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学业质量抽测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分值:100 分
第 I 卷 客观题(共 45 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准备暑假去云南省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现象,主要发生于
A.尧舜禹时期 B.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C.北京人时期 D.夏商周时期
3.“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利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4.如下图,殷墟出土的牛骨刻辞上有关于商王武丁的卜问、乘车狩猎的160多个文字的记载。这种了解商代历史最直接、最重要的文字是
A.符号 B.甲骨文 C.铭文 D.小篆
5.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上图所展示的青铜器是世界存在最重的青铜器,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
A.商朝 B.夏朝 C.周朝 D.秦朝
6.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①牛耕的出现 ②刀耕火种 ③铁制农具的出现 ④磨制石器的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以后兼并六
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下列措施中对战斗力提升帮助最大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推行县制
C.奖励耕战 D.重农抑商
8.2018年3月16日,在十三届中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作为中国私学的开创者,孔子的哪一思想集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追求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
9.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中央集权制
10.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B C D
11.下图出自一本书的章节目录。依据内容判断,该书介绍的历史人物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采取的如下图所示的措施是
A.商鞅改革户籍制度 B.文景帝以德化民
C.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D.挟天子以令诸侯
13.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东汉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 B.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洛阳
C.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D.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14.东汉时,编制了“五禽戏”体操,并创制了麻醉药剂“麻沸散”的名医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炎帝
15.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A B C D
16.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环境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17.我国古代史上曾建立了一个政权,提示语有三个关键词:司马炎、结束分裂、八王之乱。据此判断,这个政权是
A.东汉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18.“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9.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一次战役,它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 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这次战役是指
A.牧野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20.下图的历史人物被后人称为“书圣”,他集书法之大成,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他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是
A.《宣示表》 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 D.《兰亭集序》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把“A”涂黑,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把“B”涂黑。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21.七八千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22.战国初年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23.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在思想上,他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实行“焚书坑儒”。
24.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光武中兴”。
2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政权先后在今江苏南京定都,所以我们称今江苏南京为“六朝古都”。
第 II 卷 主观题 (共 55 分)
三、填空题(请将答案按序号填入答题卷的指定位置。本大题共8小题13个空,每空1分,共13分)
26.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27.后人尊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8.老子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 》)一书中;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 》一书。
29. 秦朝在地方上实行 ,地方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朝为巩固统治,将文字统一成 ,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0.公元前209年夏, 、 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3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今新疆地区)设置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2.西汉时期史学家编写的《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3. 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四、综合探究题(请将答案按序号填入答题卷的指定位置。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2 分)
34.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的自由竞放】
材料一 春秋战国间学派繁茁……其实卓然自树壁垒者,儒墨道法四家而已。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1)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1分)请任意选择材料一中所说的“儒墨道法”四家中的两家,列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4分)
【思想的实践运用】
材料二 他(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罚,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至严刑峻法、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商鞅刑法思想及其变法实践》
(2)结合材料二说明,商鞅的思想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1分)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2分)
【思想的一枝独秀】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幻可一,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3)材料三中的“臣”是谁?(1分)这是他给哪位皇帝提出的建议?(1分)请简要概括这个建议。(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2分)
35.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面临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1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耗去了大量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 西汉建立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将宗室子女嫁给匈奴首领单于,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的粮食和布匹。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
(2)材料二中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什么政策?(2分)汉武帝派哪两位大将北击匈奴?(2分)
材料三 下图是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胡床、椅子和方凳。
材料四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3)材料三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2分)材料四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2分)
(4)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请你谈谈对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认识。(2分)
3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1)图一中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叫什么?(2分)是谁修筑的?(1分)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1分)
材料二
(2)图二反映的是什么科学技术成就?(2分)东汉时期,是谁改进了这一技术并使之得以推广?
材料三
(3)图三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它的作者是谁?(2分)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1分)图四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一部农业著作,它的名称是什么?(2分)
(4)以上四幅图片所展示的内容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些成就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想一想,他们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2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5、BABBA 6-10、BCDDC…………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正确选 A,错误选 B。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13 分)
26、禹、夏朝
27、黄帝、炎帝
28、道德经、论语
…………
2020-2021学年无锡市梁溪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抽测历史试题(含答案)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