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
专题05 文言文比较阅读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阅读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②。有狱③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⑤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选自《宋史》)
注:①任:推荐。②主簿:官名。文中龙图阁学士、军司理参军、转运使皆为官名。③狱:案件。④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⑤仕:指做官。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屡见不鲜
B.香远益清 两袖清风 濯清涟而不妖
C.有仙则名 金榜题名 莫名其妙
D.水陆草木之花 菊,花之隐逸者也 一年之计在于春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且不显得妖艳。
【乙】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翻译: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上级,我不做。
3.甲文运用①_______(写作手法),借“莲”表述自己②_______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写人叙事,通过“快速判决案件”和③_______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④________、为官正直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
陵州盐井,深五百余尺,皆石也。上下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①腰”。旧自井底用柏木为幹②,上出井口,自木幹垂绠③而下,方能至水,井侧设大车④绞之。
岁久,井干摧败,屡欲新之,而井中阴气袭人,入者辄死,无缘措手。惟候有雨入井则阴气随雨而下稍可施工雨晴复止。后有人以一木盘,盘中贮水,盘底为小窍,洒水一如雨点,设于井上,谓之“雨盘”,令水下终日不绝。如此数月,井干为之一新,而陵井之利复旧。(《梦溪笔谈·权智》)
【注】①杖鼓:两端大中同细的长鼓。②擀(hán):防护并壁的木制栏壁。③绠(gěng):汲水时系桶用的绳子。④大车:提起井绳的绞盘。
4.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持就火炀之”与“用讫再火令药解”两句中的“火”,都是名词,意思是“火焰、火苗”。
B.【甲】文中“瞬息”和“与《狼》一文中“而顷刻两毙”的“顷刻”,都表示时间短暂的意思。
C.【甲】文中“每韵为一帖”与“其印为余群从所得”中的“为”字,读音相同但合义不同,前者译作“做”,后者译作“被”。
D.根据语境,【乙】文中“令水下终日不绝”中“绝”的意思为“断”,是指雨盘的设计让“雨水”终日不断。
5.下图清晰地说明了活板排版的程序,根据【甲】文内容将对应的步骤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6个字)
6.下列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候有雨入井/则阴气随雨而下/稍可施工/雨晴复止。
B.惟候有雨/人井则阴/气随雨而下稍可/施工雨晴复止。
7.【甲】文中活字印刷术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①_____”(填1个字),表现在字印活、排板活、②_____、③_____等方面:而【乙】文中解决盐井里阴气致人死亡之法可称得上“简”,主要表现在④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可算得上最早的人工降雨了!【甲】【乙】两文都体现了⑤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和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甲】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莫名其妙 名列前茅
B.可以调素琴 南腔北调 调兵遣将
C.濯清涟而不妖 三十而立 挺身而出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眼观六路 察言观色
9.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翻译:与我谈笑来往的都是学问渊博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
理解:在陋室中,与刘禹锡一起处理官府公文、忙于官场事务的,都是博学而有功名的人。
【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理解:与爱菊的陶渊明和李唐以来甚爱牡丹的世人不同,周敦颐对洁身自爱的莲情有独钟。
【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对牡丹的喜爱,适宜的人很多了。
理解:周敦颐认为牡丹是一种富贵之花,喜爱牡丹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表现。
10.刘禹锡安贫乐道,周敦颐洁身自爱,都体现出了君子美德。结合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安贫乐道”“洁身自爱”在子夏和子罕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子夏读《诗》已毕,孔子问曰:“尔亦何大①于《诗》矣?”子夏对曰:“《诗》若日月星辰之光彩,有尧舜三王②之道义。弟子虽居蓬户③之中,弹琴以咏先王之风,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
(取材于《韩诗外传》卷二,有删改)
材料二
宋人或④得玉,献之于子罕。子罕弗⑤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⑥,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之与⑦我,皆丧宝也,不若人⑧有其宝。”
(取材于《左传•襄公十五年》,有删改)
①〔大〕以……为大,尊崇。 ②〔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 ③〔蓬户〕借指穷苦人家的简陋房屋。 ④〔或〕有人。 ⑤〔弗〕不。 ⑥〔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 ⑦〔与〕给。 ⑧〔人〕各人,指献玉者和子罕两人。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③”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④与萧艾⑤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⑥,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⑦。——黄庭坚《书幽芳亭记》(节选)
【注释】①楚之逐臣:指屈原。屈原在《离骚》里以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②薄丛:草木聚生处。③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君子避世,乐在其中,不觉烦闷,即使不为世人所赞同,也不烦闷。④平居:平时。⑤萧艾:野生蒿草,味臭,喻小人。⑥蔼(ăi)然:形容兰花香气很盛。⑦含章以时发者也:人的美在内心,遇到适当之时必发之于外。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 兰甚似乎君子 景色甚佳 相谈甚欢
B.自李唐来 自古人知贵兰 自欺欺人 自私自利
C.香远益清 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受益匪浅
D.陶后鲜有闻 鲜艳夺目 鲜为人知 屡见不鲜
12.翻译两文中的画线语句,并结合全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翻译:只有晋代的陶渊明喜爱菊花。
理解:开篇写晋代陶渊明对菊花的喜爱,是为了与唐人爱牡丹作对比,以突出牡丹广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喜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理解:此句作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独特、高洁的人生态度与追求: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保持操守。
C.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翻译: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这类的杂草没有什么两样。
理解:此句写的是像兰花一样的君子和像萧艾一样的小人住在一起,缺乏自己的特点。
13.在北宋推崇“君子气节”的大背景下,周敦颐和黄庭坚分别撰写了《爱莲说》和《书幽芳亭记》。周敦颐认为“莲,花之君子者也”,黄庭坚认为“兰甚似乎君子”。请你结合两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填写下面积累卡片。
传统文化中的“花中君子”
花的特点 | 君子之德 | |
莲 | 出淤泥而不染 | ① |
濯清涟而不妖 | 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 |
② | 君子正直不苟,不趋炎附势 | |
兰 | 生于深山薄丛之中,
不为无人而不芳 |
君子能耐得住寂寞,不因无人赏识自己而忧愁烦闷 |
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 | ③ |
(五)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
松之性直上,虽数尺,自亭亭也。有人移之盆盎,置之华屋之内,屈其枝,缚其节,灌之溉之,蓬蓬如偃①盖焉,非不取悦于人。然以视夫岫岭②之间,干③青云,凌碧霄,矫矫郁郁于严霜积雪者,相去何如耶!
噫!士君子之失身于人,亦犹是尔。(《明清寓言选·松喻》)
注:①[偃]倒下,卧倒。②[岫(xiù)岭]山峰。③[干]冲,直上。
14.同学们归纳出解释文言字词的四种方法,请运用方法完成各题。
(1)【课内迁移】“自亭亭也”由“亭亭净植”知道“亭亭”的意思是_____。
(2)【据形索义】“有人移之盆盎”“盎”是形声字,形旁是“皿”,因此“盎”的意思和_____有关。
(3)【词类活用】“屈其枝”“屈”的本义是“弯曲”,根据语境,“屈”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
(4)【对句推断】“干青云,凌碧霄”由“干”的意思推断出“凌”的意思是_____。
15.对文中两处画线语句的翻译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理解:本句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洁身自爱的可贵精神,体现了作者高洁的志趣。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
理解:本句照应上文“世人甚爱牡丹”,突出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是对逃避现实的人生态度的批判。
16.【甲】文中的莲花和【乙】文中的松都具有①______的本性。莲是花中的君子,独立不移,始终保持自己的品格;而松仅仅是为了“②______”(用【乙】文词语填空),甘愿被人“③______”(用【甲】文词语填空),从而丧失了自己的节操。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①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②;雪霜凌厉而见③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清风过之,其香蔼然④,在室满室,在堂满堂。(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
注释:①[丛薄]丛生的草木。 ②[芳]花草的香气。 ③[见]表示被动,译为“被”。 ④[蔼然]形容香气浓郁的样子。
17.(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李唐来 公亦以此自矜 B.香远益清 良师益友
C.予谓菊 权谓吕蒙曰 D.陶后鲜有闻 鲜为人知
(2)下面是《古代汉语词典》中“盖”的部分义项。结合语境,推断乙文中“兰之香盖一国,则日国香”中“盖”的意思是 _____。
盖:①器物上的盖子。②覆盖,遮盖。③胜过,压倒。④副词,大概,一般。⑤句首语气词。
(3)结合语境,理解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理解:世上开得好看的花很多。
B.濯清涟而不妖。理解:菊花经过清水洗涤后就不显得妖艳了。
C.亭亭净植。理解:莲花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理解:牡丹喜爱的,和众人喜欢的是一样的。
(4)甲、乙两文都借花喻人,赞扬了君子品格。甲文借莲喻君子,最能表明君子洁身自好的一句是“①_____”;乙文借 ②_____喻君子,赞美君子不因无人赏识而愁闷,即使遭受外界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
(5)中国人素来对花情有独钟。请默写任意两句写“花”或含有“花”的诗文。
(七)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各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莫名其妙 中通外直/博古通今B.斯是陋室/逝者如斯 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C.惟吾德馨/惟妙惟肖 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D.可以调素琴/素不相识 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
(2)莲,花之君子者也。 翻译:
20.“君子”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中国人的理想人格。请根据上文和下面材料,说一说在刘禹锡、周敦颐、黄庭坚心中君子的品格是怎样的。
【材料】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
参考答案
1.D 2.【甲】 3.托物言志 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 勇敢与悍官争辩,救下囚犯(勇辩救囚) 富有才能(雷厉风行)
【解析】1.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A.鲜:少/鲜艳/新鲜;
B.清:清香/清廉,廉洁/清澈;
C.名:出名,著名/名字/说出;
D.之:都是“助词,的”;故选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