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宿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1日
资源编号 38184

宿迁市宿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11-21 九年级上册 0 1,07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30分)
1、下面是小语同学读书时摘抄的一段文字,请你帮他完成以下题目。(8分)
    站起来,是一种(   )的境界,(   )的气概,(   )的精神,(   )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蓬勃的冷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qù 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志气从屈辱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诚然,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直插云xiāo 的擎天柱;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叱咤 (   )万里的风雷。但你至少能站成一种正气,一线坚贞,一份坦荡。
(1)在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一个恰当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组是(      )(3分 )
① 超然  ②凛然   ③昂然   ④嫣然
A.① ② ③ ④   B.④ ① ② ③   C.① ④ ② ③   D.② ③ ① ④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不可小qù(      )    直插云xiāo (      )    叱咤万里(      )
(3)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课文原句填空。(11分)
(1)而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2)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3)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古诗文中常常充盈着“国之大者“的精神气度:读《岳阳楼记》,我们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感受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读《行路难》(其一),我们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感受到李白一往无前的精神。
(5)小语同学整理诗文,请根据表中信息,帮他填写与“雪”相关的内容。(4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泛指杰出的文人。
B.“欢迎英雄们凯旋归来!”这个句子其实是个病句。
C.“我悲伤着你的悲伤”中的“悲伤”依次是动词和名词。
D.“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这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4、综合性学习(8分)
    学校准备在开学初开展以“我们爱劳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2022年4月,有关部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从2022年9月开始执行。劳动将从综合实践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
材料二∶国家领导人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材料三∶某校举行校所共建劳动基地活动,农科所博士团带孩子们种下基地建成后的第一季农作物——油菜。每个同学负责一小排作物养护。孩子们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1)探究以上三则材料,从中概括出三条关于劳动的道理。(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将要布置一面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宣传墙,请你为“宣传墙”设计两个栏目。(2分)
  栏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文的妈妈担心劳动课影响孩子的学习,想让她在劳动课时向老师请假。如果你是小文,将怎样劝说妈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6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5-10题。(25分)
【甲】 别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①柳轻明②,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欧阳修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别滁》诗就是当时所作。①浓烂:形容鲜花灿烂。②轻明:一作“轻盈”。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
【丙】修始在滁洲,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①,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③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④,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⑤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⑥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②机阱:陷阱。③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④润身:修身养性。⑤宽简:宽松简易。⑥便:安逸,安适。
5、小语觉得【甲】诗前两句写得美,请用诗意的语言帮他描绘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文说【甲】诗、【乙】文都写“醉”,原因是不相同的,请写出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8、请用“/”为下面这句话断句(限三处)。(3分)
  学 者 求 见 所 与 言 未 尝 及 文 章 惟 谈 吏 事。
9、翻译。(6分)
(1)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尔遇事不敢忽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晓寒《赶鸟的孩子》,完成11-14题。(18分)
    ①老屋对面有一块菜地,那是一家人的菜篮子。从夏往秋走的时节,母亲会在那里陆续种下萝ト、白莱,还有香菜和蒜。A】秋渐渐转深,第一场霜降临,到处一片白,看上去毛茸茸的,但菜地好像忽略了寒冷,萝卜缨子似涨潮般覆盖了裸露的泥土,白菜身子也一个劲地胀起来。那旺盛的绿色,像一片浓缩的春天。
②这时候,一群鸟如约而来,有二十多只。这是一群与众不同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腹部有一小块黑色,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我们不认识,把它们称为长尾巴鸟。它们盯上了我家的菜地,专吃菜叶子,菜长成了,它们就来,菜没了,它们就走。
③起先,母亲并没怎么在意,说弄个稻草人吓一吓吧。父亲费了番心思,稻草人弄得有模有样,戴了帽子,穿了衣服,一只手里还举着根细细的竹竿,竹竿另一头吊着块小石头,风一吹来回摆动,像谁的手在不停地挥舞。刚开始似乎管点用,那群鸟围着稻草人飞来绕去,就是不敢落下。可没过两天,它们就识破了这个招数,把稻草人晾在一边,毫无顾忌地飞到地里大快朵颐。群鸟过后,菜叶到处是洞,七零八落。
④看到好好的菜被鸟糟蹋了,母亲心疼不已。假人没用,母亲就催我“亲自下场”。我很乐意领受这个任务,就赶个鸟嘛,又轻松又好玩,比在家扫地或去外面扯猪草舒服多了。我在屋角的竹林里折了根竹丫,抓在手里,满怀信心地去了菜地。
⑤我刚一出现,它们就发现了我,呼的一下全飞走了,落在旁边的一棵枫树上,冲着我叫个没停。我心里高兴,它们到底还是怕我的,果然不用费什么力气。我朝它们挥了下手里的竹丫:你们就大声地叫吧,我来了,再也别想吃我家的菜了。
⑥菜地狭长,有好几十米。那群鸟叫了一会,见我没有进一步行动,便从树上飞下来,到菜地的另一头去了。它们扇动着翅膀,边吃边叽叽喳喳地叫着,我不知道在说什么,但那声音听起来充满了快乐,像在庆祝什么,又像在向我挑衅。我挥动起竹丫,嘴里吆喝着追了过去。它们见了,呼的一声,一齐飞回到枫树上。我刚喘口气,它们又伺机飞向菜地的另一头。我只能左追右赶,像在和它们做一场游戏。
⑦霜还没有化,风一阵比一阵硬,但我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折腾了一阵,我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我生自己的闷气,也生那群鸟的气。我随手抠了把泥土,朝那群鸟扔去。它们抬起头对着我喳喳地叫了几声,声音干涩,好像比我还气。
⑧那段时间,我天天守在菜地里,一边徒劳地追赶那些长尾巴的鸟,一边想着该如何对付它们。我烦它们,把我家好好的菜弄得乱七八糟;我知道,它们可能也烦我,我的到来,阻碍了它们心无旁骛地享受盛宴。在这场拉锯战中,我和这群鸟儿不知不觉成了敌人。
⑨我把这事跟哥哥说了,哥哥帮我出了个主意。他说,抓两把谷,拌上农药往菜地里一撒,那些鸟儿一个也逃不掉。我一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简单省事,一了百了。
⑩可不知怎么的,事情被母亲知道了。母亲指着我俩厉声责问,声音比哪一次都大:它们就吃了一点菜叶子,赶一赶就行了,你们却想下这样的手?鸟的命也是命啊!【B】我和哥哥一下子蒙了,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竟然会招来母亲的盛怒。
⑪我俩低着头杵在那里,别说回话,连大气都不敢喘。停了一会儿,母亲对我说,你也不用去管了,菜叶子吃光了算了。
⑫事后才知道,最后那句是母亲的气话。第二天一早,她拿着镰刀去了菜地,一连干了好几天,在菜地里支起一些树枝,树枝上面搭满了荆棘。那群鸟照旧来,只是没原来那么放肆了,它们虽然胆大,但也不敢钻到那些荆棘里面去。
⑬再后来,我们搬走了,老屋也拆掉了,那片菜地成了荒地,那群鸟儿也不知所终。但母亲的那番教训,这么多年始终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难以忘记。
⑭前些日子,我回老家,又看到了一群同样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哥哥家菜地的上空盘旋。我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
11、小语在阅读③- ⑫段后,画一个思维导图。请帮他把情节补充完整。(4分)
12、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6分)
【A】描写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加点词语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分析选文第⑦段中“我生自己的闷气,也生那群鸟的气”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的母亲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有关内容进行概述。(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梁启超《疫苗是怎么起效的?》,完成15-17题。(9分)
①1796年,科学家爱德华 詹纳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8岁男孩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
②但是为什么它是有效的?
③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
④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力道不足。
⑤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
⑥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力。还有另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我们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而进一步分离出抗原中的特定成分,比如蛋白质或者多糖,这类型疫苗可以立即触发特定反应。
15、选文介绍了疫苗起效的原理,请简要概括其过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对是否接种疫苗的问题,隔壁王大伯觉得没必要接种,认为大多数人群都接种了,自己现在不接种也不会被感染。作为社区宣传员,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8分)
18、校文学社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编辑小语在选编艾青的代表作时遇到了困难,下面哪两首诗更适合入选本书?(      )(      )(4分)
A.《鱼化石》                        B.《献给乡村的诗》
C.《刈草的孩子》                    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9、阅读艾青的《树》把对话补充完整。(4分)
    小文:初读诗歌《树》,觉得是一首写景状物诗,描写根须缠在一起,树干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再读诗歌发现,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的,这就给我们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语:如果第三遍读诗歌,我会先了解诗歌的背景: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尽管过去有外国人侮辱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但作者意识到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深刻主题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60分)
20、按要求作文。(60分,含书写5分)
生活中,我们发现∶优秀的人自带光芒。那光,会照进黑暗,会唤起斗志,会引领我们走出迷惘,会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曾经有怎样的人、事、物成为了照亮你的那一束光呢 ?
请以“那一束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
…………
参考答案
1、(1)A   (2)觑 ;霄;zhà。   (3)示例:青松,在风雪的肆虐中,站成笔直的英姿。
2、(1)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2)人迹板桥霜   (3)月是故乡明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①原驰蜡象    ②云横秦岭家何在   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宿迁市宿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https://www.0516ds.com/3818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