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卷Ⅰ 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 )
A.云南 B.北京 C.浙江 D.陕西
2.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干栏式建筑 C.打制石器 D.骨耜
3.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
4.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5.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6.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
7.《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把品德高尚和能干的人选出来),讲信修睦。”其中,最能体现“选贤与能”的制度是( )
A.君主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8.《封神榜》播出后,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响应。剧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大禹治水 D.黄帝大战蚩尤
9.《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 )
A.定期朝见周天子,汇报政务 B.进献贡物
C 服从周王调兵,保护周王 D.定期服役
10.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
11.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朝代众多。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 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
12.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 )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13.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实行分封制 B.诸侯争霸 C.贵族等级 D.全国统一
14.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yu),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开凿灵渠 B.修筑长城 C.治理黄河 D.修筑都江堰
15.下图是《战国形势图》,其中④所示位置代表的国家是( )
A.秦 B.燕 C.赵 D.楚
16.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 “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 “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朋的思想 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17.“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主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 夏朝 B.秦朝 C.商朝 D.西汉
18.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朝时,在中央也设置了类似职责的官员,负责掌管监察事务。此官员的名称是(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皇帝 D.太尉
19.观察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 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20.“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当时,“统治者”是向谁投降?(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21.2020年12月17日,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趟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次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无畏探险。这位“天外来客”名字中的“嫦娥”,据说本称妲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这位西汉皇帝( )
A.增加赋税徭役 B.倡导勤俭治国 C.实施“推恩令” D.设置西域都护
22.他一改王朝之初“无为而治”的政策,加强集权和对经济的控制,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思想地位。他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光武帝
23.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 )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
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 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
24.“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25.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 )
A.百家争鸣出现 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藩镇割据形成
卷Ⅱ 非选择题(共50分)
26.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由于“轩辕”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后人是怎样尊称他的?
【方式二歌谣学史】
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夏桀本是亡国君,汤灭夏建商朝。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分封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2)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我们会得到什么启示?
【方式三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3)图一和图二中的诸侯国最早是由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形成的?图一、图二反映的史实处于哪一朝代的统治之下?
(4)图一中首先称霸的是哪位,战国后期最强的是哪国,他们成为强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5)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27.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完先秦历史之后,开展了一次主题为“中华文明,光芒四射”的擂台赛,分为农耕篇、大变革篇、科技文化篇三个模块来进行考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模块一 农耕篇
(1)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请你写出这两大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
模块二 大变革篇
(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战国时期谁的变法主张?他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模块三 科技文化篇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请结合所学完成上表。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西汉建立之初,“民失作业,而大饥懂(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2)依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西汉前期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概括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统治者积极实施治国安民政策的影响有哪些?
…………
参考答案
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2019年)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应该去170万年前的云南,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2、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