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附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9日
资源编号 27814

2021-2022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附答案)

2022-05-07 七年级下册 0 1,07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1-2022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单元过关测试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本试卷共23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絮说(xù)     伛偻(qū)      烦噪         惶恐不安

B.诘问(jié)     镶嵌(xiānɡ)    晌午         阿谀奉承

C.炙烤(zhì)     取缔(tì)      震悚          大庭广众

D.憎恶(è)      攥着(zuàn)    惧惮          心会神疑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上下五千年》可是家喻户晓,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变化的见证。

B.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与时俱进。

C.要时时提醒自己的不足之处,忘乎所以是不对的。

D.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气冲斗牛,举青龙刀望忠便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B.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C.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D.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4.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迹……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若心无国家之尊严,他们怎有如此壮行?

①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掩埋了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

②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

③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吹散了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

④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湮没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

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

5.下面句子提取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战马》是由有“电影奇才”之称的美国导演斯皮伯格继《辛德勒名单》与《拯救大兵瑞恩》后倾力打造的“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

A.《战马》是斯皮伯格打造的。

B.《战马》是终结篇。

C.斯皮伯格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

D.斯皮伯格打造终结篇。

二、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造口、郁孤台、清江、长安:均为地名。愁余:使我发愁。

6.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从内容上看,属于一首怀古伤今之词。

B.词的上片以实笔写山河破碎的憾恨,下片写对故国的无限思念。

C.词的上片寓情于景,写登台远望时产生的种种复杂情感。

D.下片以江水为喻,抒写抗金复国的决心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7.下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是说向西北方的汴梁望去,可惜被无数青山遮住了视线,表达对中原的思念及对中原地区长期沦陷未能收复的惋惜之情。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含义是:青山再高,也挡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国家虽然破败,但也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现在常常被引喻成这样的哲理: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因为历史毕竟要发展。

C.本词的最后两句写到了词人在黄昏时刻听到了鹧鸪伤感凄切的鸣叫声,流露了词人悲观绝望的心态。

D.全词从抒情结构上呈现出抑、扬、抑的格局,起伏顿挫,手法亦妙极。

三、课外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8.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B.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C.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D.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俄而(                      )         (2)向(                     

10.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2)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11.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2.从吕蒙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请简要说说。(2分)

四、句子默写(8分)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                      ,关山度若飞。

(2)有约不来过夜半,                     

(3)草树知春不久归,                     

(4)                      ,隔江犹唱后庭花。

(5)《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远涉边塞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                                   

(6)《竹里馆》一诗中,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情景的句子:                                    

五、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5分)

轻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A.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气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B.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C.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D.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11)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4.文章写了父亲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

(1)                                                                 

(2)                                                                 

(3)                                                                  

15.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从文中A、B、C、D处任选两处作批注(照抄示例不得分)。(4分)

示例:我选 A 处;批注:与其一味的抱怨、哀叹世风日下,不如身体力行做点什么。

(1)我选    处;批注:                      

(2)我选    处;批注:                      

16.联系全文,认真品读第(11)段,回答下面问题。(4分)

(1)为什么说硕士毕业的“我”“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2)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17.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字数在80字以内。(4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5分)

淡淡的深情

(常跃强)

①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 恢复高考的第2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②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③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④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⑤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⑥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⑦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⑧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⑨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本文有删改)

18.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效果?(4分)

19.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联在一起的?

(2)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0.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3分)

21.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的水面”和“深处的激流”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六、综合性学习(6分)

22.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祟敬的名人。这些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当然,也可能是影视明星、体育明星、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等。最近,实验中学一(3)班的班主任打算在班上开展“名人故事大家讲”活动,并请你来作策划。

①你认为通过这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2分)

②请你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2分)

③你打算怎么来开展这项活动?请设计一个你认为别开生面的活动方式。(2分)

七、作文(50分)

23.作文

我们已经学过很多文学家的作品,从中了解到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追求。你最欣赏哪一位?读了他的作品,你是否心潮起伏,有许多话想对他一吐为快?请以《致xx先生》为题写一封信,与他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1)具有真情实感。(2)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格式准确,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0分)

1.B

【详解】

A.伛偻——yǔ,烦噪——烦躁;

C.取缔——dì;

D.憎恶——wù,心会神疑——心会神凝;

故选B。

2.B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A.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选项正确;

B.与时俱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前进;使用语境错误;

C.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选项正确;

D.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选项正确;

故选B。

…………

2021-2022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附答案)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2021-2022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附答案) https://www.0516ds.com/2781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