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徐州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K-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氢氧化钠的潮解 B.石油的分馏 C.活性炭净化水 D.熟石灰变质
2.《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成灰”,并把这种灰称为“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较多“蜃”加入水中温度无明显变化
B.“蛎房”的主要成分是CaCO3
C.“煤饼”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高温环境
D.“蛎房成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3.盐水洗鼻法是防治感冒的手段之一,某同学用50.0g水配制0.9%的洗鼻液(NaCl溶液),以下关于该溶液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需称取NaCl的质量为4.5g
B.用100mL量筒量取50mL水
C.溶解时玻璃棒作用是加速溶解
D.装瓶时溶液洒落会导致浓度偏低
4.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用CO2和CH4合成醋酸,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物、生成物均含有机物
B.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C.醋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D.醋酸的化学式为C2H3O2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可用于净水,利用其具有吸附性
B.水可以灭火,利用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石墨可以做电极,利用石墨具有导电性
D.熟石灰可以中和酸性土壤,利用熟石灰呈碱性
6.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CO3的溶解度为36.2g
B.t2℃时,NaCl和Na2CO3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18g Na2CO3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降温到t1℃析出10g晶体
D.若NaCl中混有少量Na2CO3,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NaCl
7.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8.唐宋时期人们已能从柿子中提取具有利尿功效的甘露醇,其化学式为C6H14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甘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甘露醇与碳酸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C.甘露醇中C、O元素质量比为1:1
D.甘露醇完全燃烧会生成有毒气体
9.分离、检验、鉴别、除杂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0.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资料:①Mg2Cu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Cu2合金;
②MgH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Cl= MgCl2+2H2↑
A.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2价
B.循环制氢反应中需不断加入ZnFe2O4
C.循环制氢体系中,理论上,每生成16gO2,就能得到1gH2
D.一定质量的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放出H2的质量比吸收的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5分)
11.(5分)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1)食品包装采用充气包装,其中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回答一条即可)。
(2)洗涤剂可以去除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_作用。
(3)煮沸自来水,除了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还可以_______。
(4)日常生活中钢铁容易生锈,而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2.某品牌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磷酸铁锂电池,该电池具有容量大、续航能力强的特点,其反应原理为:。
(1)推广新能源汽车可减少因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酸雨,酸雨指pH<_______的雨水。
(2)该电池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放电时电池将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3)LiFePO4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4)某些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是铅酸电池,报废后要回收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3.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医疗等领域。工业上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为原料生产钛金属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金红石属于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制造航天飞机常用钛合金材料,是因为钛合金具有很多优良性能,如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5分)
14.(10分)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室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择_______。
(3)用图1装置制取CO2并探究其性质。图2表示装置Ⅰ中溶液的pH与实验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已知:此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的pH=11.6, NaHCO3溶液的pH=8.3。
①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实验50 s时装置Ⅰ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④实验150 s时显示器中曲线pH<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5.(15分)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制备、性质及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纯碱的制备——“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主要化学原理是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NH4Cl ),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
(1)纯碱属于_______(填“酸”“碱”或“盐”)。
(2)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的两种气体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l2 B.NH3 C.SO2 D.CO2
任务二:探究纯碱的性质——Na2CO3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②Na2CO3在水中全部解离出Na+和。 ③CaCl2溶液呈中性,、Cl–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
(3)猜想一:H2O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Na+与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4)
【交流与讨论】
(5)实验操作(3)中加入CaCl2溶液至过量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另一种阴离子。
【拓展与延伸】
(6)结合任务二的所有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探究市售纯碱样品成分。市售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还含少量氧化钠等杂质。
已知:①部分银盐的溶解性如下表:
②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
验证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实验Ⅰ、取纯碱样品,加水溶解得溶液X,测得溶液pH约为12。
实验Ⅱ、取溶液X,滴加过量试剂Y,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Ⅲ、向实验Ⅱ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7)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_______相比较。
(8)实验Ⅱ中所加的试剂Y应选用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稀硝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
任务四:测定样品中碳酸钠含量
准确称取2g干燥纯碱样品,加水溶解,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含碳物质全部转化为CO2 ),消耗盐酸体积为37.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无水碳酸钠等级规定如下:
(9)通过计算判断该纯碱样品的等级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D
【解析】A、氢氧化钠的潮解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油的分馏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一一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活性炭净化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部分杂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熟石灰变质是因为熟石灰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A
【解析】A、蛎房即牡蛎充,主要成分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碳酸钙,烧蛎房成灰时,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灰称为“蜃”,即为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热,所以较多“蜃”加入水中温度升高,故A说法错误;
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蛎房即牡蛎充,主要成分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碳酸钙,故B说法正确;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