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6日
资源编号 35763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10-21 八年级上册 0 1,70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苏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美丽,不仅仅有富(shù)    ▲  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依旧有青山叠翠、碧水常流的生态:不仅仅有秀丽山水对城市的青(lài)   ▲  ,更有深厚人文精神的绵(gèn)  ▲  和弘扬:不仅仅有现代化的城市风貌,更有现代城市文明的内(hán)   ▲  和依然博动着的优秀文化基因。有人认为,在苏州这样一个经济发达地区谈文化,其实这里的文化已经超乎了物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富(shù) _________  ②青(lài) _________  ③绵(gèn)_________  ④内(hán) _________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②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名句默写。(8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川》)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有误的是哪一项?(3分)(       )

  A.著名演员王刚把和坤这个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他多才多艺,组织能力强,在我们整个年级鹤立鸡群,是学校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C.搭乘“比闪电还迅速”的太空云霄飞车飞往银河彼岸,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宇宙探险。

  D.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核物理学家于敏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4.名著阅读。(10分)

(1)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填写表格中的相关内容。(3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在此以前,我得继续写我的报道,因为我们已经写到红军在西北的会师。我把毛泽东主席关于这六千英里的长征的旧体诗附在这里作为尾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请简要说说“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的起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联系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各用一个短语概括完整《七律·长征》中依次为我们展示的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踏岷山雪。(2分)

(3)学校将《红星照耀中国》列为“大阅读活动”的必读作品,请你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为这部“红色经典”写几句推荐语。(不超3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6分)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1)根据材料一,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哀转久绝”所描写的景物应该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节气之间。(2分)

(2)后两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介绍。(2分)

(3)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蔬果

B.把节气知识收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D.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5-6题。(5分)

渡荆门送别                                              饯别王十一南游

李白                                                                  刘长卿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①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②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③白苹:一种水草,花白色.

6.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说说下面诗句中的加点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2分)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两首诗同为送别诗,所写的内容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小题。(12分)

冷泉亭记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①,风泠泠②,可以蠲烦析酲③,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④又潺湲⑤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⑥,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选自《白氏长庆集》)

【注释】①渟(tíng)渟:水停止不动的样子。     ②泠泠:形容风清凉。

③蠲(juān)烦析酲(chénɡ):消除烦闷、解除困乏。蠲:消除、去除。      ④矧(shěn):况且。     ⑤潺湲(yuá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⑥俗士:指未出家的人,与出家人相对。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余杭郡/为最                      B.而/撮奇得要

C.吾/爱其泉渟渟                    D.可垂钓于/枕上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尤(        )             (2) 隅(        )        (3)辄(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描写的对象是冷泉亭,为什么文章一开始要写余杭郡、灵隐寺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12-14题。(8分)

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

①“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

②牛是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象征。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爱牛、救牛、颂牛的一个原因。“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画家李可染也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计得失、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

③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象征。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喻,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像其父亲钱玄同所寄望的,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

④牛是勤奋耕耘、吃苦耐劳的象征。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五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勤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耕耘出来的。

⑤“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就要使出“牛力”。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每个人都“牛劲十足”“牛气冲天”。

(来源:《人民日报》陈凌2021年2月11日第4版,有改动)

12.阅读全文,在第③段横线处补充两个合适的四字词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梳理第④自然段的论证思路。(2分)

首先,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强调成绩的取得、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勤奋耕耘、吃苦耐劳。

14.下面的材料作为事实论据补充在文章的第②自然段合适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他向古代典籍钻探时,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从唐诗下手,不动声响,无声无闻,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18题。

老杨树下

舒小骅

    宿舍楼前耸立着一棵老杨树,纹理粗糙的枝干奋力托举起硕大的树冠。入夏来,树上缀满大大小小浓密的叶子,犹如撑开一把遮阳的巨伞,为树下乘凉的老人、玩耍的孩子提供着清爽和绿意.

    午后,我正在赶写一篇文章。窗外由远而近传来“叮啷、叮啷”的铁板敲击声,稍后便响起了“磨剪子嘞戗菜刀”的悠长吆喝。思绪被搅乱,我刚停住笔,猛然间,窗外爆发出争吵——“你磨刀怎么这么贵呀!不能便宜点吗?”“你打听打听,眼下都这个价。”眼看文章根本没法继续写,我迅速穿上外衣开门下楼。

    树荫底下横了一条绑着磨刀石、悬挂小铁罐的长凳。旁边有个拿菜刀的老太太正与身材消瘦的磨刀师傅侃价。师傅有把子年纪了,穿着一件围裙式的粗布工作服,脸上胡子拉碴的。他磨一把莱刀要6元,老太太不干,坚持只给4元。我想让二人生意尽快做成好早点走人,就劝他俩:“你们各让一步,5块钱磨了吧!”磨刀师傅没吭气,撩起衣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抬起一双被细密皱纹围裹的干眼狠狠地瞪了瞪我。老太太转过脸来,像要打架一样冲我吼道:“凭什么要5块,这1块钱你替我出?”我本想给双方打个圆场,却没料到两面不落好,只得闭上嘴在一旁傻站着。争执双方各不相让,僵持了一会儿,不欢而散。

    “你这是何苦呢!”我在一旁轻声埋怨磨刀师傅说:“5块钱给她磨了算啦,不就是少收1块钱嘛!”“那不成!”磨刀师傅断然拒绝:“少收她1块,待会儿你要磨刀,俺是不是也得少收1块?再来人磨刀,俺不都得少收1块。那俺今晚买干粮、买菜的钱就不够啦!”

    听他这么说,多收少收这1块钱还真关系到温饱的大问题。我不免试探着问:“那你一天能挣多少?”“这可说不好,干俺这行,哪能旱涝保收。”我又追问:“那你最多一天磨过几把刀?”磨刀师傅想了片刻回答:“你还甭说,头年真有那么一次。俺一天磨了20把菜刀、5把剪子。干一桩活挣5块。那可是俺生意最火的一天。”说到这,磨刀师傅的一双干眼中闪现出亮光,四周包裹的皱纹也舒展开了,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生动起来。

    “那最少的一天呢?”磨刀师傅叹了口气说:“唉,出门转悠一整天,一桩活没揽下也是常有的事。就像今天吧,大热天的,有几个人来送活?赶上刮风下雨下雪天就更甭提啦……”通过交谈,我大致了解到磨刀师傅的人生经历。他性邵,年近六旬,早先在一家县刀具厂上班,厂子倒闭后回乡务农。妻子多病,三天两头跑医院。为了看病方便,他和儿子陪妻子进城长住。租房、吃饭、看病、买药……全需要钱。儿子每天去建筑工地打工。他的肾有病不能干重活,只能凭磨刀的手艺挣一份零钱。我对邵师傅的同情心油然而生,想撵他挪地方的念头早已打消,脑子里转悠的只是能为他做点什么。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提把菜刀来磨,趁着邵师傅干活,我回了趟家,翻出4把生锈的刀剪,又倒了一杯凉开水拿到老杨树下。邵师傅此刻正伸出左手大拇指在磨得铮亮的刀刃上试了试,然后把菜刀递给中年妇女,叮嘱说:“这刀刃可锋利,用时留点神,当心拉了手。”“邵师傅,你先喝口水,再帮我磨磨这几把刀剪。”邵师傅接过水杯连声道谢,仰面朝天一口气喝完,然后开始干活。活千完后,我对他说:“4把刀剪,该给你24块对吧?”不料他回答:“你送的活多,得给你优惠,每把5块。”“那怎么行,不能坏了你的规矩。”我寸步不让地与他逆向侃价,一番拉锯后,邵师傅让步了。我抽出一张50元的递给他。他为难地说:“今儿送活的人少,手头没零钱找。.”我一把将钱塞进他手里说:“那就别找啦!”他摇头道:“那不成!俺哪能占这种便宜?”说罢他拿着那张钞票转身直奔向邻楼底层的小卖部,不一会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先退给我26元,又把一小瓶显然是为换零钱而买的矿泉水,宝贝似的放进工具袋里。我猜想他大概是带回家去给有病的妻子或者出力流汗的儿子。

    我收下钱,跟邵师傅道了别,回家刚坐下,忽听门铃响。开门一看,原来是邵师傅。他微微喘着气说:“摁了好几家门铃才找到你。”说着举起一张卡问:“这是你刚才丢的吧?俺收工时在地上检到的。”那是一张不设密码,任何人持有都能使用的商场购物卡。我告诉他这张卡不是我丢的,让他再问问别人。邵师傅有些失意地说:“已问过几个人了,都没人认领啊!”“那你就留着自己用呗,”为了使他安心,我又添了一句:“反正又不是偷的、骗的。”“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俺不能要!”邵师傅回绝的神情仿佛人格遭受了侮蔑似的,直拿那双干眼瞪我。我急忙致歉说刚才失言了。“丢卡的人还不知有多着急呐!”邵师傅说罢又问我居委会的所在地。我猜他是想通过居委会寻找失主。

    邵师傅匆匆离去后,我的心潮难以平静。我伸头望窗外,老杨树下已空无一人,但“叮啷、叮啷”的铁板敲击声似乎仍在回荡。老杨树被夕阳铺洒上一层迷人的金色,晚风拂动着枝叶发出轻微的声响,宛若应和着铁板声在歌唱。

                                                            (有删改)

15.梳理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填写下面表格。(4分)

16.结合上下文分别说说下面句子中邵师傅“瞪”我的原因。(4分)

(1)磨刀师傅没吭气,撩起衣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抬起一双被细密皱纹围裹的干眼狠狠地瞪了瞪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俺不能要!”邵师傅回绝的神情仿佛人格遭受了侮蔑似的,直拿那双干眼瞪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邵师傅的形象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开头和结尾对老杨树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请以“轻启小窗观秋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1)①庶;②睐;③亘;④涵(2)①“常”改为“长”;②“博”改为“搏”

【解析】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标点符号各占一格。

2、

(1)海内存知己;

(2)烽火连三月;

(3)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僵卧孤村不自哀;

(6)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注意重点字词要清晰。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576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