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30日
资源编号 11004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2021-04-13 八年级下册 0 71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分值: 100分 时间: 90分钟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恶劣(liè) 游泳(yǒng) 指摘(zāi)

B.阐述(chǎn) 埋没(mái) 鲜血(xuè)

C.蔑视(miě) 彷徨(fáng) 趋势(qū)

D.剥削(xiāo) 蛮横(héng) 卑鄙(b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襁褓 狡辨 感慨 卓越

B.萦绕 堕落 捶击 赋与

C.束缚 膏药 厉声 奠定

D.挚爱 箴言 诬蔑 绌劣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人不依法办事,对上级的命令也阳奉阴违,才导致了现在这种混乱的局面。

B.公民在自己国家的事务中不应袖手旁观,他们是主人翁,是建设者,当然也是参与者。

C.小家伙拿起话筒,旁若无人地清唱起来,她那优美动听的童声,让在场观众鼓起掌来。

D.这个下岗职工服务站,全心全意地为下岗职工排忧解难,他们的工作无微不至,深受下岗职工的欢迎。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一个劲儿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

B.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

C.《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D.中美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加强双方合作交流、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术,本学期末学校将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

B.社区居民议事会是居民参与管理的重要平台,其成员包括户籍居民代表、非户籍居民代表等组成。

C.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D.新建的公园为市民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6.在横线上补写大师的话,表达出大师的观点,并与上下文自然衔接。(50字以内)

一个青年向一位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的人眼中,它扎成粽子后,可卖出3元钱;在糕点师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酒,勾兑成酒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禅师顿了顿,接着说:“                                        

7.下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体操运动员在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请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50字。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绿色国民才有美丽中国

刘 毅

①笔者老家的村子里,水塘上曾经漂浮着各种垃圾,水体发黑,污染严重。家里条件好一些的村民都不敢喝井水,而是买桶装水喝。

②媒体曝光后,当地政府很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一年后回到家乡,发现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水塘已经彻底被填平了。村干部说,虽然村里增设了垃圾集中堆放点,经常组织打捞水塘里的垃圾,但水塘周围的群众仍然经常乱丢乱倒,环境卫生难以保持,不得已才采取了这个办法。

③“填水塘堵污染”的事例告诉我们:没有公众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和行为方式的改变,生态文明建设将阻碍重重,美丽乡村乃至美丽中国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④开电动车绿色出行的市民,拒绝烹饪珍稀野生动物的绿色厨师,为生态环保鼓与呼的环保达人……近年来,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但很可惜,这样的人还是太少。在一些农村地区,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食品源头污染。垃圾随处乱扔,“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不少城市里,一些公共建筑夏季空调温度过低,无证烧烤摊烟熏火燎,倡导多年的垃圾分类形同虚设,有人长时间停车却不熄火。

⑤我们都是污染的制造者,也应该是环境的维护者。公众踊跃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亿万公众能否践行绿色生活,这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系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增长点的蓝图能否实现。

⑥要让践行绿色生活蔚然成风,应当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环保宣传,不断吸引环保“同盟军”,汇聚环保正能量。

⑦学校教育中,也应践行“从娃娃抓起”的原则,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并让他们回家后督促父母和长辈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保“小手拉大手”。

⑧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促进社会风气的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我国多个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几无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处罚不到位。而在韩国,对于不按规定丢弃垃圾的人,通过丢弃物品或摄像头找出丢弃者后,会处以20万到1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64韩元)的罚金;在日本,如果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所在街道的志愿者会追踪到户并将垃圾退回,进行口头教育,按照法律规定,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还可能会被警察拘捕并罚款。

⑨在期盼蓝天碧水的同时,我们既要问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也要问问自己为社会、为子孙后代做了些什么。让我们“起而行”,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这样,山青水绿的美丽中国才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有删改)

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9.文章认为“践行绿色生活”需要采取哪些举措?请分点概括。

 

10.第⑧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举出来,并加以说明。

 

11.结合文章内容,以“绿色国民应该是……而不应该是……”的句式,写出你对“绿色国民”的理解。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高国成

①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②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抗反动派军队,还是对垒日本侵略军,我们从来没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总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军具有“逢敌亮剑,英勇顽强”的血性虎气,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也充分印证了这样一个真理: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③如今,少数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年轻官兵,对强敌有少许“恐高心态”,对精神能否战胜利剑有所怀疑,对传承军人血性的意义认知不足,对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决心不足。有的唯技术论,认为技不如人,打赢胜算不大;还有的唯武器论,认为器不如人,无法与对手较量。

④剑之利靠科技,剑之雄靠士气,剑之魂靠血性。战场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军人血性和勇气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武器上的差距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观念上有“代差”、精神上有“落差”。武器装备上的不足可以通过意志、精神和信念等因素来弥补,而心理上的“恐高”不消除,精神上的“准备”不到位,未战先怯、遇敌先怂,何足一战?

⑤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我初入朝的6个军无一辆坦克;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 600部,我一个军才数十部,仅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依然靠军号和哨子。但是,志愿军打赢了战争,获得了对手的尊敬,靠的就是“东方之谜”的神奇、“钢少气多”的魅力,以及“原木在移动”的震撼。

⑥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缺失战斗意志,丧失必胜信念,打仗必败!甲午战争中,清军与日军的装备差距不大,但个别将领没有敢于亮剑、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一遇强敌,就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如此恐惧心理、恐战心态,再先进的武器也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

⑦枪是不会自己动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驾驭。朱德元帅也说过:“勇敢加技术,就战无不胜。”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有所提升。但武器依然要靠人来操作,人始终是武器的灵魂和主宰。有了人的现代化,有了人的智慧和血性,人与装备才能完美结合,发挥最大战斗力。

⑧心胜则兴,心败则衰。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装备力量、技术力量来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多么强大,恐怕都难以支撑。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敢于亮剑、血战到底的意志、血性和精神。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注释】原木在移动: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于是联合国军士兵用“原木”来称呼让他们震惊不已的中国军人。

12.请简述本文的写作目的。

 

13.请分析第⑤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4.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

 

15.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⑥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进攻意大利时,为了出奇制胜,拿破仑派了一支部队翻越高山,经过一条冒险的“死亡之路”。每当部队遇到特殊困难,雄壮的冲锋号声就会响彻群山之巅。尽管在危险的攀登中到处充满了障碍,导致部队被拉长到30千米,但始终没有一个士兵掉队。四天之后,这支部队犹如神兵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平原。

16.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拿破仑的名言,是专门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利剑与精神。

B.本文论证思路清晰:第①段提出问题,第②—第⑥段分析问题,第⑦⑧段得出结论。

C.作者认为,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会有所提升。武器是灵魂和主宰。只有武器装备完美,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

D.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和第②段中的画线句的意思基本相同,结尾处又出现,是再次发出号召,强调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意志、血性和精神。

三、作文。

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倒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      依然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答案:B 解析:A项中,“摘”应读zhāi;C项中,“蔑”应读miè,“彷”应读páng;D项中,“削”应读xuē,“横”应读hèng。

2.答案:C 解析:A项中,“辨”应为“辩”;B项中,“与”应为“予”;D项中,“绌”应为“拙”。

3.答案:D 解析:“无微不至”指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一般用来指对人,对工作可以说“细致入微”。

4.答案:A 解析:B项中,“;”应为“?”;C项中,“《四书》”中的书名号应为双引号;D项中,“合作交流”后面的“、”应为“,”。

5.答案:C 解析:A项中,“培养”与“生活技术”搭配不当,可将“生活技术”改为“生活技能”;B项中,“其成员包括……组成”,句式杂糅,可将“组成”去掉;D项中的句子分类不当,“观鱼池”“超市”不是游乐设施,应去掉。

6.示例: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解析:读懂对话中大师讲述的“一斤米”的故事,概括出价值取决于人的观点。

7.示例:她像一只凌空展翅的乳燕,腾空飞起,脸上的笑容展现了她的自信,这正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最美体现。

解析:仔细观察摄影作品,发挥联想和想象,选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

二、(一)8.答案:有绿色国民才有美丽中国。

解析:中心论点一般在开头、结尾和题目中出现。本文的题目就是论点,开头在摆出现象后也提出了论点。

9.答案:①加强环保宣传;②学校教育应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③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④减少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提倡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根据第⑥—⑨段进行概括,每个自然段有一个要点。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可打印)下载: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如充值、下载等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https://www.0516ds.com/1100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