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 诗歌鉴赏之炼字-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鉴赏专项复习(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19日
资源编号 88751

第01讲 诗歌鉴赏之炼字-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鉴赏专项复习(统编版)

2024-11-19 九年级上册 0 63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鉴赏专项复习

01 诗歌鉴赏之炼字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点一 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

教材衔接:《沁园春·雪》中“望”有何作用?

 

方法指导:

一、从词性入手(例1、2)

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二、从描写对象入手(例3)

古人写诗,“看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里所指的山和海都是特定的写作对象,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特定意象,我们在分析诗人炼字的时候,不要舍近求远,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诗句当中,而很多考生往往忽视了这个最简单的现象。

三、从表现手法入手(例4)

诗歌的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起兴、映衬、抑扬、双关渲染、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分析诗歌的炼字时,如果能够从表现手法切入,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四、从表达效果入手(例5)

表达效果主要是作者通过某一表现形式所要达到的目的,就诗歌而言主要是作者通过某一特定意象的描写而达到的效果,这种效果从语言方面来说可以概括为生动传神、含蓄凝练、形象鲜明、质朴自然、色彩丰富、辞藻优美、节奏感强、韵律和谐等;就风格方面来说主要可以概括为苍凉悲壮、雄浑豪迈、清新、平淡、沉郁、缠绵、俊逸等。

五、从文化知识(传统意象)入手(例6)

六、从情感入手(例7)

诗歌是最能直接表达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正如著名诗人何其芳所言,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歌,诗人情感的表达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但不管如何表达,诗歌中信息量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往往在那些带有情感的诗眼当中。所以,抓住情感分析作者的炼字,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笔记栏

例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第二句中的“又”用得好,好在那里?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的艺术效果。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上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林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7、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4分)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词的上片采用_________________手法,突出了环境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试分析下片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3分

听蜀僧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云山图》二首

沈周

(一)

看云疑是青山动,

谁道云忙山自闲。

我看云山亦忘我,

闲来洗砚写云山。

(二)

侵晓溪山半是云,

草堂亦许白云分。

故人到此云相接,

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所表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       )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王之涣《凉州词》)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3、诗人写云山,手法别致,富有情趣。请以“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为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元好问的《阳兴砦》,完成小题。

乱石通樵径,重岗拥戍城。

山川带淳朴,鸡犬见升平。

雨烂沙仍软,秋偏气自清。

年年避营马②,几向此中行。

【注】①阳兴砦(zhài)今山西阳曲县阳兴镇。金末,蒙古军入侵山西,作者曾避兵阳曲山中。②避营马:避骑兵夺马。

(1)从诗歌前两联看,阳兴砦周围环境具有______和______的特点。

(2)品析诗中“年年”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燕子来舟中作①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②。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①此诗为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杜甫漂泊在潭州(今长沙)附近的湘江上所作。②两度新:杜甫来到潭州已是第二个春天。

(1)请赏析颈联“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形象描写和感情表达两个角度,说说你对“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例1、唐人五言诗工在一字,谓之“诗眼”,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咽’与‘冷’见用字之妙。”

【答案】这两句中的诗眼当是“咽”“冷”二字,“咽”字是动词,“冷”字是形容词,“咽”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呜咽之声;“冷”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诗句中的“咽”“冷”二字一静一动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第01讲 诗歌鉴赏之炼字-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鉴赏专项复习(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8875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