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测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古埃及的什么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 )
A.甲骨文 B.楔形文字 C.象形文字 D.小篆
2.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种姓制度”,第三等级是( )
A.首陀罗 B.吠舍 C.刹帝利 D.婆罗门
3.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接蓝。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一古巴比伦一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一古埃及一金字塔
C.尼罗河—古印度一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一中国一一种姓制度
4.根据印度卫生部数据,截至2021年5月1日8时,印度现存326871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对印度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历史上曾对印度发展起到不良作用的是( )
A.佛教的创立 B.种姓制度的形成 C.太阳历的发明 D.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5.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有:“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C.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6.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列属于古埃及成就的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人物雕刻艺术 D.哲学和法学
7.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年代尺中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B.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C.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
8.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9.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C.建造巴黎圣母院 D.建造麦加清真寺
10.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B.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11.如图所体现的等级制度世代相袭,贵贱分明。不得跨等级从事职业和通婚。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
A.古印度 B.古巴比伦 C.古埃及 D.古希腊
12.《汉谟拉比法典》内容涉及财产的转让、租赁、抵押,以及借贷等方面。这说明古巴比伦王国( )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法律体现公平公正 D.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13.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走近金字塔,我们可以探索的古代文明成果有(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种姓制度 D.兵马俑
14.两河流域形成的苏美尔文明,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文明,距今6000年前就开始建立,但是,后来建立的巴比伦成了两河文明的代表。下列属于“两河文明”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金字塔
C.《十二铜表法》 D.佛教
15.下图是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他可能在学习的是( )
A.古代丝绸之路 B.佛教的传播路线
C.古印度的对外扩张路线 D.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16.(2022·江苏淮安·九年级期中)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读书摘要,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
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 C.著名人物 D.文明类型
17.(2022·江苏·盐城市初级中学九年级期中)“倘自由民以果园交于种园者培植,则种园者……应以果园收入的三分之二交予园主,而自取三分之一。”材料说明古巴比伦王国( )
A.法老权力无限 B.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种姓制度森严 D.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
18.当地时间2019年9月7日,印度探月工程“月船2”号失联,后确认坠毁。印度在通往强国之路上的每次努力,都让人想起古印度时期种姓制度的深远影响。下面关于该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种姓制度下人人平等,可以相互通婚,没有职业的区分
B.种姓制度主要是维护刹帝利的利益
C.早期的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D.该制度的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分别为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
19.照片是凝固的历史。如图中照片(释迦牟尼佛像)能够见证哪一地区的文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20.《摩诃婆罗多》中的毗湿摩说:“首陀罗女为前三个种姓的人所生的孩子,有道性的人是鄙视的。一个婆罗门让首陀罗女为她生了孩子,这个婆罗门应该为此赎罪。”毗湿摩所言( )
①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一种社会现象 ②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
③倡导各种姓要严格实行内部联姻 ④批评首陀罗女子没有节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下面是某初三学生在整理古印度文化时的草稿,请你帮他指出有误的一项( )
A.历法、《太阳历》 B.数学、真正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C.流域、印度河流域 D.宗教、创立了佛教
22.《汉谟拉比法典》分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多个领域。由此可见,该法典( )
A.文字优美 B.影响深远 C.内容丰富 D.结构严谨
23.(2022·江苏·靖江市滨江学校九年级单元测试)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
A.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 B.古代埃及休闲的场所
C.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D.古代埃及祭祀的神庙
24.“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有学者称《汉谟拉比法典》是涉及范围最广和最完整的美索不达米亚法典。这部法典的诞生地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25.中国自古以来都实行开明的宗教政策,现存的宗教流派都在中国有序发展。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宗教是伊斯兰教 B.它的经典是《古兰经》
C.它创立于巴勒斯坦地区 D.它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0分,第29小题16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材料三: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是哪一古代文明的建筑?(2分)
(2)材料二中的法典产生于哪个国家?你认为材料二中《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佛教是创始人是谁?佛教创立于什么时候?(4分)
(4)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出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古代文明形成有哪些相同之处?(2分)
27.某校九年级(7)班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关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一些资料,请你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探究学习。(12分)
材料一:
(1)你能分别说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这些文明成就的名称吗?(2分)
材料二: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汉谟拉比法典》
(2)仔细分析材料二,前两条和第三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这说明了什么?(3分)
材料三:在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未被中断,成为人类历史上延续最长的文明,在经历了外族入侵、朝代更替以及半殖民统治后依旧延续至今。相比之下,其他古文明和社会因种种原因而中断。例如,古埃及和希腊文明因罗马人的入侵而中断……波斯人结束了巴比伦的繁荣。
——摘编自熊玩《大国复兴:中国道路为什么如此成功》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埃及和巴比伦灭亡的原因。(4分)
材料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我愿提出4点主张。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4)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保持文明的绵延传承。(3分)
28.阅读图片和文字介绍,回答问题。(10分)
图一: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以前,共有96座,是一种方锥形建筑物,大部分位于开罗西南吉萨高原的沙漠中,是世界公认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古埃及金字塔内有甬道、石阶、墓室、木乃伊(也就是法老的尸体)等。埃及最高的金字塔为“胡夫金字塔”,原高146米。埃及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图二:玛雅金字塔。玛雅金字塔又称羽蛇神金字塔、卡斯蒂略金字塔或墨西哥金字塔。位于犹加敦半岛玛雅遗迹奇琴伊察的中心,建造于11至13世纪之间。玛雅金字塔是玛雅文明的象征,堪与埃及金字塔媲美。外型上玛雅金字塔是平顶,塔体呈方形,底大顶小,层层叠叠,可以拾级而上,塔顶的台上建有庙宇,主要用于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玛雅最高的金字塔为“蒂卡尔4号神庙”,高75米。玛雅金字塔的数量巨大,仅在墨西哥境内就发现10万多座。
请回答:
(1)两幅图片中的金字塔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4分)( )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关于埃及金字塔和玛雅金字塔不同点的历史信息?(6分)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9.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16分)
图一: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埃及的历法根据尼罗河的涨落规律制定,使用的书写材料的原料来自尼罗河中的植物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士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尼罗河还提供了通道,有助于埃及的统一,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图二: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在两河流域,河水带来大量的沉淀泥土,苏美尔人用泥土制成泥板为“纸”,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等做“笔”,然后直接压刻,诞生了著名的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两河流域也依靠境内河流发展农业。
(1)依据以上图文内容,写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大致时间。(4分)
(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6分)
(3)根据以上图文内容回答,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产生与发展都与什么地理因素有关?(6分)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图形表示事物,所以叫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C项正确;中国人创造了甲骨文,排除A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排除B项;秦始皇把小篆作为统一文字通行全国,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解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