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7日
资源编号 39184

扬州市江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12-09 八年级上册 0 56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扬州是一个梦。一个被唐诗宋词浸润的梦,被传说逸闻渲染的梦。这梦是一幅历久弥新的卷轴,烟柳长堤,碧波曲桥,水xiè(     )塔影;是一位鹤立鸡群的女子,红袖拂柳,纤巧柔媚,风姿绰约;是一阕耐人寻味的婉约词,清丽婉转,闲愁凝眉,款款漫吟。

扬州不只是个梦!山水草木皆彰显着“运河长子”的风采。千年运河,文脉传承,从蜀冈之巅栖灵塔向南眺望,如明珠般的文峰塔、大运塔、天中塔镶嵌于运河之畔,美不胜收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渲(         )染                 水xiè(         )

(2)文中四处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历久弥新 B.鹤立鸡群 C.耐人寻味 D.美不胜收

(3)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扬州不只是个梦!

解说:此句运用感叹号,语气比第一段“扬州是一个梦”更强烈,意思也更进一层。

B.山水草木皆彰显着“运河长子”的风采。

解说:这个句子主干是:山水彰显风采。

C.是一阕耐人寻味的婉约词,清丽婉转,闲愁凝眉,款款漫吟。

解说:此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D.如明珠般的文峰塔、大运塔、天中塔镶嵌于运河之畔

解说:画线的两处在句子中的成分相同。

二、选择题

2.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语句最连贯的一项是(     )

不同的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________;读忠烈传,宜________;读奸佞传,宜________。

①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②击剑捉酒以销愤③吹笙鼓瑟以扬芳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①②③

3.下列有关文章内容和相关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讲究韵律和形式。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和杜甫的《春望》都是律诗,每两句成一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B.山水小品文,展现山川风物之灵秀。《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亦是写山水的佳作。前者表现了沉醉山水的愉悦,后者流露出鄙弃尘俗的情感。

C.散文,“形散神聚”。《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主线,而《藤野先生》则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暗线,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明线。

D.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的特征。《苏州园林》突出了“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的总特征,《中国石拱桥》则突出了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

三、句子默写

4.名句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之塞上》)

(3)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7)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慨叹日暮途远,空有才华却难有作为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5.综合性学习

互联网时代让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以另一种形式传递得更远,感动了更多的读者。为此学校开展以下学习活动。

(1)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字以内)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充满着感人至深的力量。12月18日晚,由扬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演出的舞剧《朱自清》片段《背影》在河南卫视和B站同步首播,当晚就冲上热搜。

这段舞剧片段,再现了那段感人至深的父子情深。昏暗的月台上,大雪纷飞,父亲佝偻着身体,给儿子提着行李,把儿子送上火车后,父亲嘱咐他等一下,随后自己有些艰难地在月台爬上爬下,买来一捧橘子。途中被行人撞了一下,橘子散落一地。此时,画面仿佛突然静止了一般,朱自清化身一位旁观者,他看到自己和父亲,用舞蹈表现了一段父子的双人舞。这段舞蹈,感人肺腑。

舞剧播出后,引发了网友热议。

@嗅不到的满院蔷薇:送行那一段,看到橘子落地,我破防了。

@拿着键盘给我冲:看父亲,思自己,我再也不能躺平了。

(2)你能说说网友热议中的网络热词“破防”“躺平”的含义吗?(任选其一即可)

我选“_______”,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友小贝对你说:“这舞剧真感人,我想邀请你和小颖后天下午两点去我家一起上网搜看,你问问她能来吗?”第二天,你遇到小颖,应该怎样向她转述小贝的话?

(4)看完舞剧你心潮澎湃,舞剧的画面和课文的文字不断地在你的脑海里闪回,你也忍不住跟了一帖。

跟帖: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题

6.根据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体验,判断A、B分别是谁?

A曾是国民党军官,领导了平江起义,建立了湖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参加了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他生活简朴,同士兵生活没两样。他身体健壮,非常喜欢孩子。( )

B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他童年面对父亲和学堂教员的暴躁,养成反抗的性格。后来去长沙读书,接触到进步书刊和进步人士,不断成长。( )

六、名著阅读

7.根据你对《昆虫记》的阅读体验,回答问题。

(1)《昆虫记》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在他的笔下,_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________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2)请结合下面文段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以人性观察虫性”(巴金语)的。

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它全神贯注地守护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否则后果自负。它那狰狞的样子和激动的动作的确把那些怀有恶意或无辜的外来者吓了一跳,把那些鬼鬼祟祟的家伙赶走以后,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七、语言表达

8.某出版社计划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行八上选读名著,邀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任选一部,撰写一段腰封文字。

【提示】腰封也叫书腰,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以配合行销或书籍推荐。好的腰封设计精美,宣传语言精当到位,能很好地推介书籍。如《朝花夕拾》腰封文字为:

鲁迅一生的回忆都在里面!童年趣事,跃然纸上;人情世态,清新隽永!

我选(     );我撰写的腰封是:________________

八、诗歌鉴赏

9.山中雪后              郑燮〔清代〕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注: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为忌者所阻,不得入试”,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所以他经常在诗词作品中抒发身世之慨。

(1)本诗语言凝练,用词精妙,试分析第二句中“寒”字的妙处。

(2)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九、课外阅读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无部伍行陈,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伍行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士卒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选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将军屯:率领军队驻防。②部伍行陈:部队的编制和军队的行列阵势。③刀斗:即刁斗。铜制的军用锅,白天用它做饭,夜里敲它巡更。④莫府:即“幕府”,古代将帅办公的地方。⑤远斥候:远远地布置哨兵。

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及 孝 景 初 立 广 为 陇 西 都 尉 徙 为 骑 郎 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介胄之士(            )            (2)改容式车(            )

(3)居久之(            )               (4)而苦程不识(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2)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周亚夫军细柳》)

13.《史记》刻画人物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试分析李广、程不识在治军上的异同。

十、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作为最早确定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基准点。中国人最先观察到在循环往复中,每隔一定的日子,太阳就显得那么低,影子显得那么长。这就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冬至”。两个冬至间的时间间隔为“岁”,岁的长度被称为“岁实”。我国南朝的大明历的岁实已经相当精确,而到了宋朝的统天历的岁实(3652425天)已经和现在的公历平均年长完全一样,但比公历的行使时间早了300多年。

材料二

冬至是古人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祖、贺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唐宋时的冬至,朝廷上下都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很多地方,冬至要吃饺子,“饺子”谐音“交子”,子月是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阴阳在这里交替、交换。冬至太阳最少,阳气最弱,阴气最重,所以与祖先最为接近,冬至也成了祭祀的节日。

冬至何以被如此隆重对待?虽然天气酷冷,百废待举,但阳气已复莅人间,在看不到的地方拱动、集聚、成长,继而才有百花盛放,草木萌发,万物复苏,生活便有了新一年的谋划和希望。

材料三

至者,极也。冬至、夏至,是“最冬天”“最夏天”的意思。它们是全年最重要的两个节气。冬至最阴,夏至最阳,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中国人的阴阳思想,阴阳辩证统一、阴阳相互转化的观念,都与此有关。

由冬至、夏至开始,二十四个“节”逐步成体系地被归纳出来。每个“节”有它特有的气候、气象、气质、气韵,并对动植物、人和农耕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就是“节气”。就这样,中国人终于建立起宏大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并深入到哲学、精神层面,成为农耕时代中国人的“文化时间”。

14.材料一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5.根据材料二,说说称冬至为“冬季的大节日”有哪些原因?

16.某年冬至恰好下雪,一电视台主持人触景生情,感叹道:“看到这幅雪景,让我们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冬至,冬天到了。”他的说法正确吗?请根据材料三加以判断并阐述。

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普及“身边的文化遗产”知识,有关部门准备为初中生编写“二十四节气”非遗读本。具体到“冬至”这一节,结合对上面三则材料的理解,你认为下面哪一项内容不宜编入?请简述理由。

冬至阳生春又来

我选(     )(填序号即可)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

汪曾祺

(1)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大人小孩都听得很熟了。

(2)“有旧衣烂衫找来卖!”

(3)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专收旧衣烂衫。

(4)“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

(5)我好像只看见这人走来走去,吆喝着,没有见有人买过他的化风丹。

(6)黄昏以后,直至夜深,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

(7)“壁虱药!虼蚤药!”

(8)壁虱即臭虫。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着,挨不到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

(9)有时有苗族的少女卖杨梅、卖玉麦粑粑。

(10)“卖杨梅——!”

(11)“玉麦粑粑——!”

(12)她们都是苗家打扮,戴一个绣花小帽子,头发梳得光光的,衣服干干净净的,都长得很秀气。

(13)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

(14)“椒盐饼子西洋糕!”

(15)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16)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非常简单,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做了糕点铺的小伙计。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

(17)这孩子是个小大人!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18)每天下午,在逼死坡①前要过龙云②的马。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他很爱看这些马。黑马、青马、枣红马。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

(19)“椒盐饼子西洋糕!”

(20)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

(21)放了学的孩子,也觉得他吆喝得好听,爱学他。但是他们把字眼改了,变成了:捏着鼻子吹洋号!

(22)昆明人读“饼”字不走鼻音,“饼子”和“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们在他身后模仿:“捏着鼻子吹洋号!” 这又不含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这些上学的孩子比卖糕饼的孩子要小两三岁,他们都吃过他的椒盐饼子西洋糕。

(23)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这是一条很长的、僻静的巷子。穿过这条巷子,便是城墙,往左一拐。不远就是大西门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饭去的。他把糕饼交回到柜上,才去。虽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头,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没有挎着浅盆,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他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来看看。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捏着鼻子吹洋号!……”

注释:①逼死坡:地名,在昆明市内。②龙云:民国时期的“云南王”,曾独掌云南军政大权18年。

18.通读全文,说说第17段中“这孩子是个小大人!”包含了哪两层含义?

19.第16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0.请仿照下面示例,并结合具体情境,为文中苗族少女“卖杨梅”的吆喝进行叫卖设计。

专收旧衣烂衫的中年女人

吆喝声:——尤旧衣烂衫……找来卖……

叫卖设计:声音要高亢悠长。把“有”字切成“——尤”字,破空而来,传得很远。“旧衣烂衫”稍稍延长,“卖”字余韵不尽。

卖杨梅的瑶族少女

吆喝声:

叫卖设计:

21.这篇小说写了很多吆喝声,结尾的那一声吆喝最耐人寻味。请仔细品读,说说其中包含了怎样的意蕴。(温馨提示:请留意加点词语哟)

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捏着鼻子吹洋号!……”

十一、作文

22.“低着头干什么?看我”“看我干什么?看黑板”“看黑板干什么?看书”“一路走过来就你们班最吵”“没人举手我就点名了”“那个长得最痛的,你来回答”“我再耽误大家两分钟”“今天体育老师生病了,我来帮他代课”……

这些“教师经典语录”,勾起了你对哪位老师的亲切、温馨或有趣的记忆?请写写你与这位老师的故事吧,所写内容不能与老师语录一点关系也没有哟。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2)内容真实,情感真挚,注意表达要得体。(3)不要写真实的校名、地名,老师的名字一律写成“张老师、王老师”等。(4)不少于600字。(5)认真书写。

 …………

参考答案:

1. (1)  xuàn     榭

渲染:读音xuàn rǎn,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地形容;水榭:临水或在水上的供人游玩和休息的房屋。榭,读 xiè。

(2) B

A.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此处形容扬州历史悠久富有活力有很重要的价值,使用正确;

B.鹤立鸡群: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此处形容扬州,使用不正确;

C.耐人寻味: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此处比喻扬州内涵丰富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使用正确;

D.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此处形容扬州名胜古迹很多、很美,使用正确;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扬州市江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918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