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2日
资源编号 63686

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12-02 九年级上册 0 85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真题试卷汇总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说明:

1.本场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全卷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考试证号,并在答题卡上填好考生信息、贴好自己的条形码。

3.考生应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下图亚非文明发源地中,制定出《汉漠拉比法典》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图所示为某一宗教的传播路线,该宗教是(   )

A.婆罗门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3.“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这说明其征服(   )

A.导致文明的单一性

B.中断了世界走向整体

C.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客观上促进文明交流

4.宋慧娟在《奥林匹亚圣火辉映环球的希腊文明》写道:“ 雅典的民主制度就是通过公民自己参与国家的各类管理机构来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力的。”据此看出雅典的民主制度体现在(   )

A.主权在民                     B.小国寡民                     C.崇尚武力                     D.重视教育

5.据下面的示意图推断,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土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6.某校兴趣小组在探究式学习时搜集了以下图片,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希腊罗马文化              B.雅典民主政治              C.古代亚非文明              D.古代法律起源

7.解读图,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有(    )

 西欧封君封臣示意图

①西欧封君封臣制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②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③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各地,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这反映的时代是(   )

A.原始社会的人类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社会

C.封建时代的亚洲社会

D.走向近代的欧洲社会

9.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10.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流行

B.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西欧大学纷纷兴起

D.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11.“1453年5月29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11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材料主要(   )

A.探讨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B.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

C.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

D.论述奥斯曼帝国征服的影响

12.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次改革(   )

A.推动了社会性质的变化

B.表明幕府统治的开始

C.加强了武士集团的统治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13.“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的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这个“独特的民族”在文化上的突出贡献是(    )

A.传播了古代文化          B.创立了基督教会           C.创造了完整几何学       D.编制了“儒略历”

14.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 

A.欧洲城市和大学兴起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出现

D.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15.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提到,文艺复兴(Renaissance) 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 (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该提法比较准确反映了(   )

A.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内容

B.文艺复兴的原因与结果

C.文艺复兴的形式与实质

D.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16.文艺复兴的强大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D.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

17.“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两种动力共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换言之,没有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人们的扩张,就没有地理大发现;但若没有国王和政府的领导、支持及贵族的参与,同样也可能不会有地理大发现。”下列选项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欧洲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寻找海外市场

B.欧洲封建主对黄金、香料等需求使他们支持海外探险

C.航海技术的进步是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条件

D.国王、贵族是推动地理大发现的重要力量

18.1522年9月6日,西班牙国王举行褒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给远航归来的勇士,他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以下属于这次远航经历的是(   )

A.第一次到达美洲

B.第一次到达非洲最南端

C.第一次到达印度

D.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

19.16世纪中后期,西班牙将大量白银从墨西哥运抵亚洲,用以购买中国商品。中国丝绸等物品则从南部海岸运至菲律宾,集中装上马尼拉大帆船,送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如图为贸易路线示意图,该图可以说明(   )

A.西班牙加速了殖民扩张

B.美洲从帆船贸易中受益

C.世界经济联系逐步加强

D.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0.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地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

A.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殖民扩张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C.殖民制度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殖民扩张推动了殖民地经济发展

21.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英国文化模式源》中写道:“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材料中的“融合的手段”是指(   )

A.议会与王权斗争          B.光荣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              D.启蒙运动

22.“17 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23.美国宪法制定的参与者杰斐逊认为:“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监督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基于这一理念,美国1787年宪法(   )

A.宣布脱离英国殖民统治

B.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C.宣布彻底废除奴隶制度

D.贯彻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24.18世纪前后,欧美国家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旧有上层建筑,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下列关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法律文献的表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5.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一书中写道:1648年革命,1789年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   )

A.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和解放

B.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26.拿破仑曾经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法国民法典》之所以“永垂不朽”,主要是因为它(   )

A.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法律

B.首次提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基本原则

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D.标志着拿破仑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

27.《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C.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8.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2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可

B.揭示了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C.反对用暴力夺取政权

D.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

30.马克思曾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这是基于巴黎公社(   )

A.是历史上最早的工人运动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二、非选择题(第3112分,第3214分,第3314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幼年开始,开始得越早越好:他主张3-6岁幼儿集中管教;还重视对幼儿道德习惯的培养。但这些主张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社会既没有创办幼儿教育机构的足够物质基础,也没有相应的社会需求。

——张广文主编《中外教育家教育故事》

材料二 18世纪中后期,英国的幼儿健康问题非常突出。低龄幼儿的母亲作为企业工厂的劳动者,早出晚归,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家庭生活贫苦,缺少必要的保护和营养补给,儿童保育不足。儿童过早的童工生活和超负荷、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加剧了儿童的健康危机。

——王棋纬等主编《新编外国幼儿教育史》

材料三 由于大工业生产创造了比农业经济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使社会具备了创办幼儿教育机构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因此,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了。由于学校教育使欧洲掌握文化知识的社会成员大量迅速增加,加快了欧洲国家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速度,提高了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的程度,进而提高了这些国家的知识生产力。

——摘编自孙霄兵主编《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政策与制度建设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分析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幼儿健康问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种问题的某重大历史事件。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育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2.追求民主、自由,反对专制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初,平民为了摆脱悲惨的命运,同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其斗争的焦点之一就是反对贵族的司法垄断和专横,迫切要求制定成文法律。

——摘编自李红《浅谈古代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材料三:爆发于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首先,两者都根源于同样的观念:自由、平等和正义;其次,两国在革命之初,曾经互相援助,互相鼓舞,许多法国将军和士兵曾参与了美国革命,美国政治家们也乐意为法国政体设计出谋划策;再次,两者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政府。

——摘编自(美)苏珊•邓思《姊妹革命——法国的闪电与美国的阳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共和国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居民争取自治的手段及其自治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互相援助,互相鼓舞”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3.棉花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农产品,一部棉花史,半部世界史。回顾近现代历史,棉花算得上最重要的商品经济,它不但孕育了现代工业,还无声地影响着不同国家的兴衰。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棉花,这一19世纪最主要的全球商品,把那些似乎截然相反的事物,奴隶制与自由劳动力、国家与市场、殖民主义与全球贸易、工业化与去工业化,联系在一起,然后以一种近乎炼金术的魔法将其转化为财富。棉花帝国依赖种植国和工厂、奴隶和受薪劳工、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铁路和蒸汽机——简言之,依赖一个由土地、劳动力、运输、制造业以及贸易组成的全球网络。

(1)根据材料一,请判断以上史料所属的类别(只填序号)。

A.实物史料:________图    B.文献史料:________图    C.口述史料:________图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4数据,指出1720——1780年英国棉花输入量变化的趋势,并简析其变化的原因。

(3)图5棉花最有可能出现在“三角贸易”中哪一行程?

(4)解读材料二,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古代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了著名的《汉漠拉比法典》,而图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发源地),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发源地),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发源地),黄河流域(古代中国文明发源地),B正确,ACD排除。故选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368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