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栏内。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人民之声》报曾发表社论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全体爱好和平的人类来说也是最伟大的胜利。这说明新中国的成立( )
A.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B.洗雪百年来被侵略的耻辱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D.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朝鲜战争给毛泽东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巩固了新生政权 B.统一了中国大陆
C.打击了美国霸权 D.提高了国际地位
3.毛泽东评价土地改革时说“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场“决战”的影响是( )
A.使中国真正成工业化国家 B.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彻底摧毁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D.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4.识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以下这组图片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对外开放政策
5.工业劳模王崇伦、农业劳模李顺达、年龄最长的齐白石、青年女工郝建秀、少数民族代表、归国华侨代表等都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说明该会议( )
A.实现直接民主 B.实现多党合作 C.强调经济建设 D.践行人民民主
6.新中国成立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要求。国家对此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颁布《土地改革法》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7.1954年,为了贯彻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同仁堂通过以下哪种措施率先实现公私合营( )
A.无偿没收 B.赎买政策 C.平均分配 D.互助合作
8.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董必武评价他时说“只作平凡事,皆成巨丽珍。普通一战士,生活为人民”。这位人物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10.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当时宣传全会精神的标语是(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的同一年,时任遂宁市蓬溪县群利乡党委书记邓天元在九龙坡村与几名村干部达成一致意见:率先试点田边地角独立耕种,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做法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现状 B.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
12.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时提出:“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建议中的贸易合作区以后被称为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技术开放区
13.1990年,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这张“王牌”是( )
A.决定设立4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D.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14.下图是2001—202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我国( )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D.设立了经济特区
15.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16.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完成的时间是( )
A.2021年 B.2035年 C.2045年 D.2049年
17.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这体现了“四个全面”中的(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8.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每年都会举行盘王节,通过“拜王”“度身”“挂灯”等传统活动纪念瑶胞始祖盘王,让群众感受瑶乡民族风情、瑶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反映少数民族重视( )
A.经济开发 B.文化传承 C.科技创新 D.民族平等
19.“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该法律条款的制定是基于(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一国两制”的构想
20.下表反映了当时广大台湾同胞( )
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表(部分)
电影公司或电视台 | 飞腾公司 | 中华电视台 | 台湾电视台 |
影片或栏目 | 《跨过海峡》 | 《返乡探亲》 | 《落叶归根,海外返乡行》 |
A.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渴望能到祖国大陆经商
C.享受到两岸三通的便利 D.充满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21.史明州同学准备撰写“新中国国防力量增强”的研究报告,他可以参阅的资料是( )
A.互联网上关于青高素研究的论文资科 B.图书馆收藏的焦裕辣人物传记
C.《人民日报》关于“辽宁规”的报道 D.博物馆“服饰文化展”的图片
22.外交部长王毅阐述中方对乌克兰问题的基本立场时说:“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源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C.亚非万隆会议主张 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23.1971年11月8日,《时代周刊》封面这样写道:“中国人来了”。这因为中国( )
A 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万隆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4.2023年5月10日,我国天舟六号发射圆满成功。下列选项与其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神舟五号升入太空 D.“辽宁舰”交接入列
25.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想,他一辈子没离开稻田( )
A.敬业奉献、国际主义的精神 B.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精神 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8分,27题9分,28题8分,共2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使之更加适合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1982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两幅图反映的运动及其带来的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名称,简析其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村政策的出发点。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过去殖民统治在亚非国家间所造成的不和和隔阂,不应该继续存在。我们应该相互尊重,消除互相间可能存在的疑虑和恐惧。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二:1956~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时间 | 1956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建交国家数/个 | 25 | 49 | 54 | 69 | 87 | 88 | 95 |
材料三:我们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广交朋友,为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增添稳定性。
——习近平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提出的亚非国家应采取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中国建交国家总数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推进特色大国外交形成的外交布局及对世界的影响。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领导民族工作的最大成就就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2022年“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材料二:“一国两制”的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摘编自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2016年以来,台湾当局加紧进行“台独”分裂活动,致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受到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基本政治制度”的名称以及最早将其确定下来的法律文献。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优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方针成功实践的两个案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二共识”的核心精神,并谈谈你对当今祖国统一问题的看法。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不仅对中国人民是最伟大的胜利,而且对全体爱好和平的人类来说也是最伟大的胜利”的内容描述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对世界的意义,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C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排除A项;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中国百年来被侵略的耻辱,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是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排除D项。故选C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