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6分)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 )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①__________养。我们必须要把níng②__________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控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2分)
①滋养__________ ②níng______结
(2)在语段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和 B.但 C.也 D.就
(3)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2.按要求默写。(7分)
(1)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积累过那些毛泽东的诗词名句?请再写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爱这土地》中,我们可以通过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诗人艾青炽热的爱国感情。
(3)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乡愁的范畴随着诗的流淌在不断地扩大;同时,乡愁也越来越浓。“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比喻形象新颖,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B.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D.2021年末的这场大雪,覆盖了大地。下雪时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毛泽东主席在陕北清涧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面对莽莽雪野、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沁园春·雪》这首词。
B.诗人穆旦创作《我看》这首诗时大约二十岁左右。
C.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D.对本单元诗歌的鉴赏、朗诵,是否激起了你创作诗歌的热情呢?
5.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其实完美本身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完美是八月十五一轮圆满的明月,完美是一支白璧无瑕的出水芙蓉,它激发人们内心最强烈的欲望,它深深地撩拨着人们的心弦。 ,多少人受了“完美”的诱息,踏上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最终失足于心灵的沼泽。
A.因为,这月是水中月,这花是镜中花 B.然而,这花是镜中花,这月是水中月
C.然而,这月是水中月,这花是镜中花 D.因为,这花是镜中花,这月是水中月
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上阕描写气势磅礴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感叹,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并加以评论。
B.《我爱这土地》是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向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将鸟儿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烘托出了诗人那真挚、炽热的爱国之情。
C.《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回归祖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
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是民国时期诗人穆旦的经典诗作,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十四行诗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不断生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7.名著阅读。(11分)
(1)如果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下面四首艾青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哪两首更适合入选?(3分)
A.《鱼化石》 B.《北方》 C.《刈草的孩子》 D.《我爱这土地》
(2)每一位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这些意象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情感。在《艾青诗选》中,土地与太阳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请从这两个意象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一意象给你带来的阅读感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艾青诗选》体现了这一主题,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是如何体现家国情怀的。要求:举出具体篇目(不少于两首)。100字左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7分)
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6分)
(1)【我阅读我朗诵】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4分)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2分)
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②朗诵这节诗应采用的语调是(2分)(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2)【我阅读 我创作】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2分)
示例:每一缕晨曦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41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10分)
回家田禾
今夜,月光就像一块冰凉的生铁/拦在我前头/挡住我回家的路。/星星就像故乡田野一柱一粒的银豌豆/天堂里风大,吹落了几粒。/突然从我头顶上飞过去一只小鸟/像标点/像选号/像飘在风中的一块撕碎的纸片。/深夜,我与儿子站在一座城市的高楼上/遍望远方的故乡/儿子说“回家”/我往二百里之外的方向一指/我沾满泥粒的指尖,已率先到达。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中写了哪些意象?(写出三个即可)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说说你对画线诗句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很多人远离家乡和亲人,在异地打拼,家是他们水恒的牵绊。请你编写一条手机短信,为他们送去温暖的问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回答问题。(13分)
①那个早晨,看见家门口的野蔷薇枝条上钻出了一个个芽,惊叫一声。
②那些嫩芽刚探出头,似乎来不及搞清楚它们与这个世界、与这个春天的关系。所以不停地犯嘀咕:呀,我是怎样冒出来的?我是被谁推了一把吗?它们在枝条上跺脚,摇晃着身体,但是枝条没有动静。而这个时候如果有风,它们的心又该慌张了吧?
③一个嫩芽长出来,也有好几种色彩:芽的根处,是微红的,好像带着血,想必也是疼的。没有一种事物能够轻轻松松地获得美丽,没有经过痒痛的事物也配不上美丽,所以每一个春天都值得赞颂和尊重。
④往上一点,有微微的绿意,这是春天烙进它身上的生命的基因:告诉它以后会长成一片蕙郁的叶子。这是让它放心呢!所以一片叶子从一开始就不会出错,它只要尽情生长,就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蓬勃。春天如此宽厚,万物才重新生长。
⑤再往上一点,就是鹅黄了;刚刚长出来的娇柔的模样,仿佛弱不禁风。当然,它也不需要经过几场风,就会又柱上长一点了。如同一个走夜路的人,总是担心一脚踏进泥泞,但是还没有踩到泥泞,这一段路就已经走过去了。仿佛人生路上的一些事情是早注定的,如同这个春天必然到来,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尽情绽放。
⑥一棵野蔷藏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
⑦春天就这样来了,一点一滴漫不经心的样子,油菜花也零零星星地开了,不用担心,它们会越开越多,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它们和春天是互相映照互相需要的。而春天也是一个凶猛的季节,它不开个酣畅是不会罢休的。
⑧当然这棵野蔷藏并不知道我对它的憎恨;我在淘宝网上看见它开得那么妖娆,还可以接连不断地开,结果栽下去,它却是一棵野蔷盛-花开得乱七八槽,没有一朵成形的,挂在枝头上的全部是小小的白花,我被淘宝骗了。但是它没有骗我,因为它不敢骗春天。所以春天一来,它似乎就叫了起来;我在,我也会开花!
⑨今年,我又买了几棵花苗栽下了,我一样不知道它们是真是假。但是我最关心的不是它们的真假,而是它们能不能活起来。我觉得这对我对它们都同等重要。如果它们活了,对我就是奖赏,就不存在欺骗,而且这个春天我还将多一份期待。(有删改)
13.请分析文章以“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为题目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凶猛”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文章内容,从描写方法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结尾作者写到“这个春天我还将多一份期待”,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的期待是什么。现在的你对未来也一定充满了期待,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学习任务。(18分)
红船女子
终继萍
1921年7月,上海的天气闷热,海风裹抉下,浓重的云团翻卷集聚着,像是在酝酿一场暴风雨。
法租界的望志路上,一幢石库门建筑的二楼,一些人正在慷慨激昂地谈论着。楼下过廊里的长凳上,坐着个神色凝重的青年女子,她不时地朝着门口左右张望。她叫王会悟,受丈夫李达委托,为屋里开会的十五个神秘人物站岗放哨。这个秘密会议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30日晚,进行第六场会议时,王会悟看到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陌生人,从厢房虚掩着的后门闯入径直往楼上走,便立即叫住他,问他是谁。这人支吾了一句,说声对不起,神色慌张地下楼走了。这个突然出现的人,让王会悟感觉非常蹊跷,她立刻去楼上通报消息。正在发言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会议立即停止,代表们纷纷撤离十多分钟后,两辆巡捕房警车停在楼下,全副武装的巡捕冲下车,包围了整栋房子,开始大搜查。一阵混乱后,没找到任何证据,只好悻悻地撤退了。
那个穿灰色长衫的人,是法租界逃捕房密探,正是因为王会悟的警惕,代表们才得以及时疏散。事后,马林称赞王会悟说:“这个女孩子很机警,要好好培养。”
晚上,一起撤离的部分代表,在李达寓所商议复会事宜。上海是不能开会了,到哪儿去继续开会呢?
代表们意见不一。王会悟说:“我有个建议,我老家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藏,咱们到南湖去租一艘画筋,在船上开会,大家看如何?
“我觉得王先生提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来自武汉的董必武首先表示赞同,其他代表听了也纷纷说是个好主意。
江南水乡乌镇长大的王会悟,其父是晚清秀才,开一家私塾。在嘉兴读书期间,王会悟接触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来到新思想荟萃的上海,结识了李达,两人便在陈独秀家里举行了婚礼。
会议地点一确定,王会悟与李达周密策划,决定各带领一部分代表分两个车次出发。
第二天一早,王会悟乘早班火车赶到嘉兴,安排代表们去鸳湖旅社歇息,在同车到达的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陪同下,到南湖烟雨楼实地观察,确定画舫的停靠位置。
王会悟让旅社账房先生帮忙租了画舫,在离开旅社前往南湖时,向旅社借了麻将带上。
身着素色衣裙的王会悟在前边引路,边走边介绍南湖的环境,十几位西装革履的外地“游客”,悠闲地随在其后,步入船舱。
一艘古朴典雅的红船,在荷花摇曳的嘉兴南湖上荡漾着。船头,江南女子王会悟一边警觉地环视周围,一边指点船主,把船撑到烟雨楼东南方向僻静的水域用篙插住,代表们围坐在中舱的八仙桌前开始开会。此时,窈窕的王会悟如一水乡歌女、哼唱起嘉兴小调,遇到有船经过时,她手指敲着舱门打节拍,提醒代表们注意。船舱里听到暗号,就压低声音讨论,船过去了就群情振奋。带来的那副麻将牌码放在桌子中心,掩人耳目。
会议气氛正热烈时,湖面上突然驶来一条大船,王会悟立即提高嗓音,手拍舱门的节奏也加快了。代表们当即停止讨论,有的打起了麻将,有的端起茶杯到船头去赏风景。
王会悟婉转地向船主询问,得知是富人家游船在湖上兜风,代表们又聚在一起,会议继续进行。
午后,雨打湖面,游人渐渐散去,南湖少有的清静。代表们字斟句酌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异口同声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雨停了,一抹红彤彤的霞光穿过云层涂在红船上,依在船头上的王会悟,在波光粼水面的映衬下,仙女般伫立着。
傍晚,王会悟送别代表们离开红船时,已是幕霭沉沉、渔火点点了。
……
而今,乌镇西栅王会悟纪念馆里,王会悟与红船群雕位立堂前,仿佛在向后人们讲述看红船的故事。
(选自(2021中国年度小小说),有改动)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会议代表董必武的话都体现了对王会悟工作的认可。
B.小说的插叙部分简要交代了王会悟的家庭出身,读书经历和生活经历等。
C.“麻将”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是故事的重要细节,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小说既充分尊重历史真实,又运用了丰富的文学表现手法,特点突出。
18.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加以梳理,在表格中填人相应内容。(5分)
19.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代表们字斟句酌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异口同声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缅怀历史,致敬先辈。王会悟的哪些优秀品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两点并简述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感悟与表达(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①《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英雄”的解释之一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
②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世界/他们走进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英雄,他或许名垂千古,或许默默无闻,或许伟大,或许平凡。请以“英雄”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 (1)①zī ②凝 (2) C (3)文物是钥匙。 (4)拟人
【解析】(1)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滋 读作“zī ”“níng ”写作凝 可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根据分句之间的关系,可知“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和“ 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的,所以应该填“也”
(3)本题考查句子成分,找出主谓宾就可以。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别能力。结合句子,判断是拟人。
…………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