不吃,工地上天天有的是。”

③有一年春天,梅雨下得特别繁。偶尔太阳一出来,赤脚上学的我,脚丫便被泥土中的“土气”呛得痒痒地痛,忍不住的我吵着跟父亲要一双向许多同学炫耀的雨鞋。但是,父亲的犹豫让我悻悻而去。

④几天后的一个三更半夜,公鸡都还没有啼叫,母亲推醒我说:“你不是要雨鞋吗?”我以为在做梦,旁边的父亲摸了摸我的头说:“现在跟我去卖自留地的萝卜头,明早带你去对鞋号。”

⑤沿着弯弯的山路,父亲在前面驮拉着菜车,我在后头扛推。一路上我自己好像是被父亲间接拉着。伴随着四大架菜重压下“吱、吱、吱”发响的小板车声,我们来到了集市。“鬼精”一般的菜贩子,不时蹓跶过来,从菜架中抽出几支又小又有斑点的小萝卜向我父亲砍价,每百市斤从3块半砍到2块整,过秤后收到的难得的8块7角现金,吃锅边糊花去2角。父亲带着我来到供销社的柜台前买鞋,一双29号的学生雨鞋又拿走了父亲怀里的6块钱。

⑥回到村口,恰好出来洗衣服的母亲,看到高兴自得的我还稳坐在小板车上不停地喊:“驾、驾、驾!”,母亲责怪了:“看你这小毛头,你父亲浇了二个月的菜,又累了一天一夜,你还这么逍遥……”我求证似地问:“爸,你累不累?”父亲回头挤出笑意:“不累,不累!”我一听,乜了母亲一眼:“爸不累呢……”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父母总算把我和弟弟俩捧到了中专大学,让我俩从此跳出了农门,来到了城镇。有一天,一位邻居居然打来电话,说我父亲生病了。我急匆匆回家。

⑧几天前,父亲上山拓荒种麻竹时,不小心被留在地上的旧刺头刺穿了右脚,血流了一大堆。他怕影响我上班工作,不让我母亲打电话,还随便吩咐母亲到田头地尾抓了一种叫“紫花地丁”的草,掏烂后敷上了事。我问父亲:“痛不痛?”父亲故作镇静:“不痛、不痛,这种草药敷上,再过几天就好了……”接着,就开始催促我尽快返城上班。父亲一辈子从未住院过,有时感冒、拉肚子,总是自己“土法上马”,弄些草药“吃了就好”,甚至极少向本村的赤脚医生问诊讨药。

⑨直到他七十二岁那年冬天,不幸突染了“肺积水”疾病。昏迷中的父亲被堂兄强行送进附近的医院就诊。当我赶到医院时,屁股还未坐热,醒来的父亲就吵着要出院了,再三对我说:“不住院!”:“天没留百岁人,你不同意,我自己也要跑回去!”终究还是因父亲说“不”,而让我背上了“不孝”的骂名。

⑩到如今,我也有了儿子,成了人父。人到中年,外面似乎还有许多忙不完的事,更有许多必须直接面对的烦恼。回家亦有不少繁杂的琐事,刚要端起饭碗,儿子纠缠来了,有时自个儿的爱心和耐性装扮不出来时,“不”字刚想说出嘴,抬头仰望挂在墙上相框中微笑的父亲,马上变成了:“好,好,好!”。

(选自《梧闽散文》,有删改)

18.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19.结合加点字赏析下列句子。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父母总算把我和弟弟俩捧到了中专大学,让我俩从此跳出了农门,来到了城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②和第⑥段分别写到了母亲的“责怪”,请说说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说说文章题目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名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共5分)

【材料一】

“你们对昆虫是开膛破肚,而我却是让它们活蹦乱跳地生活着,对它们进行观察研究;你们把它们变成了又可怕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是让人们更加地喜爱它们;你们是在酷刑室和碎尸间里干活,而我却是在蔚蓝的天空下,边听着蝉儿欢快的鸣唱边仔细观察着;你们是使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则是在它们各种本能得以充分表现时探究它们的本能;你们探究的是死亡,而我探究的则是生。”

【材料二】

片段一:

它披着淡绿色外衣,长长的翅膀轻薄如纱。小腿也是一把双排刀口的钢锯,不过齿刺比大腿的要短一些,并且更多更密。小腿末端还长着硬钩,像钢针一样尖利,两侧各有一把双刃弯刀。

片段二:

胸部具翅两对、足三对;前胸细长,前足粗大呈镰刀状,其股节和胫节有倒钩状刺,用以捕捉害虫。

23.材料一中的“我”是法国昆虫学家(人名)_______,结合材料一和对《昆虫记》的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生命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材料二中的两个片段介绍的昆虫是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两个片段,哪一个更有可能出自于《昆虫记》?从语言风格角度进行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共50分)

25.走进八年级,我们也走进了花季。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自己多了几分成熟,少了几分幼稚;多了几分自信,少了几分犹豫;多了几分宽容,少了几分狭隘;多了几分理智,少了几分盲从……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足迹。

请以“我多了几分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藏污纳垢 hòu——gòu;C.摄取niè——shè;D.依傍pánɡ——bàng,摩肩接踵chóng——zhǒng;故选A。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jiàng/qiǎng/qiǎng;B.xiān/qiàn/xiān;C.都读qián;D.bì/pì /bì;故选C。

3.A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雕褛——雕镂;C.篱芭——篱笆;D.自出心栽——自出心裁;故选A。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镇江市句容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939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