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
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日期:2022.3.19)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4分)
1.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包括文学、科学、哲学、医学等领域,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观后令人心潮澎pài;伏生为了将《尚书》传承下来,他和家人用生命护书,用行动诠释了“xīn火相传”;宋应星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最后写出《天工开物》;司马迁忍辱负重著书立说,完成妇孺皆知的《史记》,正如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所说:“现在《史记》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把家国情怀深深地注入每一个中华民族后世子孙的血液里。”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心潮澎pài____ ②xīn_____火相传 ③锲_____而不舍
(2)上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有则改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5)桃李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生以之。(《左传》)
(7)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其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杨柳》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核心素养时代,考题形式十分灵活,考生一定要有随机应变的意识和见异思迁的能力。
B.河北铁路警方一举端掉一个制贩假证团伙呕心沥血经营的制假窝点。
C.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D.前不久,张女士手机被偷,但她不以为然,结果她的手机支付宝账号被他人登录,损失了两万多。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中国也不例外,每当问起“中国最冷城市是哪里”,大多数人可能会下意识提起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漠河。
②在北半球,每当人们谈论最冷的地方,总是习惯性地往最北方想。
③根河和漠河都属于高海拔山地地形,但地形的坡向差异导致两地气温高低有所不同。
④可实际上,中国真正“冷极”并不在漠河,而恰恰是——根河。
⑤根河在大兴安岭北麓西坡,属迎风坡也是背阳坡;而漠河位于大兴安岭北麓东坡,属向阳坡也属于背风坡。
A.②①④③⑤ B.②①④⑤③ C.②④①③⑤ D.②①③④⑤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革命烈士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谁也不能否认他们没有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垃圾分类“小黄狗”之所以能够快速地入驻校园并投入使用的原因,在于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
C.学校整理出来的“一至九年级家务劳动指南旨在继承与发扬劳动精神,引导同学们崇尚劳动、爱上劳动。
D.为了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阅读,我校第五届读书节活动近日启动,其中亲子读书音频最受欢迎。
6.综合性学习。
我校拟举行“爱国在行动”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文中,爱国主义的诗篇占有大量的篇幅。试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一个爱国诗人和他的爱国诗句。
诗人:___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班参加歌颂祖国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内容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至少两点)。
歌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3)文学社成员婷婷同学作了一篇讴歌邓稼先心系祖国、鞠躬尽瘁精神的文章,请你点评。她的文章里引用了以下诗句,你认为不切合邓稼先的人物特点的一项是哪一项,并做简要分析。
A.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B.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5分)
(一)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7.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_、树阴满地、___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________的心情。
8.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晞①屡破强寇,威名甚盛,善治繁剧②,用法严峻。其从母③依之,晞奉养甚厚。从母子求为将,晞不许,曰:“吾不能以王法贷④人,将无后悔邪!”固求之,晞乃以为督护。后犯法,晞杖节斩之,从母叩头求之,不听。既而素服哭之曰:“杀卿者,兖州刺史也,哭弟者,苟道将也。”
【注释】①晞:苟晞,字道将,西晋大将,时人比之韩信、白起。②繁剧:事务极其繁重。③从母:姨母。④贷:宽免。
9.解释加点字。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及鲁肃过寻阳
(3)善治繁剧 (4)晞不许
10.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从母子求为将/愿为市鞍马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晞杖节斩之
D.但当涉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11.翻译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不能以王法贷人,将无后悔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孙权劝吕蒙读书,苟晞在给姨母的孩子做官之前也进行了委婉的劝说,这两个人分别是如何劝说的?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袁隆平《我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完成小题。
我稍有点名气之后,国际上有多家机构高薪聘请我出国工作,但都被我婉言谢绝了。这跟人生观有很大关系。如果为了名利,我早就到国外去了。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90年曾以每天525美元的高薪聘请我赴印度工作半年,但我认为,中国人口这么多,粮食始终是头等大事,我在国内工作比在国外发挥的作用更大。
20世纪90年代,湖南省曾三次推荐我参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我三次都落选了。当时有人说,我落选比人家当选更轰动。但我认为,没当成院士没什么委屈的。我搞研究不是为了当院士,没评上说明水平不够,应该努力学习;但学习是为了提高学术水平,而不是为了当院士。
有一个普通农民,年轻时对饥饿有切肤之痛,后因种植杂交水稻而改变了缺粮的状况。为了表达对我的感激之情,他写了一封信请求我给他提供几张不同角度的全身照片,说要给我塑一尊汉白玉雕像。在回信中,我这样写道:“谢谢你的好意,请你千万不要把钱浪费在什么雕像上,我建议你把钱用到扩大再生产上去。请你尊重我的意见,并恕我不给你寄照片。”尽管我再三拒绝,但那个朴实的农民还是为我塑了一尊雕像。有人问我见过那尊雕像吗,我笑道:“我不好意思去看。”
至于荣誉,我认为它不是炫耀的资本,也不意味着“到此为止”,那是一种鼓励,鼓励你继续攀登。
我对钱是这样看的:钱是要有的,要生活,要生存,没有钱是不能生存的。但钱的来路要正,不能贪污受贿,不要搞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另外,有钱是要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该用就用,但是不挥霍不浪费,也不小气不吝啬。够平常开销,再小有积蓄就行了。拿那么多钱存着干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个权威的评估机构评估,我的身价是1008亿。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我觉得现在很好,不愁生活,工资够用,房子也不错。要吃要穿都够,吃多了还会得肥胖症。我从来不讲究品牌,也不认识名牌。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皮肤粗糙,感觉不出好坏来。我觉得只要穿着合适、朴素大方就行,哪怕几十块钱一件都行。我之前最贵的西装是到北京领首届最高科技奖前,抽空逛了回商场,买的打折后七八百块钱一套的西装,还是周围同事叨咕了半天才买的。我不愿当官,“隆平高科”让我兼任董事长,我嫌麻烦,不当。我不是做生意的人,又不懂经济,对股票也不感兴趣。我平生最大的兴趣在于杂交水稻研究,我不干行政工作就是为了潜心搞科研。搞农业是我的职业,离开农田我就无所事事,那才麻烦。有些人退休之后就有失落感,如果我不能下田了,我就会有失落感,那我做什么呢?我现在还下田。过去走路,后来骑自行车,再后来骑摩托车,现在我可以开着小汽车下田了。
学农有学农的乐趣!只要有追求、有理想、有希望,就不会觉得苦!我们研究水稻,要待在水田里,还要在太阳底下晒,工作是辛苦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很苦,吃不饱,但我觉得乐在苦中,因为有希望、有信念。我认为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我觉得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对国家、对百姓都是大好事。我现在身体还不错,老骥伏枥,壮心未已。我还要迎接新的挑战,向新的目标迈进。
13.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文章叙述了“我”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三段内容看似与本文无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只要有追求,有理想,有希望就不会觉得苦”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了选文后,请简要分析袁隆平先生哪些精神品质令人敬佩?并结合课文《邓稼先》说说他们品质的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雨中片段
①放学后,女儿没有地方可去,又担心我接不着她,便跑到我必经的路口去会我。
②天气有些阴冷,下着小雨,女儿光着脑袋,一动不动地站在雨中等着我的出现。我看到她时,她已由一只活泼的小鸟变成了落汤鸡。
③本想责怪她为什么不躲到一边避避雨,但看到她那个样子,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女儿毕竟只有七岁,我能想得出那一刻她内心的焦急,一是担心我接不着她,二是怕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挡住视线,望不着我。现在又有几人能执着地站在一场雨中,一动不动地等他要等的人?何况女儿看到我的时候,不仅没有埋怨这恼人的雨,反而喜出望外地扑向我,一个劲地喊着:“妈妈,我终于看到你了!”女儿这个样子,使我想到自己多年未淋过一场雨,甚至也多年没有见过一个人被雨淋到淋漓尽致的情景了。
④雨,曾经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⑤儿时的雨,来不及想象,来不及躲避,说来就来了。放学时,我们经常护抱着书包拼命往家赶,夹着嘻嘻哈哈的追闹声,全然没觉得一场雨会给人的心情带来忧愁。回到家,母亲一个劲地拉长她的衣角在我头上擦了又擦,既不怨天也不责怪我们,眼里只有自责与心疼,因为那时家里根本就没有一把像样的伞。当母亲触摸到我的脑袋时,我顿感心里暖暖的,恨不得多淋几次这样的雨。我们姊妹很多,那个年代能在母亲面前撒娇,好像是非常奢侈的事。
⑥暴雨已经结束了,在地里干活的父母已被雨浇个透湿。裤管卷得老高,雨中的父亲一边往家跑,一边“哦哈嘿,哦哈嘿”很有节奏地喊着。那个时候,他们也都还是年轻,年轻得使我们记不起那些年月里生活有多艰难,只记得他们每次从雨中赶回来时,陡然间家里溢满了温馨。一家人都在,哥哥姐姐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管玩耍,因为有父母在呢!母亲会闲下来,低着头安心纳她的鞋底或缝缝补补;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远远地,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仿佛整个村子在舞蹈,变得婉约、优雅起来。
⑦还有些雨,不大不小,反正知道它要来了,左邻右舍都手忙脚乱地一起来帮忙。谁家晒在外面的稻谷麦粒,谁家的棉被衣物,那时一定要赶在雨前抢收完毕的。一阵紧张的忙乱之后,大雨就来了。粮食、衣物丁点儿也未被淋,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那一刻,有简单、满足、胜利、幸福的笑容写在脸上。
⑧乡村的一场及时雨后,会有泥土、绿叶散发出清新的味道。能看到天边拱出美丽的彩虹,能听到欢快的鸟儿一阵清亮的歌唱。干涸已久的田渠、沟壑、池塘顿时灌满了琼浆。乡村人最愿意看到的是种子突然冒出了牙尖尖儿。本是蔫了下去的秧苗与一场雨相遇后,一根根一簇簇有棱有角地鲜活起来了。
⑨那个时候的雨好像会和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牵连在一起的。
⑩时过多年,我在慢慢老去,对雨的感受愈发地迟钝了,甚至时常根本不愿意看到一场雨的到来。每天都要看天气预报,提前添衣带伞,仿佛雨来的时候,是它独自的行为,与我的情感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
⑪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像七岁的女儿一样站在大街上去淋一场属于自己心中的雨?
(有删改)
17.本文第⑤~⑧段作者回忆了儿时下雨的四个美好片段。根据你的理解,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填写相应的小标题。
18.说说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好在哪里。
①我们姊妹很多,那个年代能在母亲面前撒娇,好像是非常奢侈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是蔫了下去的秧苗与一场雨相遇后,一根根一簇簇有棱有角地鲜活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远远地,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仿佛整个村子在舞蹈,变得婉约、优雅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你的理解,从行文结构、表现手法、文章主题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谈“雨”在文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名著阅读(11分)
21.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如泼辣狡诈的虎妞,温柔善良的小福子,善解人意的杨太太,宽容大度的曹太太等,她们形象生动,个性鲜明,成为作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B.“面黄肌瘦,大脑袋,细身子”这是长篇小说《红岩》中“小萝卜头”的形象。《红岩》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
C.“祥子与车”是贯穿《骆驼祥子》整部作品的线索,围绕这条线索,作品重点写了祥子的“三起三落”,表现了这一悲剧人物的悲惨命运。
D.《红岩》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白公馆,另一个是渣滓洞。
22.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甲】
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乙】
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拉车少卖点力气而多争一两个铜子,都使他觉到满意。他占了便宜,别人就吃了亏,对,这是一种报复!慢慢的再把这个扩大一点,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是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撒无赖。初一上来,大家一点也不怀疑他,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他利用着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借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人家要债,他会作出极可怜的样子去央求宽限;这样还不成,他会去再借二毛钱,而还上一毛五的债,剩下五分先喝了酒再说。一来二去,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出了,他开始去骗钱花。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
(1)你依据对整本书的阅读,从主客观角度辩证的分析,用一句话概括“他”变化的两方面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怡宝同学阅读名著有圈点批注的习惯,她用波浪线表示佳句,用圆点表示质疑,用直线表示需要重点领会。对于【甲】段文字,①她波浪线画出“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请你依据她的思路写出她的“批注”;②她在“转的陀螺”下面标出圆点,并批注道:“为什么用转的陀螺作为喻体呢?”请你回答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写作(60分)
23.作文。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见,萧红遇见鲁迅先生,在他的支持下,于是有了《生死场》的发表;吕蒙遇见了孙权,在他的劝说下,吕蒙“非复吴下阿蒙”;魏巍遇见了一群“最可爱的人”,感动于他们纯洁和高尚的品质、坚韧和刚强的意志、淳朴和谦逊的气质;陈子昂遇见了幽州台,杜甫遇见了泰山……许多的遇见,让我们生命的情境从此就不一样了。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进行写作。
要求:(1)主题积极正面,能充分反映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2)书写工整,说真话,抒真情;(3)不出现地名和人名,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1.(1)①.湃 ②.薪 ③.qiè (2)①.连词 ②.介词
【解析】
【小问1详解】
(1)心潮澎湃: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湃:读作 pài;
(2)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薪:读作xīn;
(3)锲而不舍:读音qiè ér bù shě,意思是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小问2详解】
(1)根据“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是三个并列的连词,“和”,连词,表并列;
(2)根据“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是介宾结构,“在”,介词,表示动作、情状所涉及的处所、时间、范围等。
2.①.独坐幽篁里 ②.惟解漫天作雪飞 ③.凭君传语报平安 ④.无则加勉 ⑤.下自成蹊 ⑥.苟利社稷 ⑦.将军百战死 ⑧.壮士十年归 ⑨.此夜曲中闻折柳 ⑩.何人不起故园情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篁、惟、漫、凭、勉、蹊、稷、园”等字的正确书写。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