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文学常识-2023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专题练习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9日
资源编号 55919

专题06 文学常识-2023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专题练习

2023-08-14 八年级上册 0 1,73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题:2023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专题练习汇总

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专题练习

专题06  文学常识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文章选自小说集《呐喊》。

B.《伟大的悲剧》本文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这篇文的主人公是斯科特。

C.《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轻一代的优秀品质。“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主要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

D.《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猪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是属鼠人的本命年。

B.“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里的父亲指的就是《观沧海》一诗的作者。

C.古人常以“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寒舍、见谅等。

3.下列各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一文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即儒家经典,其中“五经”指《诗》《书》《礼》《易》《论语》。

B.做批注是指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它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名著《骆驼祥子》时就可以采用。

C.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D.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又广泛应用的一种文学形式,俗称叫对子,雅称叫楹联或楹帖。它具有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的基本特征。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伟壮丽”“更加坚强”“热爱祖国”“热得难受”是类型各不相同的短语。

B.“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中的“卓越”是副词。

C.《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卖油翁》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

D.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C.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欧阳修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D.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形体演变,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及草书和行书。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B.乐府是古代音乐官署名,后也指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其他作品,《木兰诗》就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选自《呐喊》。作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关照自己的童年和阿长的;儿时的感受使文章富有童趣,成年的视角则使文章充满了温情和深沉的怀念。

D.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先生生活中的小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7.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说”也是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来记叙、说明、议论,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B.“竹里馆”是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王维晚年在这里过着隐居的生活,有《辋川集》组诗二十首。

C.韩愈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

D.《河中石兽》一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这是一部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的随笔,作者纪昀是清朝著名的学者、文学家。

8.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敬称、爱称和谦称。下列对相关称谓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句中,“大兄”是对兄长的敬称。

B.令堂和令尊分别是对对方母亲和父亲的敬称,而对对方称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时分别称家严和家慈。

C.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而称宫殿台阶下,表示敬畏。

D.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9.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言文中的称谓很丰富,有自称,如“孤家寡人”中的“孤”;有君对臣的爱称,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有敬称,如“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大兄”。

B.“箫鼓追随春社近”中“春社”的意思是: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家人团聚。

C.古人把山的北面、江河的南面叫作“阴”。“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分别指泰山的南面和北面。

D.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壁”。

11.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B.“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论语》。

C.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其中,望诊即观察病人的气色、形态、动作等。

D.《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晚春》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古代很多文人雅士在“名”和“字”之外还有“号”,常用来表达生活经历、思乡情趣、处境心愿等,如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死后谥号“文忠”。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如“卿”,有对他人的爱称如“孤”,有对朋友辈的敬称如“大兄”等。

D.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成语“刮目相待”出自《资治通鉴》,“扑朔迷离”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

1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年间的史事。

C.《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1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B.《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由战国末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诗经》并称“四书”。

D.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等。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词语从感情色彩角度来说有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如:“随机应变”是褒义词,“见异思迁”是贬义词。

B.“那天,有只小猫竟然上到了我的书桌上,趴在那里看我写字。”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量词、动词、名词、代词。

C.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礼仪之邦,中学生理应掌握一些常见的谦敬辞。谦辞如家严、小店、拙见、寒舍,敬辞如令爱、垂念、高朋、贵庚。

D.《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几篇都是回忆作者的老师的,温馨的文字里饱含着作者对恩师的深深怀念。

16.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不求上进——积极向上——自甘堕落”。

B.《骆驼祥子》的成功在于精心刻画了祥子、虎妞等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C.祥子从兵营逃出来以后喝馄饨时,“热汤像股线似的一直通到腹部,打了两个响嗝。他知道自己又有了命”,这体现出《骆驼祥子》的语言带有京味儿的特点。

D.《骆驼祥子》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

17.【文化长廊】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全书都是记录孔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主张和思想。

B.中国古典诗词与传统节日关系密切,比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写的是中秋节;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是除夕。

C.“而立”指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指五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D.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著名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

18.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由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穿井得一人》就选自此书。

B.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本学期学习的《诫子书》是他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饱含期待。

C.鲁迅在《五猖会》中,回忆儿时因为最终也没能背出《鉴略》被父亲惩罚,遗憾地错过了期盼已久的庙会。

D.《西游记》是一部有趣的小说,围绕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讲述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19.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莲说》一文文题中的“说”是一种抒情性文体,往往用来陈述自己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可解释为“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就是谈谈千里马的话题。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对俄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C.小芳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她将自己写的剧本寄给了一位剧作家,请求指点,附短信一封:冒昧打扰,恭请海涵,谨寄拙作一篇,请您百忙中斧正!

D.处暑是秋季的节气,“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20.【文化长廊】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豆蔻是十三四至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C.“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也可用于朋友、夫妇、师生之间。

D.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白露,冬至之后是小寒。

2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解说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镜花缘》里神奇的国度有三十几个,像好学上进的黑齿国,酸腐吝啬的淑士国,虚伪狡诈的两面国,女性当家的女儿国,终日忙忙碌碌的劳民国,等等。

B.《西游记》中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至极,打伤太白金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猎人笔记》由25篇各自独立的小说组成,是美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这些小说广泛而真实地展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俄国外省城乡的社会生活,作品语言简洁优美,人物性格生动典型。

D.《镜花缘》是明代李汝珍的长篇小说。作品想象奇特,构思新颖,在好玩的故事中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小说借写海外奇风异俗,以提倡男女平等,否定封建官场,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

22.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西游记》被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作者为清代的吴承恩,书中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C.《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卿今当涂掌事”中“卿”指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余”“予”“吾”则代表自己。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此书的作者与西汉的司马迁并称“史学两司马”。

C.《木兰诗》是一首长篇抒情诗,虽然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D.萧红,原名谢婉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2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中谦辞经常与敬辞联系在一起。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例如:《世说新语》中元方称自己的父亲为“家君”,而友人对元方称其父亲为“尊君”。

B.谢婉莹是中国诗人、现代作家、散文家。她的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的“爱的哲学”,在《寄小读者》中得到充分表现,影响了一代代少年儿童。

C.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D.安徒生是法国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的代表作有童话《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25.下面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是明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多为鬼狐的故事。郭沫若曾为其题写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B.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用真实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伊索寓言》多运用拟人手法,内容大多为动物。

C.《世说新语》是宋朝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选自《方正》篇,《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言语》篇。

D.动物世界、儿童的游戏性、天真的童心与非逻辑的想象,这一切形成了弥散在《西游记》中的童话气氛。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

26.名著《猎人笔记》和《镜花缘》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猎人笔记》中,夜里在造纸厂走来走去的家神,坐在树枝上向人招手的女落水鬼变成小绵羊在坟墓上诱人的鬼魂,在树林里让人迷路的林妖,这是屠格涅夫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

B.《猎人笔记》中,一方面写出俄罗斯农民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创造力量,例如村庄小酒馆中的两个农民歌手很富有艺术天赋和音乐鉴赏力;另一方面也真实再现了广大惨遭欺凌的真相。

C.《镜花缘》中,林婉如本是百花仙子,因女皇武则天令百花寒天齐放,开花后遭天谴,被贬谪下凡托生为秀才之女。

D.《镜花缘》中,林之洋被女儿国国王扣留做“妃子”,缠足穿耳,板打倒吊,受尽磨难,在此孤立无援的时候,他得到了王储阴若花的帮助。

2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合集。深情讴歌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以《荷花淀》《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成语“温故知新”“杞人忧天”都出自此书。

C.“子”在古代是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老子、孔子、庄子。

D.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

2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

A.祥子“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经过辛苦努力,终于凑了一笔钱,和别人合买了一辆车,还设想跟车一起过“双寿”。

B.想到没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又不愿家业被样子占有,得知多数祝寿礼金数目很小,刘四爷开始咒骂,并与虎妞吵起来。

C.曹先生和曹太太都非常和气,拿谁也当个人对待。在这里,祥子“觉出点人味儿”;不过,他还是觉得曹家给他的工钱确实少了一点,就辞工了。

D.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康塞尔,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精通分类理论。

E.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他“海洋三部曲”之后的又一力作。

29.下列对于名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大胆泼辣而又有些心理扭曲的虎妞。

B.“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海底两万里》阿龙纳斯说的。

C.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忆述儿时阅读的感受,批判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D.在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时,猪八戒怕红孩儿被一棒子打死,没了他的功劳。表现了猪八戒爱打小算盘,但并不影响他的可爱。

30.下面关于《红岩》和《创业史》的表述正确的一顶是(     )

A.《红岩》中为保护地下党,隐姓埋名装疯卖傻十几年,最终成功脱险的人是许云峰。

B.《红岩》中为了掩护越狱的同志,一动不动站在鲜血染遍的红岩上,锁住敌人注意力的是成岗。

C.《创业史》中蛤蟆滩最早的党员,这个在旧社会走街串巷卖瓦罐,有着商人的精明,土改时立了功,外号“轰炸机”的能人是郭振山。

D.《创业史》中梁生宝创业的成功除了他个人的努力,更在于他得到了党的好领导郭世富和姚士杰等的帮助。

…………

参考答案

1. A

【解析】A.有误,《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不是小说集《呐喊》。故选A。

2. B

【解析】B.有误,“一门父子三词客”指的是“三苏”,分别是苏洵(父亲)、苏轼(儿子)、苏辙(儿子)。而非“《观沧海》一诗的作者曹操”,所以选项错误。

3. A

【解析】A.“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论语》是“四书”之一。故选A。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专题06 文学常识-2023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衔接专题练习 https://www.0516ds.com/55919.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