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6日
资源编号 34141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09-25 八年级上册 0 1,65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10分)

在文学大家笔下,一个个形象是鲜活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辨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除下帽来则油光可鉴。列夫·托尔斯泰的皮肤藏污纳垢(    ),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

不少人经长途跋涉,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含首低眉,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换来的却往往是失望与尴尬。不过,他却具有犀(    )利的目光——能满含璨然笑意,也会因忧郁而暗然失色。

(1)给选文中的加点字注音。(4分)

藏污纳垢(    )      粗糙(    )      粗鄙(    )      犀利(    )

(2)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3)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呐喊》。

C.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传记《三大师》等。

D. 《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

3.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3分)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④①③⑤②   B.①③⑤④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①③②⑤

4.根据下面的两个故事,拟一副对联。(4分)

①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②扇枕温衾: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入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再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横批:孝德为本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6分)

材料一: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他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等季子返回时,徐君已死,季子就把剑挂在其坟前的树上离去。

材料二:北宋词人晏殊14岁时,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看到题目后,对皇帝说:“这道题10天前我就做过了,请陛下另出一题。”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材料三中的漫画,说说该漫画的寓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词,完成6—7题。(4分)[Com]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6.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汉二帝治盗

汉武帝末年,盗贼滋起。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①,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觉而弗捕满品②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③,府亦使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

光武时,群盗处处并起。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懦捐⑦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⑧,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

此二事均为治盗而武帝之严不若光武之宽其效可睹。选自《容斋随笔.卷十一》

【注】①虎符,亦称兵符,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②品:规定的标准。③坐课累府:违反规定连累郡府。④浸:渐渐。⑤纠擿(ti):检举揭发⑥逗留:停留拖延。⑦捐:。⑧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虽有盗,弗敢发(即使)                B.上下相为匿(隐瞒)

C.其效可睹也(效果)                     D.以畏懦捐城委守者(委屈)

9.对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二事均为治盗/而武帝之严/不若光武之宽/其效可睹

B.此二事均为治盗/而武帝之严不若/光武之宽其效/可睹

C.此二事/均为治盗而/武帝之严不若光武之宽/其效可睹也

D.此二事/均为治盗而/武帝之严/不若光武之宽/其效可睹也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汉武帝和光武帝治盗的策略和效果各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例问题。(9分)

新的发电形式

①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非常关心的两件大事。目前,大部分国家的电力生产以利用矿物燃料的火力发电为主。但是,用这种方式发电,效率很低,大量的热能被浪费掉,并且还带来严重的硫污染和热污染。于是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他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被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嚣、微型发电机等供电。

④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

(有删改)

12.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体会第②段中加点词“一些”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7分)

捡破烂儿的先生

于德北

我叫他先生,虽然他是一个捡破烂儿的。

那一年,繁华的重庆路又大兴土木,这里将盖起一座又一座超豪华商场,据说所卖物品皆为名牌,价格贵得惊人,绝非平民百姓可以问津。这个城市有钱的人越来越多,有几座这样的商场也在情理之中。

我骑着自行车,从灰层忒多的工地穿过,准备去一家编辑部送自己新写的故事。

在重庆路与一条小街的交叉口,在一处深深的门洞下,一道奇异的风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一个鬓发斑白的老人,年纪在70岁左右,他靠在一辆架子车前,在一片喧嚣之中,静静地吃饭。他的饭很简单:地上一个罐头瓶子,里边是辣椒酱;罐头瓶子旁边是一个玻璃杯,杯中满满斟着白酒;左手一根葱,右手一个雪白的大馒头。

老人一边喝酒,一边就着大葱蘸酱吃着馒头。他见我站的时间长,冲我招招手,又指指地上的东西,意思是让我过去一起喝点。我摸摸口袋,里边还有几块钱,就一头扎进旁边的副食店,买了一斤猪头肉。

这样我和老人就认识了。

老人姓张,是电机厂的退休工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70岁,退休整整10个年头了。他的儿女都有不错的工作和家庭,也很孝顺,可他谁家也不去,就自己一个人过。

老伴儿在他退休前就去世了,老人把宽敞的房子让给了女儿,自己住一居室的小屋,过着清静的日子。

他清晨早早地出门,拉着架字车,边捡边收。报纸、书本、易拉罐、酒瓶子,只要能换钱的东西,他都收。

废品收购站下班之前,他把捡来和收到的东西卖掉,然后拉着空车回家。这是他的生活,很有规律。

老人酒量很好,面色红润,身体健朗。我很羡慕他!

我们正喝酒间,来了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趿拉着拖鞋,手里拎着两个空瓶子。

女人问:“茅台酒瓶子咋收?”

 “30元。”老人回答。

女人把瓶子举到老人面前,唠唠叨叨地说,这个瓶子的商标和瓶盖完好无损,应该多给点钱。说完,还做出一个转身欲走的姿态。

 “35。”老人重新给了价。

女人悻悻地交出瓶子,数好钱,走了。

不待女人走远,老人突然从身旁摸出一块石头,猛地向瓶子砸去,只听“砰”的一声,

转瞬之间两个完好的瓶子变得粉碎。

女人惊愕地停下脚步,我也瞪大了眼睛。

 “你,怎么砸啦?”我问。

 “砸了,他们就造不了假酒了。”老人淡淡地回答。

我还想说什么,老人却笑了。

老人兀自端起酒杯。喝一口白酒,吃一口大葱蘸酱,然后再咬一口馒头……

15.小说开头就点明文中主人公是个“捡破烂儿的”,我却还要叫他“先生”,这样写有何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二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画线句和下面这段文字在人物的描写方法上有什么共通之处?请说说在表现人物性格和作者情感方面的不同作用。(4分)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在重庆路与一条小街的交叉口发现了一道“奇异的风景”,联系全文,说说这道风景“奇异”在何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这位“捡破烂儿的”是个什么样的老人?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加以分析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无论是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还是朱德司令的《回忆我的母亲》,都是用文字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请你以“____________引起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恰当地穿插进议论和抒情;③要有真情实感;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

(1)gòu cāo bǐ xī

(2)辨改辫  含改颔   璨改粲    暗改黯

(3)比喻。把“清国留学生”的被大辫子顶起的学生制帽比作富士山,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这些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丑态,同时表现了作者对他们行为的厌恶。

【解析】(1)注意“垢”的声母为“g”,读作四声;“鄙”读作三声;“犀”读作一声。

(2)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辨子”应是“辫子”,“含首低眉”应是“颔首低眉”,“璨然”应是“粲然”,“暗然失色”应是“黯然失色”。

(3)注意这里“富士山”是喻体,据此结合清国留学生的形象特点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感情作答。

…………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414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