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前预测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1日
资源编号 60880

2023-2024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前预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3-10-29 九年级上册 0 2,55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前预测

化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1-4章(沪教版·全国)。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Cl 35.5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铜制造电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用氢气填充气球

D.氧气用作助燃剂

2.在探究“铜绿”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添加“铜绿”          B.倾倒盐酸         C.点燃酒精灯         D.洗涤试管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并放出热量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气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蓝色火焰

D.蜡烛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产出白光,瓶壁出现水雾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化学变化

D.许多物质都可以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6.2023年3月1日,“碳达峰、碳中和”研讨会在京召开。围绕深入推进“双碳”目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等内容提出建议,“碳达峰、碳中和”中“碳”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元素的符号是He

B.原子序数:乙>丙>甲

C.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甲与氖的化学性质相似

8.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楼发生火灾,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图书、档案等物品着火,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应用了隔绝空气灭火的原理

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红磷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所以发生化合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10.工业上制取芯片基材高纯硅(Si)的某一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乙质量之比为1:85

B.物质丁是由原子构成的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反应前后原子数量改变

11.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三个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一中热水的作用仅是提供热量

B.实验二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

C.实验三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实验一中的现象也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12.用微粒的观点看世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

B.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C.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微粒不断运动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13.端午节插艾草是我国某些地区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黄酮素中含有氧分子

B.黄酮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黄酮素完全燃烧生成和

D.黄酮素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4.《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  )

A.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B.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5.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

1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O2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O2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红磷的着火点为。

A.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B.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17.下列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中,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1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1:16

19.某兴趣小组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将O2中含有的水蒸气冷凝

B.丙和丁对比可知,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C.甲和丁对比可知,是否加入催化剂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D.甲和乙对比可知,甲中未复燃是因为加热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冲淡了氧气浓度

2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参加实验创新大赛时设计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共17分)

21.(6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要求写出对应的符号。

(1)钡元素: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

(3)3个氯离子:_________。        (4)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

(5)n个汞原子:_________。        (6)电解水过程中最小的粒子:_________。

22.(6分)“氧循环”、“碳循环”、“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本要循环。

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属于_________。

(2)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_________循环与另外两种循环有本质区别。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能;在⑤、⑦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产物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4)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转化为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研究方向。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3.(5分)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试回答相关问题: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1表示:

(1)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_________。

(2)生活中最常见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常用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区别硬水和软水。如图2是含氯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的“价类二维图”。

(3)A点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常用的“84”消毒液会水解得到次氯酸(HClO),HClO在如图中对应的位置是_________点。(选填“B”或“C”)。

三、实验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共17分)

24.(5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探究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A烧杯内的溶液逐渐变为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实验说明_________。

(2)图2: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a管内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与_________ 组成的。

(3)图3: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

25.(4分)如图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多次连续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

(2)二氧化锰用水泥负载做成小球状作为催化剂使用的主要优点是   _________。

(3)打开弹簧夹,在X中点燃红磷,丙装置内可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在X上缠绕细铁丝并点燃,需要在丙装置底部铺上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_。

26.(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完第三单元后,做了如下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

【实验一】

(1)①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再向烧杯中滴加浓氨水,搅拌观察溶液颜色_________、_________。

②另取甲、乙烧杯,分别装20mL蒸馏水,然后分别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按图Ⅰ实验,观察到甲烧杯现象是_________,由该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

【实验二】

在进行实验一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2)①通过实验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

②改进后实验二的优点是 _________(任写一点)。

【实验三】

(3)如图Ⅲ所示,小丽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然后在容器外壁沿液面划一条水平线。小丽用玻璃棒搅拌,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了。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共10分)

27.(10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Ⅰ、知识链接

(1)人类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有氧呼吸,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内参与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Ⅱ、实验验证

(2)初始实验:如图1所示,甲同学通过导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于是得出结论: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图1实验不足以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吸入的空气中          。

(3)改进实验:同学们改进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检验气密性良好后,在A、B瓶中装入等浓度等体积、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乙同学对着同一套装置吹嘴做了相同时长、相同气流速度的吸气和呼气,通过单向阀控制后的吸气步骤和呼气步骤气流方向如图2所示,观察现象。

①实验时做相同时长、相同气流速度的吸气和呼气动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便于对比实验现象。

②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_________ 现象,则说明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4)数字化实验:同学们又进行如图3所示实验,把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传感器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如图4所示,纵坐标为某一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为时间(s)。

(5)实验中没有进行数据采集的其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 _________ 。

(6)能说明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曲线是 _________ 。

③根据图4中信息,推断Z曲线在下降后又略有上升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

五、计算题(每空2分,29(3)题4分,共16分)

28.(8分)近年来,乳酸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乳酸在医疗、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 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试计算:

(1)乳酸(C3H6O3)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

(2)一个乳酸(C3H6O3)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

(3)乳酸(C3H6O3)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4)乳酸(C3H6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9.(8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他们将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和木炭一起加热就可得到红色的铜。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称取孔雀石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向其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过量),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220.6g(假设杂质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1) _________ 。

(2)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

(3)求该孔雀石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参考答案

1. D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详解】铜利用导电性制造电线,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用氢气最轻填充气球都利用物理性质;氧气助燃发生化学变化,用作助燃剂主要利用化学性质。

故选D。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前预测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088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