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真题集训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为此,中央人民政府 ( )
A、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下图所示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 ( )
A、热情好客,彰显礼仪风范 B、爱好和平,打击侵略者
C、士气旺盛,武器装备精良 D、努力生产,踊跃支援前线
3、结合下表,为解决重工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 ( )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A、三大改造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下图所示老广告可证明 ( )
A、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B、抗美援朝运动开展 C、改革开放政策推行 D、三大改造的实行
5、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契约。这种新的土地经营形式是指 ( )
A、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集体经营
6、下图是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变化柱状图(单位:万个)。图中数据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体制改革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7、“宝安(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经过40年建设,深圳的GDP从1979年的1、9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69万亿元,增长15000多倍,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总量超过了香港。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深圳被划为 ( )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自由贸易区 D、自由贸易港
8、为履行2001年加入某国际组织的承诺,2001年至2005年,中国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关税,关税总水平从15、3%降至9、9%,降幅高达35%,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一国际组织是 ( )
A、亚太经合组织 B、二十国集团 C、世界贸易组织 D、金砖国家
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11、2020年11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有港媒注意到,林郑月娥首次佩戴了一枚有着国旗和区旗图案的徽章。有港媒称这体现了 ( )
A、“一国两制” B、港人治港 C、勤政务实 D、高度自治
12、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重要共识,后称为“九二共识”。这个共识是 ( )
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两岸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C、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3、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C、战略合作的外交政策 D、实行孤立的外交政策
14、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发言中指出:中国“就坐了属于她的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其中“就坐了属于她的席位”指的是 ( )
A、中美建交 B、中日建交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
15、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人物图片,他们的贡献共同体现了新中国的 ( )
A、科学技术成就 B、国防建设成果 C、信息技术发展 D、文教事业进步
二、非选择题
16、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我们国家从此今非昔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当中国人民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全面好转而斗争的时候,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面对严重威胁,毛泽东以巨大的胆识和气魄,作出重大决策—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实行战略反攻,以运动战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歼敌23万余人。志愿军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大规模的阵地战顽强坚守,粉碎了美军和韩军的进攻,并于1953年发动强大的夏季反击战役,歼灭美军和韩军12万余人。
—摘编自李颖《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
材料二 七成烈士牺牲时不到30岁。
约18万烈士长眠朝鲜。
美军眼中的中国军人-坚强而凶狠的斗士。
“令美军瞠目结舌的是,面对重达55吨的坦克,中国士兵竟毫无惧色。第三十九军中一个叫王有的中国士兵,在激战中爬上了正在疯狂射击的美军坦克,高举手榴弹寻找可以投进去的缝隙,距离坦克不远有5名美国兵,看着这个场面他们惊呆了,在王有把这辆坦克炸毁之后向他们冲过来的时候,他们向这位中国士兵举起了双手。”
—摘编自《远东朝鲜战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何伟大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10、7%,轻工业产值增长了83、3%,重工业、轻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5、4%、12、9%,轻工业和重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比例为1∶1、97。
材料二 1980年,国务院决定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原则,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交通运输优先等六个方面的优先。当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比1979年增长18、4%。1980年、1981年和1998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6、9%、51、5%和49、3%,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3、1%、48、5%和50、7%。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萧国亮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特点产生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积极发展轻工业说明了什么?
18、请结合下列图片中人物的活动和其所处的时代,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人物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参考答案
1、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内容和目的。
2、B
[解析]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20世纪50年代”“上甘岭”“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1952年,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歌曲反映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勇于打击侵略者,B正确。
3、C
[解析]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工业水平很低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故选C。
…………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真题集训试卷(附答案)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