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1日
资源编号 38853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12-04 九年级上册 0 3,25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测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随着西欧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与雇主逐渐形成的生产关系性质是(     )

A.原始主义               B.封建主义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2.14世纪前后,西欧社会萌发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

A.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B.自由放任理论产生

C.城市自治司法独立                                    D.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3.13-14世纪,欧洲大多数贵族将其地产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则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多村行政事务。这表明,当时欧洲(     )

A.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B.新兴市民阶层的迅速发展

C.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D.基层地方自治模式的出现

4.下面示意图空白框中应填写的内容是(  )

A.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                                B.西欧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

C.西欧手工业的发展                                    D.西欧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5.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早期资产阶级产生。成为早期资产阶级的是(     )

A.国王                                                            B.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银行家

C.农民                                                            D.农奴

6.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11、12世纪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个青春期,达到了它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修订                     B.庄园经济的兴起和封君封臣制度的确立

C.教权的削弱和王权的加强                         D.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产生

7.十四、十五世纪,被教会禁止的双人舞蹈开始盛行,舞蹈活动是如此地普及与频繁,以至于教会不得不承认舞蹈的作用。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人文主义思潮的流行                                B.民主自由思想的启蒙

C.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D.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8.下表是根据13世纪西欧庄园法庭留下的记录整理而成。据此可见庄园法庭所起的作用是(     )

A.维护领主的利益                                       B.维护佃户的利益

C.维护农奴主的利益                                   D.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9.佛罗伦萨诗人彼特拉克在他撰写的抒情诗集《歌集》中,直言不讳地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另一位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上述观点体现出的思潮是(     )

A.人文主义               B.君权神授               C.殖民主义               D.霸权主义

10.图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拉斐尔的作品《椅中的圣母》。画中圣母的原型出自一位罗马少妇。拉斐尔在一次宴会上看到她正温柔地注视着心爱的小宝贝,便立即拾起一块木炭,将这个动人的情景速写下来,随后就创作了这一“神来之作”。该作品(     )

A.宣扬了神权神性,弥漫着宗教神秘色彩       B.体现了女性之美,饱含着人文主义精神

C.充满了生活气息,洋溢着享乐主义情绪       D.塑造了母亲形象,彰显着女权主义思想

11.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你认为这个“兴”的含义是指(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神学文化的复兴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12.下边两幅作品分别出自重庆大足宝顶山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其相同之处是(     )     

    养鸡女                                            《蒙娜丽莎》

A.体现妇女地位提高                                    B.展示精湛雕刻技艺

C.源于本土宗教题材                                    D.反映人们现实生活

13.“文艺复兴时期,人民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      )

A.全面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几乎蔓延到了西欧所有国家

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14.研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右图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某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示意图。据图可知,这位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麦哲伦                                                           D.达·伽马

15.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传入欧、亚、非等大洲;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如小麦、水稻等。促使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开辟            D.阿拉伯帝国扩张

16.1492年,一位探险家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519—1522年,另一位探险家的船队从欧洲出发,在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后,又回到了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这两位探险家分别是(     )

A.哥伦布和迪亚士    B.达·伽马和麦哲伦   C.哥伦布和麦哲伦     D.迪亚士和达·伽马

17.同学们在开展“中外海路交通发展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搜集到下面一幅示意图。该图所示历史事件的结束距今(     )

A.500周年                B.503周年                C.530周年                D.535周年

18.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中写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黄金的欲望:执著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材料中的“你”指的是(     )

A.麦哲伦                  B.迪亚士                  C.哥伦布                   D.达·伽马

19.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A.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D.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20.这个国家采取海盗式的抢劫、贩卖黑人奴隶同一般的商业结合。1588年打败头号殖民国家–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并由此开始在海外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8世纪下半叶确立世界霸主地位,号称“日不落帝国”。材料中的“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葡萄牙

21.20.下面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序号①为火器、机械制品等,那么序号②、③可能是(     )

A.黑奴、烟草           B.黑奴、火器           C.黄金、枪支            D.烟草、丝绸

22.“……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的‘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黑色货物”将会被贩卖到(     )

A.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23.下列图片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A.导致“日不落帝国”产生

B.促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24.16世纪后期,欧洲出现了一批女王地图。如图所示,女王的整体形状是欧洲,其头部的位置是西班牙,意大利和丹麦为其双臂。女王眼望非洲,脚踏亚洲。该地图象征(     )

A.意大利和丹麦最早从事殖民扩张

B.西班牙在亚洲建立殖民帝国

C.西班牙成为当时的欧洲霸主

D.非洲尚未被殖民掠夺

25.对如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除南极洲)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主要有荷兰、法国、美国等

C.第③段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4分)

26.中世纪西欧逐渐产生新的文明,多元化是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的重要特征。(12分)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衰亡之后,欧洲坠入了文化凌夷、学术凋敝的境地。罗马帝国末年兴起的基督教迅速在各个蛮族王国里取得了思想上的统治权。

——摘自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

材料二  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对封臣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封臣应对封君履行的义务则更多。

——摘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三  

材料四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概括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2分)

(3)依据材料三,说说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什么。图中的“自营地”由谁直接经营?“份地”是什么人的生活来源?(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与中国等城市相比,有什么特点?(2分)

(5)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世纪西欧社会多元化的表现。(至少写两点)。(2分)

27.材料一: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日,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12分)

——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

材料二: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时,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哪位历史人物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哪部书籍?(4分)

(2)材料二中的三位人物是欧洲哪一场运动的代表人物?该运动提倡的思想是什么?图一A是哪位历史人物?身为这场运动的先驱,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使白话文逐断普及开来的是哪次运动?哪位人物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写出这次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2分)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受。(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材料二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92年,欧洲许多国家纷纷为哥伦布举行纪念活动,为其立碑歌颂他。但此举也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1)材料一中“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主要是什么人?试举一例说明他们“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6分)

(2)材料二中的“地理大发现”指什么事件?为什么它能“拉开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4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2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手工工场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度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掠货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的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

材料三  三角贸易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原始资本积累的性质,并将体现这一性质的句子在材料中找出来。(3分)

(3)材料三中的C大陆是哪位航海家发现的?从B至C航线,贩运的“黑色货物”是什么?(4分)

(4)上述材料体现的殖民方式为“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出现提供了什么条件?材料一与材料三之间有何联系?(4分)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C

【详解】雇主向工人提供原料,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工人与雇主逐渐形成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2、D

【详解】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故D符合题意;庄园经济在14世纪前后开始走向瓦解,排除A;自由放任理论与经济上的表现无关,排除B;城市自治司法独立与经济上的表现无关,排除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885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