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讲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025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28日
资源编号 103265

第06讲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025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2025-07-28 八年级上册 0 37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5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预习精品讲义

06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注意:“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会继续存在并传播。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又叫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声源是指具体的发声部位,如人在说话时的声源不能说是人,应该说是声带

记住几个易混的声源:蝉叫的声源是腹膜;笛子等管乐器的声源是空气柱;向暖瓶中灌水的声源是空气柱;气球爆炸的声源是气球周围的空气。

(3)关于发声与振动的关系理解:
①一切发声都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被人们看到;
不论科技多么发达,都没有任何一种不振动就能发声的现象;敲音叉或敲桌面发声时的振动看不到,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
②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被人们听到;振动发声有的是超声或次声,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听不到;有的声音响度很小,故听不到。

※方法点拨

我们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与声音有关的现象,发现这些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由此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个一般性的结论,这里用到了归纳推理的方法。

2、声音的传播条件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回声及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

(1)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固体传声速度大,能量损失少,所以通过固体传声能及早地听到,并且更加清楚。

(2)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3)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的不同,同一声源,距离相等的位置可能听到多次声音;如长水管一端敲击一次,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由铁传播,第二次由水传播,第三次由空气传播;首先注意管子要“长”,其次注意管内有没有水;第三注意听到的多次声音是不同介质传播的,并不是回声。

(4)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4、骨传导以及双耳效应

(1)骨传导原理:固体能传声,且效果更好;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声也叫作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只限于传导障碍,即鼓膜、听小骨损坏,也就是非神经性耳聋者)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

(2)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声音的传导途径: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链→内耳
声音传到两耳的时间不同形成的双耳效应(双耳效应是人们依靠双耳间的音量差、时间差和音色差判别声音方位的效应)
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正确的传播途径是:物体振动–介质–良好的耳朵。

教材习题01

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橡皮筋在振动。请你举出其他的例子说明:你在听到声音的同时,如何判断物体在发生振动。

解题方法

①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来传播……

【答案】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教材习题04

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次敲打声音?说出其中的道理。

解题方法

①根据声音在不同的介质里的传播速度是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

【答案】
教材习题05

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

解题方法

①声音在传播时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发生现象,即回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不能区分,回声使原声加强了,导致听起来响亮……

【答案】
教材习题06

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多少米?(V=340m/s)

 

解题方法

①先求出声音从人传出到山崖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的变形式计算该同学距山崖的距离即可……

【答案】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

1.如图所示,汤姆用力敲击锅盖,锅盖上面的小老鼠杰瑞随着“翩翩起舞”。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响度与频率有关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敲击鼓面,鼓面上的碎纸屑在上下跳跃;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如图是小新同学练习运球绕杆往返的场景,篮球与地面撞击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发声体 ________而产生的;小新同学运着篮球在杆中穿梭时,以小新为参照物,杆是 ________。

考点二 声音的传播条件

4.如图所示是两个相同规格的音叉,小敏同学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若把该装置搬到月球表面进行实验,用更大的力敲右边的音叉,则(  )

A.泡沫塑料球会被弹开,且振幅比第一次实验大

B.泡沫塑料球会被弹开,但振幅比第一次实验小

C.泡沫塑料球不会被弹开,但能听到音叉发声

D.泡沫塑料球既不会被弹开,也不能听到音叉发声

5.2022年9月1日我国航天员陈冬和刘洋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实施舱外操作活动(如图所示),此时两位航天员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声音传播速度太快 B.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C.太空中航天员说话时声带不会振动 D.太空中没有阻碍,声音响度太大

6.神舟十七号于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发射,火箭起飞时会产生巨大轰鸣,轰鸣声是由火箭发射时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爆炸而剧烈________产生的,电视屏幕前观看直播的观众听到的轰鸣声是通过________传至人耳的。

考点三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7.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则该金属中的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

A.340m/s B.2040m/s C.1460m/s D.3810m/s

8.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人的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声音,先听到的从________中传来的声音(选填“铁管”或“空气”),若两次声音时间间隔为t,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v1,铁管中的声速为v2,且v2>v1,则铁管的长度为 ________________。

9.小明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若管长510m,两次响声间隔1.4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2)铸铁中的声速?

考点四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10.下面三个表是小明测得的不同条件下的声速v,根据表中信息填空。

表一:在空气中

介质温度/℃ v/m•s1
0 330
25 346
30 349
100 386

表二:在气、固、液体中(0℃))

介质种类 v/m•s1
氧气 316
海水 1500
3160
4900﹣5000

表三:在15℃空气中

发声体振动频率/Hz v/m•s1
2000 340
1000 340
500 340
256 340

(1)在30℃的空气中,声速是 ________m/s,若测得空气中声速为340m/s,此时的温度可能是    (选填“0℃”、“22℃”或“27℃”);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和固体中的速度 ________(选填“大”“小”);

(2)根据三个表格的信息可知,声速大小与 ________无关;

(3)根据表一的信息,归纳声速与温度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教材习题01

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橡皮筋在振动。请你举出其他的例子说明:你在听到声音的同时,如何判断物体在发生振动。

解题方法

①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来传播……

【答案】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第06讲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025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预习精品讲义(人教版) https://www.0516ds.com/103265.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