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
(测试范围1-12课)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2课(统编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分 共20分)
1.“尼罗河定期泛滥,每次涨水、退水,古埃及人都需要进行精确的记录和计算。退水以后,他们还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同时,为了准确地预测尼罗河泛滥的日期,古埃及人展开天文学研究。”从材料可知( )
A.古埃及的数学领先世界 B.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C.古埃及人崇拜印度河 D.古埃及天文学只用于研究尼罗河
2.埃及人制定的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为农业生产提供帮助
3.下表内容反映出古代文明( )
埃及谚语 | 尼罗河上午干涸,埃及下午死亡。 |
苏美尔人诗歌 | 猖狂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庄稼成熟了,猖狂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
A.发源于埃及和西亚 B.深受自然环境影响
C.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D.多毁灭于洪水泛滥
4.有助于研究下图所示地区文明发展的直接材料是( )
A.著作《失落的古巴比伦文明》 B.电影《空中花园》
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D.纪录片《巴比伦的火》
5.某同学在学习笔记上画了这样一幅示意图。该示意图描述的是( )
A.佛教传播的路线 B.种姓制度的传播路线
C.印度教传播的路线 D.印度疆域扩张的路线
6.古代雅典是近代西方民主的策源地,公元前462年阿菲艾尔特创立了“不法申诉制度”,规定每个雅典公民若发现现行立法中有违背民主制度的条款,均可向陪审法庭进行申诉,要求予以修改或废除。由此可知,古代雅典( )
A.公民权利膨胀危及政治稳定 B.民主保障机制捍卫了民主政治
C.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D.公民申诉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
7.如图是《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据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路线行程空前,横跨欧亚非三洲 B.具有侵略性质,灭亡了古巴比伦文明
C.路线见证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灭亡 D.阻碍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的进程
8.下面是小武同学在学习世界古代史时所搜集的资料,据此可知罗马具有( )
在罗马举行的凯旋式中,一般都陈列将要成为奴隶的战俘;
在罗马的学校里,儿童语文训练的一部分是学习如何对奴隶发号施令; 在罗马讲演术中,演说者要避免缩头耸肩等奴隶常有的姿态。 |
A.君主专制的特点 B.奴隶社会的特征
C.民主政治的特色 D.古典文化的多样
9.“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材料中“新的法律”( )
A.不利于罗马疆域的扩大 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适应了帝国扩张的需要 D.构成了罗马最早的法律
1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可以表述为( )
A.公元前6世纪初 B.公元前6世纪末
C.公元前5世纪初 D.公元前5世纪末
11.九年级(1)班板报上有一段内容:古希腊人没有迁就他们的神,在古希腊诗歌、戏剧中,我们看到了性格迥异的神:阿波罗的阳光帅气、赫拉的端庄、阿佛洛狄忒的温柔与虚荣、波塞冬的气势宏伟与心胸狭隘等。据此你能得出《荷马史诗》( )
A.反映了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 B.描绘的时代被称为“黑暗时代”
C.是与历史毫无关系的神话故事 D.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12.希腊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 )
A.是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B.完整再现了雅典的繁荣景象
C.说明雅典人民崇拜武力扩张 D.应与文献材料印证才有价值
13.同学们针对中古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开展课上大讨论,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如图小历同学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A.西欧庄园的兴起与发展 B.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C.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D.西欧封建制度
15.中世纪贵族掌握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地主贵族、俗人、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 )
A.具有完全独立主权 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C.自治特征较为明显 D.有利于形成强大王权
16.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观察下图可知,这些大学的相似之处是( )
A.中世纪大学集中分布在西欧 B.中世纪大学集中分布在英国
C.大学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D.大学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
17.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其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写到,“查士丁尼的胜利所获致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共而持久的纪念物之上”。查士丁尼的“名声”主要来源于( )
A.抵御十字军入侵 B.汇总整理法律文献 C.创造拜占庭文化 D.建立封君封臣制度
18.日本小说《《源氏物语》引用白居易诗句达90余处:日本人的书法、和服,是根据中国的书法、唐朝妇女的服饰借鉴而来。由此看出日本曾经从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学习中国。据此可得出的认识是( )
A.日本主动学习、借鉴外国的长处,值得称道
B.日本向古代中国学习开始于大化改新
C.大化改新照搬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政策和文化
D.日本的传统文化全部引进的是中华文化
19.2022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并指出:中阿互相欣赏,互学互鉴,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下列属于阿拉伯文化的是( )
A.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 B.《医典》《天方夜谭》
C.《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 D.《荷马史诗》《十二铜表法》、帕特农神庙
20.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阿拉伯人的成就,这说明阿拉伯人( )
1.阿拉伯数字
2.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到欧洲 3.把印度的棉花、食糖传到欧洲 4.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 |
A.建立地跨三洲的帝国 B.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
C.创造辉煌的医学成就 D.创造灿烂的文学成就
二、综合题
21.(6分)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尼罗河洪水汛期及退潮的规律活动完全可以预期,埃及人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就可以获得农业丰收。埃及人把这些看作是神灵的恩赐与法老的恩典。法老政府治理国家的法宝是宗教。埃及人不仅热爱现世生活,而且更迷恋来世美好永生的世界。
材料二 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描写两河泛滥带来大洪水的可怕;两河流域由于地处东西方贸易的必经之地,商业文明的特性更为突出。地形开放,常受到外敌入侵;民族矛盾重重,冲突不断。人们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惩恶扬善,保护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1)根据材料一,古埃及统治秩序的稳定得益于哪些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统治者是如何为自己创造“来世永生世界”的?(2分)
(2)根据材料二,在治理国家的方路上,两河流域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并请结合史实举例说明。(2分)
(3)综上探究,古代文明发展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中期产生的《十二铜表法》不仅是罗马“诸公法、私法之源”,……同时它还是平民和世族贵族政治斗争所达成的妥协。……对平民而言,该法律可防止世族贵族官吏对自身的加害,对世族贵族而言则可以防范平民的革命行为。……这三项法律对保障国内政治稳定、构建平衡的罗马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陈可风《<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宪政的基石》
(1)材料一图A《________》(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图B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他还建立了________制度。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图C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他们编纂的《________》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十二铜表法》对罗马政治生活的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法制的认识。(2分)
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封君封臣制示意图 | 西欧封建制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避免政治分裂……但土地和权力层层下放和分割,且封臣与越级的封君并没有直接联系,必然导致整个国家社会的涣散。如此,封君封臣制带来的是中央权力的削弱,地方权力的强大。——摘编自黄瑞玲《采邑·契约·等级》 |
材料二 西欧的庄园中,农奴要去领主自营地劳作而无任何报酬,这种生产方式使农奴缺乏劳动的热情。欧洲农业对畜力的需求比较高,很多贫穷的农户根本没有耕牛……政治环境方面,比如英法之间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德意志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大小战争不断。所以,中世纪西欧农业十分落后。
——摘编自冯正好《论中世纪西欧的农业》
材料三 中世纪西欧国家的国王会为封建主颁布特许状,在法律层面上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利……西欧城市的特许状,不仅使中世纪的西欧诞生了许多新兴城市,也使中世纪的西欧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促进了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与封建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杨婉嘉、王振霞《罗马帝国与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封君与封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材料一文字,指出封君封臣制产生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农业落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庄园的性质。(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取得“自治权利”的形式,并分析这种形式产生的影响。(2分)
24.(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查理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没收叛乱贵族的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他们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自身使用不得世袭。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时则收回采邑。
材料二 穆罕默德创立了严格信仰——神的伊斯兰教,就是要通过消灭偶像崇拜的传统习惯,引导阿拉伯各部落在信仰宇宙唯一之神的基础上,突破氏族部落的樊篱,为建立统一国家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郭永胜《试论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关系》
材料三 阿拉伯帝国建立以后,其文明长期保持着很高的水平,其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学等文化成就,即使在帝国之后很长时期内,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帝国在文化上一贯的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大大推动了那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建筑和科学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国家进行的什么改革?这次改革在封建制度确立和发展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
(2)材料二说明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目的是什么?(2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谈谈阿拉伯的文化成就。(2分)
25.(6分)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古罗马大竞技场遗址 刻在大理石上的古罗马《儒略历》 中国四川威远友谊渡槽
请在材料中选择两个及以上互相关联的事件(或现象),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条理清
…………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A
6.B
7.A
8.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