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论语》十二章-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0日
资源编号 54283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

2023-07-20 七年级上册 0 3,23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

11   《论语》十二章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lún)        不愠(yùn)        逝者(shì)       不亦说乎(yuè)

B.罔(wáng)        笃志(dŭ)           殆(dài)          必有我师焉(yān)

C.箪(dān)           曲肱(gōng)      惑(huò)         好之者(hǎo)

D.三省(xĭng)     曾子(zēng)       逾矩(yú jŭ)   传不习乎(zhuàn)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吾/日/三省吾身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匹夫/不可夺志/也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B.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C.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

D.七十而从心所欲                择其善者而从之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古今异义没有变化的一项(       )

A.学而时习之                             B.吾日三省吾身

C.不舍昼夜                                 D.可以为师矣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       )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不亦说乎

6.下面句子中不是关于修身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日三省吾身”强调从“忠、信、习”三方面反省自己,从中看出古代治学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8.填空。

(1)《论语》是_______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_______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四书”。共二十篇。“五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人,春秋末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______,______”。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_______”。

(3)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歧途,所以孔子说: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不应该恼怒,要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5)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                          

(6)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                           。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                          

(7)《〈论语〉十二章》中形容光阴易逝的句子是:                          

能力培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论语》十二章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⑪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⑫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B.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省:反省)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D.思而不学则殆。(而:表转折)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

B.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C.《论语十二章》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

D.《论语十二章》运用语录体,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1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司马耕字子牛。牛多言而躁。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可谓之仁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可谓之君子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选自司马迁《仲尼子弟列传》)

【乙】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十二章》)

【注释】①讱(rèn):谨慎。②得无:莫非,能不。

14.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仁者其言也讱(         )           ②斯可谓之仁乎(         )

③博学而笃志(         )             ④切问而近思(         )

15.下列各句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牛多言而躁

A.为人谋而不忠乎 B. 曲肱而枕之 C.学而时习之 D. 博学而笃志

1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君  子  不  忧  不  惧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18.两段文字都提到了“仁”,请分别说说如何做才能求得“仁”。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1)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论语>十二章》节选)

(乙)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赞》)

注释:①乡:通“向”。②低回:徘徊,流连。③布衣:这里指平民。④《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⑤折中:调和取证。

1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  (2)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1.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用自己的话说说作为“君子”应具有哪些风范呢?

22.请结合两个语段,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素养拓展

23.某校开展“走近文化名人”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古今中外,许多名人用精湛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理解,对人生万象的彻悟,给世人以精神上的洗礼。下面是本次活动为他们拟写的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上联:吟咏妙语认识世界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小明在这次活动中写的一段介绍名人的文字,请你帮助修改

有一位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有一位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A]一直勇敢前行的斗士。有一位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也听不见这世界的声音,却教会我们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B]产生严肃敬仰之情

①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画横线的两处文字,使表达更简洁。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②语段中画波浪线处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鼓励大家学习文化名人的精神,但是你的同桌小华觉得我们现在还太小,没必要学习这些。你该如何劝说他?

24.片段练笔

仔细观察下面图画,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字数100字左右。

…………

参考答案

1. A

【解析】B项罔(wáng)——wăng;C项 好之者(hǎo)——hào;D项传不习乎(zhuàn)——chuán;故选A。

2. C

【解析】C项,正确划分应为:择其善者/而从之。故选C。

3. 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 https://www.0516ds.com/54283.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