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类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9日
资源编号 35752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类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2022-10-21 八年级上册 0 3,28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单元类文阅读汇总(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类文阅读

(一)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全记录

①6月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

②10时11分,“神舟十号”航天员的身影清晰地出现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大屏幕上。作为太空授课的“地面课堂”,300多位师生在这里亲身经历与“神十”航天员天地连线。

③王亚平鱼一般向舱内摄像机游来,她是本次授课的主讲。指令长聂海胜则当起了“助教”,负责配合“主讲”管理教具,维护课堂秩序。航天员张晓光是这次授课任务的摄像师,在失重环境下不易保持自身平衡,他要先用束缚带把自己固定在舱壁上,再用手持摄像机保持长时间稳定拍摄。

④为了更好地展示太空失重状态,指令长聂海胜盘起腿,玩起了“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摇摇晃晃向远处飘去。掌声和欢笑声在地面课堂响起。

⑤航天员的表演给同学们带来了疑问:在地面上,人们一般用天平、台秤、托盘秤、杆秤、弹簧秤等测量物体的质量。那么,失重环境下,太空中航天员想要知道自己是胖了还是瘦了,该怎么办呢?“质量测量仪”派上了用场,这是从“天宫一号”舱壁上打开的一个支架形状装置。聂海胜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轻轻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测量结果表明,聂海胜的质量是74千克。

⑥王亚平解释说,“天宫”中的质量测量仪,应用的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实验中设计了一个弹簧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还设计了一个系统测出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算出身体的质量了。

⑦T型支架上,用细绳拴着一颗明黄色的小钢球。王亚平把小球轻轻拉升到一定位置放手,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摆动,而是停在了半空中。王亚平用手指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小球开始绕着T型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而在地面对比试验中,需要施加足够的力,给小球一个较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绕轴旋转。

⑧人大附中早培班学生徐海博提问道:“航天员老师,您在太空中有没有上下方位感?”

⑨在聂海胜的帮助下,王亚平以一套“杂技”动作解答了同学的疑惑:先是悬空横卧,紧跟着又倒立起来。

⑩王亚平说:“在太空中,我们自身的感觉在方位上是无所谓,无论我们的头朝向哪个方向,自身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不过生活在太空中,我们也人为定义了上和下,并且把朝向地球的一侧作为下方,并铺设了地板。”

⑪地面上常见的玩具陀螺,在太空中成了好教具。王亚平取出一个红黄相间的陀螺悬在空中,用手轻推陀螺顶部,陀螺翻滚着向前移动。紧接着,她拿出一个相同的陀螺,先旋转起来再悬浮在半空中,这一次用手轻轻一推,旋转的陀螺则不再翻滚,而是保持摇晃着向前奔去。

⑫王亚平介绍说,高速旋转陀螺的定轴特性在航天领域用途广泛。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就装有各式各样的陀螺定向仪,正是有了它们,才能精准地测量航天器的飞行姿态。

⑬王亚平拿起一个航天员饮用水袋,打开止水夹,水并没有倾泻而出。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

⑭王亚平笑着说:“如果诗仙李白在‘天宫’里生活,大概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了,因为,失重环境下水不可能飞流直下。”

⑮接着,她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便形成了一个漂亮的水膜。轻轻晃动金属圈,水膜也不会破裂,只是偶尔会甩出几颗小水滴。随后,王亚平又往水膜表面贴上了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这些在地面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引起了地面课堂同学们的连声惊叹。

⑯慢慢地向水膜注水,不一会儿,水膜就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用注射器向水球内注入空气,在水球内产生了两个标准的球形气泡,气泡既没有被挤出水球,也没有融合到一起。紧接着,王亚平又用注射器把少许红色液体注入水球,红色液体慢慢扩散开来,晶莹透亮的水球变成了“红灯笼”。

⑰奇妙的太空实验结束后,航天员开始回答同学们五花八门的问题。三位航天员一一对问题做出解答后,一堂神奇的太空授课接近尾声。在距地300多千米的太空上,航天员为同学们送来了寄语——

聂海胜说:“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知识,为‘中国梦’添彩!”

张晓光说:“深邃太空,奥秘无穷,探索无止境,让我们共同努力!”

王亚平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有改动)

(1)这则新闻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结构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语四部分。

(2)新闻主体部分航天员上课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神奇单摆、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而在地面对比试验中,需要施加足够的力,给小球一个较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绕轴旋转。

(4)第⑮段中“这些在地面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一句中,“这些”指代什么内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蓝天芭蕾

——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大写意

①9月28日,天津杨村,轰鸣声震耳欲聋。

②10时整,与美国“雷鸟”、英国“红箭”、法国“巡逻兵”、日本“蓝色冲击波”齐名的共和国蓝天仪仗队——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以特殊的方式,全新的阵容,向世人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③天蓝蓝,云淡淡,风轻轻。

④机场绿草如茵,像精致的翡翠玉盘。跑道似铺在翡翠玉盘上的一条白练。一字排开的6架表演机,则像6只待飞的“天鹅”,温顺地伏在白练上。

⑤“八一”飞行表演队就要闪亮登场了。

⑥“砰”,信号弹响了,6只“天鹅”惊醒,伴着隆隆的轰鸣声,惊醒的“天鹅”顷刻化成6只“快艇”掠过海面,瞬间,又似6支红色箭镞冲向蓝天。

⑦密集编队的6架战斗机高速掠过跑道,大仰角短距离升空。瞬间又首尾相接,臂膀相依,如同一块铁板,飘然于一片蔚蓝。五色彩练织成彩色地毯,铺在观礼台上空,飘在观众前方的蓝天上,就像三军仪仗队为贵宾铺就的红地毯。飞行表演队是“空中仪仗队”,当然要把红地毯铺在空中。

⑧突然,一架飞机脱离编队,迅速绕场折回,在观礼台前方100米处的跑道中心线上横滚360度通场,在低空盘旋一周后,又降低高度以每秒200米的速度做倒飞通场,观礼台上一阵喝彩。

⑨飞单机特技表演,看似平凡,实际上是在玩“命”!加力起飞盘旋,飞机要承受6 g以上的载荷,飞行员要承受7 g以上的载荷,这个过载数对常人来说是一个极限,动作稍大一点,就会出现大脑出血、黑视,调整不好,人就会失去知觉,后果不堪设想;单机倒飞,人头顶着座舱盖,身体悬空,10秒钟内,飞行员全凭感觉操纵,这一切靠的是飞行员顽强的意志、超人的胆识和娴熟的技术。100米的低空倒飞通场,如果稍有闪失,0.5秒钟后飞机就会钻进地缝去。

⑩机身涂着红色箭条的6只“天鹅”在低空盘旋一周后,逐渐上升高度,做双楔队俯冲上升转弯。现在这个队形,飞机之间的间隔只有5米,高度差仅有 1米,而时速已达850千米,这样高速运动中的密集编队,在世界空军表演领域被称作“魔鬼编队”。

⑪6条洁白的烟带幻化出一片花簇,宛如“倒挂金钟”。以全新的装备、全新的阵容再次公开亮相的飞行表演队,舞出了令世界震惊的“空中芭蕾”:四机编队同时起飞,单机低空水平多次快滚,四机菱形向上开花,五机人字队形单机超越,六机楔队俯冲斤斗等世界级高难度表演动作。

⑫表演的成功,标志着这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创建的特技飞行表演队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环球军事》)

(1)这篇特写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八一”飞行表演队的表演?

(2)第⑨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3)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机场绿草如茵,像精致的翡翠玉盘。

②6条洁白的烟带幻化出一片花簇,宛如“倒挂金钟”。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举行“清明祭”

新华社南京4月4日电(记者 蒋芳)“亲爱的父亲,我们兄弟俩来看您啦!您安息吧!”83岁的马庭禄、81岁的马庭宝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一边鞠躬一边向父亲告慰。4日上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遇难者遗属50余人在这里举行清明祭扫仪式。据统计,登记在册的幸存者仅剩100人。

小提琴演奏着悠扬的乐曲《辛德勒的名单》,琴声哀婉忧伤,静静流淌,葛道荣、濮业良、刘民生、佘子清、王秀英、常志强、阮定东、岑洪桂、马庭禄、马庭宝、陈德寿等11位幸存者陆续到达,依次在“哭墙”前焚起香烛、献上花圈,还有人制作了小小的白花,贴在亲人的名字旁……9时祭扫仪式开始,人们在低沉的音乐声中向遇难同胞默哀1分钟。

90岁高龄的幸存者葛道荣在儿子的搀扶下找到了“哭墙”上亲人的名字,一遍遍摩挲着,长时间凝视着,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寒冷的冬天。1937年日本人打进南京,葛道荣家中男丁几乎被杀光,年仅10岁的他逃进安全区却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伤右腿。

位于纪念馆南面的遇难者名单墙俗称“哭墙”,上面镌刻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经历五次增刻后,目前“哭墙”上共刻有10615个遇难者姓名。截至目前,在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100人。

马庭禄和马庭宝是一对亲兄弟,对于他们来说,家一半在身边,一半就刻在了“哭墙”上。他们的父亲马玉良、姑父杨守林、舅舅温志学都在安全区被日本兵抓走,拉到下关江边用机枪屠杀后浇上汽油毁尸灭迹了。“亲人们没有留下尸骨,这里就成了我和哥哥唯一能祭祖的地方。这段历史,我会一遍遍地讲给下一代听。”

已多次参加“清明祭”的日本友人松冈环在仪式后与几位老人拥抱、告别。“我理解清明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所以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这些年我采访了三百多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二百多名日本老兵,把他们的证言写成文章、拍成纪录片陆续出版和上映,就是希望日本政府能端正历史观,早日作出真诚的道歉。”

清明节期间,纪念馆接待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不少游客涌到了“哭墙”边,自发地献上菊花寄托哀思。当日,南京商业学校学生胡敏仪把一支菊花轻轻地放到墙根下,她曾报名参加了春节慰问幸存者的活动,今天又特意赶来悼念。“这是南京的伤痛,也是民族的记忆,我们这一代不会遗忘。”

(1)说说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2)本文主体部分依次讲了哪些内容?

(3)请分别找出能体现这则消息特点的句子。

(4)标题中为什么不把参与“清明祭”的其他人员都写进去?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出彩

“90后”展现新时代青年风貌

说起“90后”,可能很多人都会给他们贴上“自我”“叛逆”“享乐”的标签。而成长起来的“90后”们却以实际行动,展现出这一代人的独特风采。

去年10月份,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的舞台上,吉林女孩张超凡接二连三战胜对手,凭借不俗表现收获无数喝彩。但如果不去关注她的左臂,很多人可能并不会看出她在优异表现之外的特别之处。

“我一直都觉得我跟正常人都是一样的,甚至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觉得有时候会比普通人做得更好。”

1992年出生的张超凡,虽然一出生就没有左臂,但这并没有消磨她的意志,反而鞭策她成长为一名“美少女战士”。在小学拿到吉林省大道速滑(少儿组)冠军后,张超凡渐渐体会到母亲那些话的含义:“超凡,其实你只是比别人缺少了一个小零件而已。如果你自己努力,你就会变得很优秀。”

就这样,张超凡从没有停下努力的脚步。全国演讲大赛冠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人们看到了“东方维纳斯”的出色经历。大学毕业后,张超凡创办了东北首家国学馆,成了“90后”美女校长。

张超凡说,曾经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的典型和代表,能够激励更多的残疾人去奋发前进,后来觉得其实这只是一个小的方面。所以她想成为一个追梦逐梦的形象,让更多人看到其实她可以做得很好,大家也都可以做得很好。

从学业走向创业,张超凡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非凡的精彩。生活总是会厚待努力的人——这是张超凡正在创作的一本书的书名。她说,希望通过这本书,给青年人或者是给有梦想的人一些激励、鼓励。

同样是1992年出生的“90后”,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潘曜还没有走上社会,却曾到过地球的最南端,给南极做过“CT”。

为适应南极恶劣环境,在做好知识储备的同时,潘曜也加强了体能训练。凭借全面的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潘曜从60名预选人员中脱颖而出,2015年11月,潘曜成为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查队中最年轻的一员,带着1.5吨仪器设备奔向了南极。但科考之路并不平坦。

潘曜一路上经历了严重的晕船、呕吐,还经历了零下30度的低温和较低的气压,呼吸比较难受等超出预料的种种困难,但也没产生过后悔的念头,有困难来了努力扛过去就是了。

潘曜在此次科考中的主要任务,是对南极中山站到昆仑站的300米深冰盖进行内部结构的精细化探测。而光是设备安装就让潘曜的手指吃尽了苦头。

“我们一共有7套设备。最难装那套设备应该是300多斤,螺丝也比较多,还比较小,拧的话拿厚手套不好拧,得拿薄手套甚至是光着手拧。光手拧就容易粘住,很冷的时候手碰到金属的东西就直接粘上去了。”潘曜说。

在极昼、极低温和缺氧的环境下,潘曜时刻要关注雷达和冰雪监测仪的工作情况,每晚还要抱着四块25公斤的电池去发电舱为设备充电,之后再进行数据分析。

潘曜表示,中国南极科考队经历了158天的考查,第一次获取冰盖以下0到10米深的温度数据。那些冰川学家就可以据此推演冰盖积累的整个过程。

潘曜说,应该是我们扛起祖国发展大梁的时候了。希望每个人无论是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或者是在某些地方做些平凡、不引人注目的工作,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吧!

如今的“90后”生活在更为优越的条件下,这不应该成为标签化的借口,反而应该是看好他们的理由。他们身上闪耀的属于这代人的宝贵品质,值得我们为出彩的“90后”点赞!

(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篇通讯标题使用的妙处。

(2)文章叙述潘曜在南极考查时安装300多斤设备,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张超凡如何能够“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非凡的精彩”的?

(4)文章中的两位主人公都以实际行动,展现出90后的独特风采,请谈谈他们出彩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

参考答案

(一)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1)叙述标题导语主体

(2)失重表演太空称重旋转陀螺魔幻水球

(3)“足够”指达到应有的或能满足需要的程度。“较大”是比较大的意思。在地面的对比实验中,正是有了应有的力和比较大的初速度,小球才能绕轴旋转。体现了太空实验与地面实验的不同,也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4)王亚平拿起一个航天员饮用水袋,打开止水夹,水并没有倾泻而出。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她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便形成了一个漂亮的水膜。轻轻晃动金属圈,水膜也不会破裂,只是偶尔会甩出几颗小水滴。随后,王亚平又往水膜表面贴上了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类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5752.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